1. 適合家長看的 0-6 歲小孩子教育的經典書籍有哪些
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我習慣於去書中尋找答案,一路走來,讀了不少育兒書。結合自己的育兒經歷,感覺對我最有幫助的有這么4本:
1.《捕捉兒童的敏感期》
書中提到,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
比如說某一時期,孩子喜歡吃手是口腔敏感期,執著於把東西歸位是秩序敏感期,痴迷畫畫是繪畫的敏感期,等等。
父母要做的首先是理解和包容,充分尊重孩子敏感期的發展。其次,在不同的敏感期,給孩子提供支持幫助,為他們創造相應的發展環境,讓孩子的潛力得到充分開發。
2.《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反對專制懲罰的教育方式,也不贊同嬌縱無底線的教育方式,提倡和善而堅定。這是一種有效而充滿關愛、支持的養育方式,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作者認為:孩子的責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有機會去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道的社會和人生技能時,才能培養出來。
針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書中提出要分析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原因,是為了尋求關注,還是爭奪權利,或者是進行報復,又或者是自暴自棄,弄明白這點後再有針對性地採取應對辦法,陪伴孩子成長。
3.《如何哄孩子》
孩子不喜歡刷牙怎麼辦?孩子遲遲不上床睡覺很抓狂?怎樣讓孩子乖乖去上學?如何培養孩子幫忙做家務的意識?
《如何哄孩子》這本書告訴我們,孩子是需要哄著的。所謂哄並不是對他百依百順,而是巧妙地運用智慧和方法,讓孩子自然而然、心甘情願地聽父母的話。
作者還提出了哄孩子聽話的各種方法,比如轉移注意力、游戲化的互動方式,變抽象為具體的方法等。
4.《非暴力溝通親子篇》
不管是語言暴力,還是行為暴力,對孩子來說都是不起作用的,還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讓孩子跟父母對著干。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驟,我們就能與孩子順暢溝通,打造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密關系。
書中提到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應該學會傾聽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進而引導孩子通過更好的方式滿足自身的需要。
再比如父母要學著與孩子合作,一起解決問題。放棄管理和控制的方式,讓孩子參與進來,和孩子一起研究方案、出謀劃策。為孩子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養育孩子是一門學問,不能沿襲老一輩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想當然地隨意教育,而是要學習科學的養育方法,了解孩子心理發展特點,這樣才能讓孩子成長為獨立、成熟、高情商的人!
2. 推薦給父母教育孩子適合看的書
初為人父初為人母的我們,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不斷糾正以前不當的做法,免不了走一些彎路,為此,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父母教育孩子適合看的書,希望可以幫到你!
父母教育孩子適合看的書
推薦一:《好父母,好孩子》,這是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副總編輯盧勤寫的,本書從父母怎麼認識自己、了解孩子開始,敘述到父母對孩子怎麼表達愛、怎麼培養責任與能力,需要解決什麼誤區,把握哪些關鍵等等,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教育孩子的一些新理念和技巧。
推薦二:《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很少有空洞的說教,而是以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父母怎樣激勵孩子,側重於啟發孩子內在潛力,寫得比較全面,耐看。
推薦三:《告訴世界,我能行》,這本書同樣是用事例來說理,側重於告訴父母怎麼教孩子適應社會、應對世界,從而幫助孩子們培養各種能力。到這兒,我們可以看到,推薦的這三本書,實際上是盧勤寫的系列圖書,我認為,總體來看是非常不錯的。
推薦一些教育類的「工具書」
為什麼我叫這些為工具書呢?因為這些書理論性稍微強一些,或者看起來好像是一些大家們的只言片語的摘錄,有些是已經有影響力的,暫且把這些稱作教育孩子的工具書吧。推薦一本《把孩子培養成學習的天才》,這是作家柯雲路寫的,書中有乎雹很多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有些觀點和理念可以抄錄下來靈活運用哦!
《童話人格》,這本書也是柯雲路寫的,書的亮點在於培養孩子的人格方面有其過人之處,在具體運用的時候,大家要把握孩子的階段性特徵,運用書中的觀點要把握好時機。
《傅雷家書》,這本書相信大家有所耳聞,不失為家教的工具書,雖然看起來書中都是筆記片段,但靜心讀一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對父母的啟發是很大的,書的最大特點是真誠,真誠中見真諦。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關注國內,還需放眼世界,這本書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視角,幾乎都是以名人事例來說理。看看外國人的家教智慧,可以使我們在教育子女的路上有更寬闊的視野和更出彩的智慧。
關於培養孩子過渡到大學直到大學畢業的書籍,可以參閱《從黃岡中學走向北大清華》、《完美大學必修課》、《我為什麼不要應屆畢業生》。第一本書,適合我們引導孩子怎麼度過高中,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拓展我們的智慧。第二本書,以實驗科學的原理告訴我們,怎樣引導孩子傑出地完成大學學業,既適合父母看也適合孩子看。第三本書,對在讀或者已經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本好書,可以從中學到求職技巧和職業生涯的一些道理。
關於考研方面的書目,這類書適合學生自己看。推薦一本《體制迷牆》,這本書的觀點和理念比較大膽高租,有突破精神。我建議,大家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應避免陷入指責和鑽牛角尖的誤區,應從中吸取開放思維,著力鍛造自己的能力,腳踏實地地作出努力,為發展中國、強大中國作出貢獻!
0-6歲兒童教育書籍推薦
一:作者:小巫
戚頃兆書名:《給孩子自由》
簡介:是小巫繼《讓孩子做主》之後推出的新作,重點在於探討1歲至4歲幼兒早期教育的各個領域。作者根據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結合自身的實際經歷以及咨詢案例,詳細解讀兒童秩序感、道德感、情緒發展、大腦發育及學習過程等話題,在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獨立智慧的兒童方面,提出了諸多精闢獨到的見解。 本書作者旅美多年,身為教育碩士,深諳東西方教育手段的異同,許多觀念發人深思,對於關注早教的家長們來說,極具參考借鑒的實用價值。另外一本是講4歲以上孩子教育的書,也很好,書名為:《和孩子劃清界限》
二:作者: 美尼爾森著,玉冰譯
書名:《正面管教》
簡介: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三:作者: 美惠芙樂著,陳平俊等譯
書名:《傾聽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調適第二版》
簡介:做父母真好!孩子是那麼活潑開朗,樂於施愛,也樂於接受愛。他們讓我們表現出內心最美好的東西,他們的熱情、善良、幽默和歡樂豐富著我們的生活。但為人父母又很不易。部分原因是孩子經常是情緒化的。從降生的第一天起,孩子就時常哇哇大哭。父母們還不知怎樣應對這樣情緒化的小人兒,也不知道該怎樣處理這些每時每刻都可能出現的情緒發作。孩子的情緒還會激發起他們身邊的成年人的很多情緒。一個孩子的哭聲就好像點燃了一長串鞭炮上的第一隻,其餘的鞭炮將會被依次點燃。孩子的父母、鄰居、旁觀者等等都會感到刺痛、心煩、焦躁,或情緒沖動。
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父母承受著很大的壓力。這本書將會為父母們提供一些方法,幫助他們應對這些經常出現的困難時刻。
本書還會為父母們提供一些基本思路幫助維系親子之間的珍貴關系,其中有關如何傾聽的方法不但有助於減輕孩子的煩惱,同樣有助於減輕父母的煩惱。
本書要告訴父母們的最核心的一點是:你們有能力幫助孩子處理各種負面情緒,讓孩子有更好的注意力去認知、學習,為友誼、合作和歡樂敞開自己的心胸。
1.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好的書籍
2.教育孩子書籍排行
3.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的書籍有哪些
4.幫助家長教育孩子的八本書籍
5.教育孩子的相關書籍
3. 有哪些適合家長學習的兒童教育書籍
適合家長學習兒童教育的書籍有:
1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網路》
2 、《兒科醫生說: 當我的孩子生病時》
3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4 、《父母效能訓練手冊》
5 、《游戲力》
6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7 、《孩子:挑戰》
8 、《與孩子共享自然》
9 、《從尿布到約會:家長指南之教育性健康的兒童》
10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正確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一、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
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二、環境熏陶: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准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
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
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四、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五、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
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六、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七、表揚獎勵: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八、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電視:電視進入家庭,子女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看完電視最好和子女談論,討論電視內容。
十、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商店、工廠、農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4. 0到3歲家長必看的書
輔食育兒電子書
鏈接:
提取碼:d7g0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早期教育就在於兩個字:引導。家長做好自己該做的,至於孩子,只要家長付出了,孩子會給您答案的。順其自然,千萬不要刻意。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5. 父母想要更好的教育孩子,應該閱讀哪些書籍
我們想讓孩子獲得優質的教育,首要任務是了解孩子在各年齡段的發展規律,再根據其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給孩子匹配合適的資源和養育方法,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3~6歲敏感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而「敏感期」這個提法,也是著名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博士提出的。
推薦理由:
孩子的學習方式和成人是不同的。成人是用已構建好的大腦來學習,也就是帶有固有思維學習。而孩子是通過與環境的不斷互動中,形成的認知來構建自己的大腦的,而且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從周圍的環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
作為老師和父母,我們會發現,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往往大人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被孩子看在眼裡,然後某天我們突然發現,孩子的言行里有大人的影子。到底孩子是通過什麼來學習和成長的呢?
看完這本書,你就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