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孩對學前教育的影響
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下,學前教育資源必然更緊張,壓力將更大。以下是我整理的二孩對學前教育的影響,歡迎閱讀。
1、國家及地方政策的完善落實及學前教育機構的不斷規范
國家對學前教育機構制定的相關政策仍需進一步得到落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應根據情況加以改善。例如,在公助民辦等政策上,國家已投入資金及配套設施,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則無法真正做到讓人民受惠,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及相關單位切實將政策落實好。又如,在學前教育機構規范的改革上,可以參考俄羅斯的做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俄羅斯開始實施新的學前教育機構衛生標准,即《學前教育機構衛生防疫工作制度、內容及組織方法》,對幼兒園班級設置、幼兒數量、幼兒娛樂時間、衛生情況等多方面提出了相關要求。
2、教育資源需要進一步均衡,提高師資水平
無論公辦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根據城市規模和發展現狀,都應當在數量、質量、地理分布、師資投入等方面趨於合理均衡;根據城市經濟發展狀況,適當提高學前教育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的工資待遇,使其更加有熱情有信心將學前教育事業做好,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其業務能力方面的培養,可通過師資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另外,還應關注城鄉學前教育資源均衡、區域學前教育資源均衡等問題,改善農村等落後地區的學前教育條件,確保基本的硬體設施完備,師資隊伍穩定,避免少數特殊利益集團獨占公共教育資源現象發生,縮小城鄉、區域之間的差距。
3、增加學前教育機構類型,加大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
借鑒俄羅斯普及學前教育過程中設立的形式多樣的學前教育機構類型,如托兒所、幼兒園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增加學前教育機構類型,緩解就學壓力。近些年來,我國幼兒教育經費占公共教育經費的比例一直處於很低的狀態,公共學前教育經費的不足導致無法給民眾提供公平的學前教育服務。學前教育在教育供給鏈條中處於基礎地位,更應當確保學前教育在教育公平體系中的地位得到保障,加大公共財政在學前教育方面的投入。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不斷提高學前教育經費占公共教育經費的比例,加大財政上對學前教育的支持力度。
4、加強學前教育機構的安全防範措施,避免危害幼兒身心安全的事件發生
近年來,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的安全危害事件頻頻發生,嚴重傷害了學前兒童的身心健康,更讓每個孩子家長對學前教育機構的安全問題憂心忡忡。因此,幼兒園應當加強管理監督,加大安保措施,對兒童加強安全意識教育,階段性地結合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有目的地提高兒童的安全危機意識。
5、給特殊兒童平等的入學機會,增加對應教育機構數量,加大社會扶持力度
學前教育階段的特殊兒童應受到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應當重視特殊兒童的平等教育機會,確保特殊兒童和正常兒童一樣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享受平等的教育資源。此外,如果在學前教育階段能夠及時發現特殊兒童,由此在教育手段方面進行干預,還能有效地減輕特殊兒童在生活學習中的障礙影響,促其更健康成L。另外,公辦與民辦並舉的辦學方式也是增加教育機構數量的有效途徑,鼓勵並扶持民辦辦學教育力量可以有效地緩解因二孩政策帶來的學前教育入學壓力,更好地使更多適齡兒童接受應有的教育。
6、關注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家中的孩子不再是獨生子女,在他們的生活當中,周圍的一切人和事不再只圍著自己轉,由此會導致出現某些心理問題,需要家長和老師給予幫助。為了避免孩子出現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等問題,我們應該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關注國家政策的變化以及解讀,針對兒童心理發展特點,調整教育手段、教育策略、教育內容;作為家長,要積極和學校溝通,配合老師營造出適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家庭環境,平等對待每個孩子,出現矛盾時不偏不倚,用自然的方式引導孩子適應這種轉變,自我教育,從而促進其心理健康。
⑵ 全面二孩政策給學前教育帶來哪些挑戰
生育政策調整對教育可能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是因學齡兒童數量變化而帶來的變化,二是因對教育需求的提高而帶來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中期,是人口出生高峰,每年平均大概出生2000萬人左右。生育政策調整後,根據符合條件的育齡人數,再考慮到生育意願,每年出生總量最多也就是恢復到2000多萬人的規模。大家對政策穩定有預期,一般不會出現搶生或扎堆生。但是,現在家庭對教育質量的要求提高了,在上世紀80年代,可能是大班額,而現在都追求小班教育,這會帶來新的挑戰。政府應提前做好規劃和配套工作,目前在教育資源配置上,還有一些不均衡的地方,如中西部地區對教育的投入遠不及東部沿海地區,而全面放開二孩後,受惠人群也主要在中西部地區,基本來自小城鎮、農村或少數民族地區,中西部在教育投入上會面臨困難,要適當考慮中西部新增人口對教育投入的需求。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霓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將使得城市戶籍人口數量進一步增加。因此,在「十三五」以及今後的社會發展規劃中,各級各類學齡人口的預測和教育規劃就顯得更為關鍵。在做好流動人口子女教育保障的同時,還應將戶籍人口的突破性增量作為經濟發展、教育發展的重要指標,提前做好布局。在未來5年內,要重點考慮幼兒教育發展的需求,在幼兒教育資源的布局和發展上提前做好規劃。同時,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比如,通過鼓勵興辦民辦幼兒園、向民辦園購買學位的方式,滿足幼兒教育增量需求;適時依據人口發展預測做好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的規劃,通過民辦教育發展為人口發展服務。
⑶ 全面二孩政策對學前教育的影響
摘要:二胎政策的實施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好機會,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學前教育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育質量有待提高、教育發展前景等問題進行分析,並對這些問題提出提高學前教師待遇、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強化教學素養等解決方法。
關鍵詞:二胎政策;學前教育;素養;對策
1引言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現象,2015年實施了全面二胎政策,全面二胎政策開放以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老齡化的壓力,但是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預計2050年我國學前入學人數會明顯增加,這一方面緩解了學前教育事業招生難的問題,促進學前教育教育事業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也給教育事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我們應該了解全面二胎政策給學前教育事業帶來的壓力,並提出相應的對策來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新一代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
2二胎政策全面開放對學前教育的影響
2.1師資力量不足
估計到2020年,我國學前人員的數量會明顯增加,這緩解了學前教育事業招生難的問題。學前教育機構不必困惑其生源,但是對學前教師個人教學能力、教師數量需求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教師短缺的同時也存在一個問題,教師性別比例失調嚴重,在教育事業中男性教師數量本就偏少,學前教育男性教師更是屈指可數,這致使孩子在自立、自強方面缺乏教育,不能更加全面的發展。
2.2教育質量有待提高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長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也越來越越重視,對學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進入好的學校,受到更好的教育,學到更多的知識。在全面二胎政策實施以後,新生兒人數逐漸增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前教育質量下降。因為在師資、資金等資源不變的情況下,入園兒童人數增加,學校現實施的都是大班制教學,教育質量也自然下降。
2.3對教育前景的影響
據文獻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幼兒園總數量比上年增長了1.38萬所,學前教育的毛入園率為75.0%,相對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所提出的,2015年學前毛入園率要達到60%[2]。然而很多學前教育機構面臨這一快速增長的兒童數量問題,其發展規劃設計相對不足,學前教育中資源匱乏、師資力量不夠健全等矛盾問題日漸突出,需要加以重點分析與積極改善。
3學前教育事業面對二胎政策的發展對策分析
3.1提高學前教師待遇
在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情況下,如果想改善當前學前教師缺乏的情況,必須要提高學前教師待遇。統一制定標準的學前教師薪資,並且設定額外的福利補貼。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制定嚴格的師資標准,對教師自身的思想品德、生活習慣、職業素養等方面都要嚴格要求,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2提高學前教師能力
學前教育是教育的關鍵時期,而教師是教育的關鍵。全面二胎政策開放以後,隨著兒童數量的增加,導致學前教師匱乏,從而影響教育質量,也影響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提高學前教師的教育水平,一方面要制定嚴格的招聘方案,制定完善的教師標准制度,學前教師必須是學前教育專業,受過專業的培訓,以便在教學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教師入職後定期舉行考核,使教師在工作中能夠時刻督促自己,學習更多的教學知識,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以便他們能夠對兒童言傳身教。
3.3強化教學素養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長對孩子的學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加之現在的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學習力也很強,所以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時常會提出一些讓人無法回答的問題。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教師需要在學前教學工作中努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促進自身素質的發展,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學前教師要多讀一些關於學前教育相關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學前教師要參加一些關於學前教師培訓的課程或論壇,在互相的交流中取長補短,從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養。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以後,在發展學前教育教育中,要增加財政投資,完善基礎建設設施,採取一些積極措施,滿足學前學員更多的需求,促進學前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繪.我國學前教育經費投入的問題如何解決——江蘇省鎮江市改革試點的經驗與啟示[J].財政科學,2016,(9):27-40.
[2]高閏青.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研究——基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J].課程•教材•教法,2013,33(7):122-127.
作者:王伊曉 曹玉濤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
⑷ 全面二孩對我國家庭教育有什麼影響
家庭教育的失誤,會影響一個或者更多的孩子,還有孩子成人後的家庭以及孩子的孩子。父母需要注意的是: 1. 家庭教育中,親子關系最重要。沒有好的親子關系,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親子關系是從孩子小的時候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同孩子接觸越多,越親密,越了解孩子,同孩子的習慣越相似,默契程度越高,就越喜歡孩子,越能接納孩子,親子關系就越好。否則,一個陌生的孩子突然闖入你的生活,即便孩子是你親生的,血管里流淌著你的血,你也不了解他,不喜歡他的行為和處世方式,越看他不順眼,親子關系就越差。 2.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被鼓勵才能讓孩子有自信,而信心是支撐一切的基礎。恨鐵不成鋼,從來都不是好的教育模式。孩子不是超人,在成長過程中,他一定會遇到很多障礙,如果對孩子沒有幫助,只有要求,孩子就會退縮,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他離你的要求就越來越遠。幫助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責任。 3.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性格都不同,不能對所有的孩子用同樣的標准,不是這個孩子能做到,那個孩子也能做到。但是耐心和鼓勵、和風細雨的愛和關注,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需要的。 雙子女家庭,家庭教育要更花心思,對待不同的孩子,要採取不同的策略。很多時候,大孩子教育好了,能影響和帶動下面的孩子;同樣,大孩子教育不好,也會影響其他的孩子。 父母要「二孩」應該注意的問題 父母要做好「頭胎」孩子的教育。在「二胎」來臨前,要讓「頭胎」孩子有個心理准備,使他明白有了弟弟或妹妹就有了玩伴,就多了一個愛他的人,使其對弟弟或妹妹的出生產生期待。並為他提供機會,體驗幫助和關心他人的快樂,體會到做哥哥或做姐姐的自豪感,使他知道有了弟弟或妹妹,父母仍會愛他。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堅持正面教育,及時表揚「頭胎」關愛弟弟或者妹妹的行為。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經常給他講什麼樣的話;你不希望他成為什麼樣的人,就不要給他講什麼樣的話,即使是批評也不可以。 父母要為第二個孩子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思想、經濟准備。對於生育第二個孩子,父母要協商好,取得家庭成員的支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要因為第二個孩子的出生而手足無措,更不能因為生孩子對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而遷怒於孩子。同時,父母要明白經濟不是關鍵問題,而幸福、溫馨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是關鍵。因為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養護他們的心靈。 父母要充分發揮孩子之間的互動作用,這是雙子女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雙子女家庭與獨生子女家庭相比,最突出的優點是有兩個孩子,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互動,對其成長具有比成人教育更大的價值。 第二個孩子出生後,父母要不斷提供孩子與孩子間交流的機會,通過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合作分享、相互競爭等,培養孩子間深厚的感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父母精力不足造成的不利影響。 父母要樹立科學的育兒觀,防止偏愛和盲目攀比。教育學家認為:「兒童比黃金更為珍貴,但比玻璃還脆弱。」父母應該細心呵護兒童稚嫩的心靈,尊重孩子的天性,科學施教,像園丁那樣做好培植「根」的教育。「世界上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對子女之愛。」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身後欣賞孩子的進步,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理想的寄託者和事業的繼承人,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讓孩子成為生活的主宰。 由於遺傳、成長環境、性別、個性等因素,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唯一。教育學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優秀的孩子可以是不一樣的優秀。因此,沒有必要對兩個孩子進行橫向對比,更不能偏愛某個孩子,否則會害了孩子。 父母要懂得欣賞孩子之間的差異,學會公平、民主地對待孩子,做到科學育兒,讓雙子女家庭的孩子更健康、更幸福地成長。
⑸ 「全面二胎」政策對教育有何影響
一、「全面二胎」政策對教育的影響:
1、學區房問題。
很多家長已經就二胎的教育問題開始計劃籌備教育基金了,因為全國各地學區房的地位將更加不可動搖,學區房及入讀名額的爭奪也將愈發激烈。口碑極好的學校,同時因為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優良的教育教學傳統,被奉為孩子們上學首選學校,更被一些「富商士紳」「名門望族」子女趨之若鶩。但是相應的,這些學校附近的樓盤價格也是高不可攀,一些甚至是年老失修的老房子,價格也在3萬平米以上,這讓很多工薪階層望而卻步。
2、學前教育問題。
學前教育體制機制問題是影響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學前教育體制主要是指學前教育系統中各組成要素之間的關系和結構。影響我國學前教育體制的核心問題在於是否切實把學前教育當作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否當作基礎教育中的一個主要階段。
這個看起來很明了的問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困擾、迷惑甚至誤解。最後的結果是學前教育失去了或者沒有全面享有基礎教育的應有體制,造成了長期以來學前教育基礎差、欠債多、問題大的現象,具體表現就是面臨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幼兒園教師工資和日常運行主要依靠收費,家長負擔較重;幼兒園教師數量短缺,工資低、待遇差的現象仍普遍存在等問題。
3、大學教育之前的撫養成本問題。
「生兩個孩子,互相照顧,學會分享和有愛。而且,孩子長大後,養老的壓力也會減小。」但大多數人現在考慮的是孩子的撫養成本問題,要認真考慮是否多生一個孩子。在發達地區的費用會偏高,「撫養成本過高,家庭經濟難以承擔」成為了最主要的原因,尤其這種情況下大城市與小城市意願生二胎的佔比更明顯。試想下,多生一個孩子,就算全部沿用老大的舊物,不買一件新衣服新玩具,大學教育之前的成本至少也要20萬。
4、新的思想教育問題。
二胎政策居然引出新的問題,一對小兩口開始為寶寶起名而爭吵。姓氏是個大問題,丈母娘說,蘇家要延續香火,二胎要跟女方姓;男方覺得這是上門女婿才乾的事,堅決不肯。雖然最後雙方一人退一步,男方要求兒子一定要隨男方姓;女方則無所謂男女,只要有一個孩子跟隨女方姓就行。這么一來,事情就好辦了,法官建議女兒隨母姓,兒子隨父親即可。二胎政策能引出這樣一個為了姓氏打官司問題也是有點離譜了。不過關於姓氏,思想教育問題直接出在了大人身上,以後也可能難免再次出現類似問題。
不過,不管二胎政策再能引出多少、多大的問題,政策終歸是順應民意的,畢竟生不生、要不要二胎都是自己說了算,有這個政策總比沒有的要好。
二、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時間: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就意味著,2016年元旦以後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按修正案中規定,生育一孩或兩孩的夫妻均可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法律修改前按照規定應當享受扶助的失獨家庭,將繼續獲得扶助。
⑹ 二胎政策對學前教育有什麼影響發展
二胎政策利好
2016年實施全面二胎政策,中國出生人口有所突破;2017年上升至1723萬人,二孩及以上出生數量約為900萬人;2019年出生率有所下降,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仍維持在較高水平。預計在今後幾年,學前教育需求將不斷擴大。
總體來說,近年來我國在園幼兒數和學前教育學校數量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學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