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合教育教學實際,談談做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應注重哪些方面的要求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應做好「三個注重」,即:
第一, 注重學思結合。
實現學思結合,就要改變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把學習的主動權和責任交給學生。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是實現學思結合的有效教學方式,其中的核心是啟發式教學,其主要形式是探究和討論,其主要表現是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啟發式教學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
第二, 注重知行統一。
知行統一,即認識與實踐的統一,也是掌握知識與提高能力的統一。從總的來說,教學是一個引領學生求知的過程,即掌握人類科學文化制度化的過程,但是,掌握知識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而且,掌握知識的過程也要求既動腦又動手,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保障知識的有效習得。現實中知行脫節、重知識輕實踐的現象比比皆是,讀死書、死讀書的典型案例時有發生。提高教育質量,貫徹知行統一的觀念是重要的前提保障。學習知識應該與已有經驗相結合,與生活生產實踐相結合。由於我們的教育過分地看重知識的獲得和記憶,過分地看重考試的分數,使得我們的學生不同程度地脫離生活,脫離實踐,成為知識考試的機器,害了嚴重的知識脆弱綜合症。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
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改進優異學生培養方式,在跳級、轉學、轉換專業以及選修更高學段課程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拔方式,改進中學生升學推薦辦法,創新研究生培養方法。探索高中階段、高等學校拔尖學生培養模式。
綜合以上幾點,這些不僅是改革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與精髓。
② 教育學原理 如何培養創新人才
需要具備有豐富的創新知識。知識是創新的基石,沒有知識作為鋪墊的創新之路將會沒有方向,只有以一定儲備的知識為基礎,才有機會找到突破口,也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知識,我們才可能擁有立場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才能夠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超前創新膽識。要不斷進行科學的創新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沒有實踐的創新都將只是紙上談兵。只有實踐才能夠保證創新是與現實相貼合的,也只有經過不斷的實踐,不斷地努力,才能在生活中,發掘出每一個平凡的瑣事中最為閃耀的一部分,才能夠最終找尋到最優質的創意,才能夠幫助我們成為優秀的創新型人才。
③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關於培養創新人才是怎麼描述的
第十一章 人才培養體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養體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樹立全面發展觀念,努力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為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樹立系統培養觀念,推進小學、中學、大學有機銜接,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加強學校之間、校企之間、學校與科研機構之間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種聯合培養方式,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體制。
(三十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
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材建設,建立健全教材質量監管制度。深入研究、確定不同教育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形成教學內容更新機制。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注重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各種課外及校外活動。加強中小學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加強學生社團組織指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和公益事業。
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改進優異學生培養方式,在跳級、轉學、轉換專業以及選修更高學段課程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拔方式,改進中學生升學推薦辦法,創新研究生培養方法。探索高中階段、高等學校拔尖學生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