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生不聽話,班主任應該如何教育批評學生
在學校里,和學生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切的人肯定是班主任老師。當面對學生不聽話的時候,班主任需要怎麼批評教育學生呢,我們分以下幾點說明一下。
第一、情感是教育的基礎,它可以融化冬天的寒冰,開啟緊閉的心扉。作為一名老師,就應該用愛對待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要理解尊重不聽話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和鼓勵。學生畢竟都是小孩子,平時多關心一下,誇誇他們的優點,他們肯定會做得更好。但是要適當誇,不要讓他們驕傲自滿。
第六、我們不單要告訴學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還要告訴學生為什麼,並具體指導學生去做。對待犯錯誤的學生,要以情感人,親切和藹,心平氣和,不應怒氣沖天,訓斥指責。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努力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習,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後我想說:一口氣吃不成胖子,對學生的教育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個好班主任,應當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次進步,並為學生的每一次進步感到由衷的高興,不管學生進步是大還是小。其實讓每一個學生都在明媚的陽光中追求真知,感受成功,是所有班主任的最終目標,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貳』 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學生
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學生
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學生,這是很多老師苦惱的問題,總是會有叛逆的學生不聽話。如果不正確的管教不聽話的學生,會讓學生越走越歪。那麼應該如何管教,下面是我准備的有關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學生的內容。
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學生1
1、積極鼓勵
老師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多溝通、多交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能不聽話就否定了孩子的成長,也要看到孩子變得成熟、變得獨立等進步的一面,同時讓孩子繼續努力的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才能夠解決不聽話的問題。
2、花時間關心學生
作為老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感到老師重視我、關心我。比如課堂提問,可以增加頻率,並做好點評。比如作業部分,寫得不好,評語中盡量多寫點兒。另外,也要關心孩子的生活。一個人當感知到有人重視他時,他內心裡會產生感激的,學生也一樣。
3、施之以愛,融化冰雪
「動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教育的基礎,它可以融化冬天的寒冰、開啟緊閉的心扉、耕耘荒蕪的田野。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無論什麼樣的教育只有通過孩子們的理解、認同後方能起到作用。
管理學生的技巧:
正面要求,明確方向老師因為每一位學生講清楚學校課堂紀律的內涵:它包括「講文明、懂禮貌、不打架斗毆、不影響他人學習,按時完成作業、認真聽課、認真聽取並尊重他人的課堂發言、積極而 主動地思考問題,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有疑而問」等。
老師要目的地訓練他們的自我約 束能力,要求他們做守紀的乖孩子,教給他們自我評價的方法。
自我評價,樹立榜樣,滲透自覺紀律意識心理學家認為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人對己的自主評價,幾乎完全以教師的評價為轉移。
所以教師應在每堂課結束時做一次總結,堅持公平公正原則,注意對孩子們的日常行為和每個 學生的自覺紀律表現作出呈階段性的範例性極強的評價,並樹立遵守課堂紀律的榜樣。
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學生2
一、理解尊重不聽話學生,,多給他們一份關愛和一些鼓勵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實踐證明,給他們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幾下親切的撫摸等。他們會感受到老師是愛他們的,時間長了,慢慢就變的得不愛打鬧了。
二、當調皮孩子做錯事時,不能一味遷就,要正確教育,批評時也要講究藝術
三、運用家庭學校兩個通道,共同教育好孩子
對於這些調皮的孩子,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可能和家長的生活態度、教育方法分不開。我們通過家校雙通道及時的和家長取的聯系,把他家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及時地告訴他們,要求他們配合教育。家長不能一直忙於自己的工作而忽視了自己的孩子。要多帶他們到戶外活動,做一些有趣的安靜的事情如:手工製作、畫畫、看圖書、聽故事、折紙等,這樣做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
四、強化優點,淡化缺點,發現利用調皮孩子的'閃光點
每一個人都有其優秀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我們在教育調皮孩子的過程中,可以強化優點、施之以愛,融化冰雪「,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無論什麼樣的教育只有通過孩子們的理解、認同後方能起到作用。再說那些不聽話的學生往往是學習成績低下,思想表現差的學生,他們形成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的。存在的內因有:基礎差,自控能力差,脾氣性格暴躁等。外因有:社會、家庭、學校、老師的教育方法等。只有深入調查研究,作詳細分析,按不同情況制定不同方案,才能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他們中有的是在學習上多次遇到困難而厭學的,有的是在個別老師不恰當的評價方式中受到心裡傷害,產生抵觸情緒,或導致心裡扭曲,對學習失去興趣......只有找准了突破口,然後把握最佳的教育契機,對症下葯,施之以愛,方能葯到病除。的確,只要給學生施以更多的關愛與呵護,「冰雪」也會容化的。
五、賞識教育,培養自信
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長與優點,即使最不聽話的學生,身上也有閃光的地方。隨意而無端地給學生扣上一頂「不聽話」、「蠢笨」的帽子,實在有失客觀公正,更是對孩子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善於發現其優點並進行放大,以便形成良性效應。給他們營造寬松的環境,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增強他們的自信和勇氣,使他們體驗賞識的滋味及成功的喜悅,從而和他內心原本積極向上的願望結合起來,就更加強化了前進的動力,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
六、堅持不懈,良性循環
一個人的習慣是不容易改變的,尤其是那些不聽話的學生。要讓他們的不良行為徹底轉變,單憑一時的心血來潮抓一陣子,就會功虧一簣、勞而無功。這就要求老師要有毅力、有恆心,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因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好的習慣會不時冒出來,好習慣與壞習慣會不停地反復。已進入狀態的學生,需要我們及時地、更深入地引導,不斷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