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寫好機關公文
對於經常與文字打交道的人說,掌握文章寫作的一般規律,具備各種常用文體寫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寫作的具體細節,是我們必備的素質。兩句話,我覺得十分精闢:第一句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說,寫文章的目的是表達觀點、說明問題,因此應圍繞觀點和主題運用多種有效的構思;第二句是:把握時代語言,就是說在語言的組織上,必須緊跟形勢,體現出時代特徵。比如每年都有工作總結,如果僅僅變些數字,材料的謀篇布局沒有新意,語言表達還是老生常談,這樣的文章就不會有吸引力。下面簡單談一談公文寫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識和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做好准備 一要提高個人的思想修養和學識儲備。一方面,正確的世界觀、政治觀、道德觀、藝術觀、美學觀、歷史觀、倫理觀、文化觀對作者的文風、作品的質量至關重要。古人說:志高者意必遠。寫作者樹立了正確、遠大的理想,寫作時才能正確地言志,做到文意深遠。另一方面,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者只有博覽群書,對各方面的知識才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同時,公文寫作要求的學識既要博,也要專,假如寫經濟方面的材料,沒有經濟學理論作基礎,寫政黨建設的材料,沒有政黨理論作基礎,那是寫不出好材料的。所以,平時我們要強化自己的思想境界修養,要增進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學知識的素養。 二要掌握領導意圖、語言風格。所謂領導意圖,就是領導對撰寫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如果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領導意圖,只能是自作主張,瞎寫一氣。所以,在公文寫作前,必須把領導意圖搞清楚。對領導意圖,了解得越具體越好,越透徹越好。當然,有時領導對領導意圖不可能談得那麼具體、那麼透徹,這要靠平時對近期領導關注問題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了。有了領導意圖,寫作就有了尚方寶劍,就知道寫些什麼了。語言風格就是領導講話風格和習慣。如果不了解領導的語言風格,講話稿寫的再好,與領導行不成共同語言,領導也不會欣賞。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參加會議等多種途徑掌握領導的語言風格。 三要學習有關文件和報刊,深刻領會中央和上級黨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級黨委指示精神,是各級黨政組織工作的指南。掌握了這個指南,工作就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離開了這個指南,就會迷失方向,甚至會走到斜路上去。只有深刻領會中央和上級黨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確體現,才能保證上級指示精神的貫徹和落實。所以,在起草公文前,我們必須通過學習,把近期中央和上級黨委指示精神領會深透,把准當前時代的脈搏。這是非常重要的。 四要了解實際情況。各級機關的任務,就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級精神與當地實際結合的文章。只有了解當地實際情況,才能做好上下結合這篇文章,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了解當地實際,就要多翻閱一些資料,經常深入下去,搞些調查研究,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現代化建設日新日異,新情況、新問題、新事物層出不窮,這就需要我們經常地了解當地實際,把握新鮮事物,否則,就容易犯照抄、照搬、照傳的毛病,就容易發生言之無物,空話連篇的弊端。這是公文寫作的大忌。 五要統籌兼顧,科學組織。在遇到寫大材料,一人准備匯報材料來不及的時候,就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經驗的做法就是採取統分統的組織寫作方法,即:統一研究寫作提綱,分頭去寫,最後一人統稿。市委、市政府的秘書部門比較常用。 二、謀篇布局 文章謀篇布局的好壞,直接影響表達效果,所以在確立了公文的主題後,就要圍繞主題對整個公文結構進行謀篇布局,考慮文章的組織構造及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使其首位開闔,繁簡奇飛,各極其度。 (一)基本要求 一是完整連貫,首尾圓合。所謂完整是指文章的結構布局有頭有尾,首尾對應,通篇一體。要求文章的部分與部分之間,片斷與片斷之間,前言與後語之間,都要緊密連接,以一貫之,結構嚴謹、完美。二是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我們在安排層次和段落時,長短要適當搭配,其密度不要均等,要根據公文主題表達的需要,有詳密、有疏落,使全篇布局疏密相間,錯落有致。總之,要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才能使公文錯綜其勢,舒緩自如,給人一種抑揚頓挫、節奏鏗鏘之感。三是波瀾起伏,曲折變化。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布局應該崇曲忌直。謀篇布局的波瀾起伏和曲折變化,反映了客觀事物的錯綜復雜和發展變化,同時,也能滿足讀者、聽者的審美要求。但是,必須合乎法度,既要出人意外,又要在情理之中,要使開合、起落、曲直、伸縮等等,恰到好處。 (二)基本內容 文章的結構包括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兩種。 1、內部結構。所謂文章的內部結構,就是文章思路的內在邏輯結構。在敘述性文體里,稱之為線索;議論性、說理性文體里,稱之為脈絡。不管什麼文體,只要有一貫到底的思路,一脈貫通的邏輯,它就必然有一縷貫穿的線索和脈絡。思路是線索和脈絡的基礎;線索和脈絡是思路的表現形式。文章的主題、人物、事物、中心事件、感情等都可以為線索,如《項鏈》以項鏈這一事物為線索,《紅樓夢》以愛情悲劇為中心線索等,線索無形地穿梭著全文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構成嚴謹的藝術整體。作為我們行政機關,平時處理的公文主要是說理性質的文體,基本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脈絡形態,它自身必須要具有條理性、貫通性和嚴謹性,即:分清先後順序,有條不紊地表達思想;合乎邏輯,合乎人們的思維形式,使文章流暢貫通;思想脈絡細密周嚴,沒有縫隙,沒有漏洞。 2、外部結構。所謂外部結構,就是文章的外部存在形式。它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層次和段落。層次是指文章各部分內容表達的次序,它著眼於思想內容的劃分,段落是行文時自然形成的基本單位,它側重於文字表達的需要。層次和段落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層次著眼於思想內容的劃分,段落側重於文字表達的需要;一般來講,層次大於段落,即幾個段落表達一個層次,但也有時段落的劃分恰好與層次一致,二者相等;層次安排方式有總分式、並列式、遞進式和對比式,根據作者的思想或者線索來決定,段落劃分強調的是集中、完整和勻稱。二是過渡和照應。過渡和照應是使文章內容前後連貫的一種重要結構手段。過渡在文章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使先後相關的兩個層次和段落上下連貫,前後銜接。照應就是文章前後內容關照呼應,能使結構嚴密,脈絡連貫。三是開頭和結尾。古人語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鍾,清音有餘。所以虎頭龍尾是好文章的半壁江山,當然,怎樣開頭和結尾,應從文章的整體出發,有利於主題的表達和全文各部分的和諧。公文開頭多用開篇點題式:開門見山,起句發意,直接揭示主旨,落筆入題,說明緣由,交代作者寫作的緣由;開頭總說,提攝全文,先揭示文章的中心,然後再分說。公文、特別是領導講話稿的結尾方式一般有兩種:醒明主旨,篇末點題;展望未來,鼓勵鬥志,向人們提出希望,發出號召,指明方向,鼓舞人們為實現目標去努力奮斗。 要鍛煉思路。謀篇布局是思路的表現形式,所以,我們寫文章要提高謀篇布局的能力,根本的是要認真鍛煉思路,加強思維活動的邏輯性、條理性的訓練。毛澤東曾說:寫文章要講邏輯,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講話的結構,開頭、中間、尾巴要有一種關系,要有一種內在聯系,不要互相沖突。只有對內容經過精心思考,對文章的謀篇布局做到胸有成竹,再動筆寫作,才能寫出結構嚴謹,邏輯性、條理性強的文章。要列好提綱,或打腹稿。這是起草公文的一道重要工序。按提綱寫稿子,有許多好處:可以幫你組織材料;可以使你想問題更周到;免得一面寫一面想,吃力不討好。列提綱,一定要在掌握領導意圖和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進行。提綱列的越細致越好,不要光列大題目,還要列小題目,就連每個小題目里各寫幾層意思,哪一層意思放在哪一個題目裡面,每一層意思用哪些材料也要考慮清楚。比較簡短的公文,可以不列提綱,但一定要打好腹稿。打腹稿,雖然不一定形成文字,但對文稿的謀篇不拘也要想明白。有了好的提綱或好的腹稿,文章等於完成了一半,起草公文就會得心應手。 三、語言的錘煉 准確、簡潔、鮮明、易懂是公文語言的基本要求。 准確。公文代表著領導機關或領導集體的聲音和意見,不準確,含糊不清,摸稜兩可,執行的標准就不好把握,就不好執行。 簡潔。毛澤東同志說:文字要簡短,使他們頃刻之間能看完;要精警,使他們一看起一個印象。公文必須簡短扼要,特別是領導講話一定要注意多用短句,忌用長句子,不要用過多修飾,把意思講明白就可以。 有文采。我們說,一般情況下公文的語言風格講究簡潔、平實。但並不是說一定要形成那種乾巴生硬、缺乏生氣的八股文章。古人講: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就是這個道理。馬克思《共產黨宣言》中開篇一句: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盪就極其生動;毛澤東的著作,唐詩、宋詞、漢文章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各種排比句、比喻運用自如,使所要表達的思想更深刻、更生動。所以,我們在追求內容到位的同時,也要努力寫出富有文採的好文章來。 四、日常公文寫作需注意的幾個細節問題 1、公文寫作的標題。標題實際上就是公文的題眼,是觀點及公文邏輯結構的集中體現。按照層次大小劃分,標題可以劃分為大標題、小標題,一級標題、二級標題等。標題的確立應根據公文的中心思想和層次要求具體確立,一篇文章的標題與標題之間應層次分明、邏輯嚴謹、相互照應。wenmi.net公文的標題既要求緊扣文意、層意、段意,不能跑題、偏題和以偏蓋全,又要求語言簡潔精練,有些公文,比如講話的語言必須體現領導同志的感情色彩和風格要求。在公文寫作中,有時公文的內容較多,人們看起來、聽起來,留下印象的內容並不多,所記下來、留下印象的大多是文章的題目和各個標題,所以公文好的標題或標題群,能引人入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公文寫作的觀點。好公文的關鍵是要有新意和創意,按部就班,對著葫蘆畫瓢,體現不出個人的觀點是寫不出好公文的。所以公文寫作者平時必須通過經常學習黨政理論和相關專業知識,深刻領會上級政策,經常調查研究了解當地實際,多上下結合深入思考來提高自己的悟性,身在外而心在內,雖不是領導,但多從領導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同時,在執筆時,注意要以工作為中心,以思路為紐帶,把多個觀點、觀點群有機聯系起來,做到主次有位、先後有序,既前後園合,又錯落有致。 3、資料、語言方面的取捨。修改過程中的取捨。對於初稿,一定要進行修改,通過縝密的思考,根據公文的性質,進行語言錘煉,看看哪些材料可以去掉,哪些必須保留,哪種表達方式更為精妙和符合領導語言風格。對於引用的材料,關鍵把握一點:拿來主義,以有用為原則,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簡單的引用,無疑於一件單色的衣服補上了一塊花補丁,補丁雖好,但影響了整體的和諧。所以,對借鑒的材料一定要加以認真改造,根據公文主旨和文章的邏輯結構,對引用的材料進行再加工,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與公文的整體邏輯結構和語言、語氣統一起來,做到天衣無縫、錦上添花。 4、提倡自己動筆寫文章。隨著電腦的普及、電子政務的發展,無紙化辦公成為辦公室發展的趨勢,但動筆仍然不可或缺。從健康的角度考慮,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對眼睛、肌體的健康無疑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需要動筆。從思考的程度考慮,動筆寫作時作者的精力更為集中,思考問題的深度、廣度更深更大,而長時間坐在屏幕前,容易造成疲勞,精力分散影響思考程度,往往寫不出思路連貫、一氣呵成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