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戲劇課程的意義
所謂兒童戲劇,是指兒童的思想、兒童的想像、兒童的語言、兒童的情感、兒童的經驗,透過戲劇的手法,表現宇宙間動植物的生活、人和事物的關系、社會的現象、人生的意義。
用以增進兒童的知識、陶冶兒童的美感、堅定兒童的意志、充實兒童的生活、引導兒童向上的藝術活動。凡合乎上述要求,不管內容是古代還是近代,事件發生在國內還是國外;表現方式是舞台、電影或卡通,甚至是皮影戲、木偶或歌仔戲,扮演人不論是成人還是小孩,只要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理論,內容符合兒童發展需要都可稱為兒童戲劇。
兒童戲劇教育就是通過兒童戲劇這一媒介,讓幼兒體驗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同時娛樂自己,豐富幼兒的生活,增進幼兒的知識。
1.兒童戲劇著力塑造真善美的藝術形象,幫助兒童樹立人生坐標
由於兒童年齡較小,判斷能力差,接觸社會的機會少,對外界環境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並且具有較強的吸收力心理,因此兒童戲劇中極少出現殺戮、仇恨的影子,其目的在於給幼兒樹立一個真善美的形象,讓幼兒以此為榜樣,在生活中學習、模仿。
2.結構單純,線索明晰
兒童戲劇的結構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幾老斗個階段,但劇情要快速展開,不可鋪墊過多,情節線索要簡潔不能過於復雜多變,因為兒童的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兒童戲劇都以緊湊的情節結構和明晰的線索牢牢抓住小觀眾的心。
3.情節生動,有故事性
戲劇就是以表演的形式演故事,兒童欣賞戲劇最關心的還是要有故事性,他們習慣於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認識人物、認識事件的本質,同時他們對新奇的事物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情節生動、故事奇特都會給兒童帶來極大的審美享受。兒童戲劇的觀眾無疑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真誠自然,是非分明,喜怒形於色,但他們也具有不穩定性,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喜歡輕松、多變的藝術形式。
倘若舞台上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演員個性鮮明、表演自然到位,舞美設計色彩鮮艷且與整部戲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那麼他們便會忘記現實而情不自禁地被帶入劇中。要是這戲沒滋沒味,矯揉造作,孩子們也能一眼看穿,不管編劇、導演、演員再大牌,也不管舞台上的聲光電特效投了多此衫少錢,他們會立刻張羅著喝水、吃爆米花、上廁所,那些精心設計的情節、有教育意義的台詞早就跑到爪哇國去了。
4.突出的動作性和盎然的童趣
動作是戲劇藝術的基礎。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支出:戲劇必須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戲劇藝術的直觀性要侍扒磨求劇本必須考慮設計一些適當的舞台動作,來更好地表現人物,展開劇情,同時也是真實反映生活的必要。
兒童天性好動、好模仿,喜歡富有動感的場景,因此兒童戲劇的動作性要求比一般戲劇更為突出。其次要有兒童情趣,兒童情趣並不是簡單的逗樂,而是把兒童的性情志趣通過富有特色的語言、動作形象的表現出來。
❷ 孩子學習兒童戲劇有什麼好處
其一,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孩子通過戲曲表演,能切身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情,人物命運的起浮跌宕給兒童帶來豐富的體驗。
其二,促進完美人格的形成。孩子在參與戲劇活動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和同化。積極情緒得到發展,消極情緒得到疏導,促進幼兒形成完美人格。
其三。符合孩子的興趣需要。孩子身體協調能力發展很快,活潑好動,自我意識增強,對新鮮事物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因為戲曲中有很多好聽的故事、優美的音樂和多變的動作,為兒童的多方面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其四,多種能力的提高。學習戲曲,孩子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執行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皆能發揮出創造力。
❸ 兒童戲劇教育的作用
讓兒童通過想像、扮演和反思,鍛煉孩子的創造性、敏感性、流暢性、靈活性、想像力、情緒穩定性、社會合作能力、道德態度、身體平衡協調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在戲劇教育方面有些學校的理念比較獨特,比如六一藝術團,在創造性戲劇上重過程輕結果,通過戲劇這種最能直接面對生活的藝術讓兒童學會思考、學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