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新時期雙創教育對大學教育的意義
一是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落實完善創新創業政策,加大創新創業場地建設和資金投入,提升創新創業服務水平,大力推進畢業生自主創業。二是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大力推進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開拓就業崗位,扎實做好大學生徵兵工作,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三是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成才觀,精準推送就業服務,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切實提高就業指導和服務能力。四是健全就業統計指標體系。加強未就業畢業生統計,採取有效幫扶措施,做好未就業畢業生信息銜接和服務接續工作,建立對就業困難畢業生幫扶的長效機制。
2. 如何有效開展大學創新創業教育
1、以項目和社團為載體,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投身於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中,通過開展創業教育講座,以及各種競賽、活動等方式,形成了以專業為依託,以項目和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以社團為載體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開展創業沙龍、創業技能技巧大賽等活動。發揮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2、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建立滲透創業教育內容的教育課程,在課堂上可考慮採用創業案例進行教學,向學生直觀、生動地展示成功創業者的創業精神、創業方法、過程和規律,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創業意識,樹立全新的就業觀念;啟發學生的創業思路、拓寬其創業視野;培養學生創業的基本素質、能力和品質。
3、創設環境類課程
在校園內設立「創業園區」,學生可以提出項目申請,方案獲通過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開辦一些校內公司或在校內經商等。
或者由學校組織開辦模擬公司,將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與創業相結合,其運作程序符合企業行為,為學生提供了體驗創業的平台。軟環境如職業指導等,院系應成立由創業經驗豐富的教師、企業管理人員和風險投資專家組成的創業指導小組,為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提供適當的建議,從而避免學生盲目創業。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創業環境的建設需要學校各個部門相互協作,共同進行。
4、加強創業實踐活動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專業競賽和科研活動,如「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競賽創業計劃大賽,對於增強創新意識,鍛煉和提高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只有在大學生當中造成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才能使更多的創新人才破土而出。實踐最能鍛煉和培養一個人的才能,只有在實踐中多看、多思、多問、多記、反復檢驗,反復調查,不斷總結,吸取教訓,才能從實踐中摸索出真知。
3. 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創新創業教育人才的最新相關信息
請
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理事長會議暨第洞野二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論壇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如何定位?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如何加強文化培養?近日,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理事長會議暨第二屆全國高職院校槐信創新創業教育論壇在北京召開。30多所高職院校領導、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以「打造雙創平台、培育工匠精神、共享創新資源」為主題,各抒己見。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提升行動啟動
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是在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的直接領導下由高等職業院校和相關企事業單位自願組織而成。聯盟同時是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的子聯盟,致力於整合社會資源,服務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
聯盟理事長、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孫愛武主持會議時說,聯盟蓬勃發展,不斷進步,開展了多樣化、多層次的合作,實現了資源共享、協調發展和共同提高。未來,聯盟進一步完善組織運行機制,積極發揮智庫作用,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全方位的協同育人體系構建。
聯盟秘書長、南京鉛顫輪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霍雄飛在工作報告中強調,聯盟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緊跟國家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發展目標,致力於為政府推動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建言獻策,將進一步完善聯盟的組織運行機制,積極發揮聯盟的智庫作用,促進聯盟單位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全方位的協同育人體系構建,組織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教育競賽活動,助力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國際化。
霍雄飛秘書長還特別推薦了《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優秀成果匯編》一書。該書由聯盟組織編撰,展示了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好做法和好經驗。
為了推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做實做細做精,會議現場,聯盟與北京神州泰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協議,共同實施「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提升行動」。
泰岳教育總裁吳斌介紹,提升行動主要包括4個方面,一是創新創業教育。共同研發教材、基礎課程和實訓課程,開展師資培訓,提供「互聯網+」專業能力培訓。二是創新創業實訓。投入2億元資助建設200個「創新創業實訓基地」,提供創業指導及創業實訓。三是創業精益孵化。聯合社會創投機構,設立1000萬元創業投資基金。四是定期組織實施創新創業活動或大賽。
據了解,泰岳教育是神州泰岳集團在教育產業的重要戰略布局,也是中國高校生涯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探索者、創新者和推動者。
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怎樣的人才
天津職業大學校長劉斌認為,高職院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核心放在「營造氛圍、培養意識、提升能力、搭建平台、提供服務」等方面,著力培養知識豐富、技能嫻熟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
「高職院校培養的人不是半個人,也不是機器人,而是完整的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創新創業教育應當融入整個人才培養計劃中。」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寧東說。
不同的學校是否要有個性化定位?溫州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謝志遠表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撲面而來,創新型企業需要新技術應用的創新創業人才,我們倡導用明天的技術,培養今天的學生,為未來服務。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吳訪升說,創新創業教育是真正促進全民覺醒的好機會,有利於大學精神真正起步。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合作中心總經理姜善永說,以往企業重視員工的技術水平,現在更加重視技術遷移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後者更多是通過創新創業教育來實現的。
創新創業教育如何改革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周建松主張,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每個高職院校都要有改革發展的緊迫感、也要有時代擔當的責任感。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賀星岳說,學校以建設創業型高校為軸,實行自主辦學的運營方式。在面向全校學生開設普及教育的基礎上,開設大量通識教育作為興趣選修,同時對有創業意願的學生開展針對性教育。
2015年以來,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院長孫進表示,要求把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作為各專業標准,結合行業特點、特色開展多樣化創新創業教育,把創新創業和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起來。
「重構了課程體系、深化了實踐教學改革、課內與課外融為一體、課內老師指導與課外社團指導相結合、依託孵化基地校企培養、打造優質導師隊伍。」淄博職業學院院長楊百梅分享了學院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紐帶進行教學改革的經驗。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萍輝,指出了當前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實施氛圍不夠、師資隊伍跟不上、學校投入力度不夠。需要冷靜思考定位、改革以及文化培育問題。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院長何正東,總結了學校的探索,一是依託教育開展創新創業,培養農牧人才。二是通過實踐鍛煉未來創新創業能力,設立校內外實訓基地。三是實施鳳凰學子引領計劃,培養創新創業國際人才。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許可提出,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主線,以建設創新創業高職院校為發展目標。
北京神州泰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吳斌總裁說,公司從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實訓和創業精益孵化等方面,為高校提供高質量服務。泰岳教育願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合夥人,願做大學生自主創業項目的資助人,更願意提供創新人才培養整體解決方案協同育人。
創新創業教育如何營造文化氛圍
「完善培養方案,把深化創新創業改革作為學校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務,從創新創業的特色變為底色。健全課程體系,打造專業的創新創業通識課,線上線下融合。拓展實踐平台,進一步做實創新創業載體,加強與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合作。強化環境氛圍,通過多種方式引導激發師生創新創業熱情。」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丹中分享了學校的探索。
「創新創業文化培育是高職教育的基因工程,強調面向每一個學生,但在實施中有一定難度。如何構建一個系統化體制機制,成為當務之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盧坤建說。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景海河說,創新創業是國家戰略,是社會發展必然要求。創新創業教育要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同時要培養工匠精神。
「創新創業教育應該為學生打開四扇窗」。南京交通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許正林說,第一是創業思維和創意適應性培養;第二是創新創業精神和文化融合;第三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第四是創新創業項目的培訓和孵化。
「創新創業教育怎樣避免功利性,又如何遵循教育的本質和規律?」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唐繼紅說,創新創業文化的培育,重點在於形成創新創業氛圍。
「聯盟成立體現了高職院校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彰顯大學精神和時代擔當。」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聯盟要圍繞問題開展研究,譬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健全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方法等,發揮智庫的作用;成為促進交流平台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成果的交流;還要推動合作,能夠互惠共享、共贏,比如在資源開發、人員培訓上,像課程資源開發,資料庫的開發、專家式教師的培訓等。
在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