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校違規怎麼向教育局舉報
可以通過撥打全市教育系統公開舉報電話,登錄市教育局行風熱線網站反映問題,進入各省市教育局微信公眾號對老師不良行為進行投訴舉報。
各區縣教育局已安排專人受理市民投訴,確保通訊暢通,查實違規問題三天內拿出處理結果。市裡也組成專項治理檢查組,通過電話回訪、實地暗訪、突擊檢查等方式,切實履行監督職責,促進專項治理工作質量全面提升。
對違規違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典型案件要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給予開除處分,並撤銷其教師資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1)舉報學校如果教育局是共犯怎麼辦擴展閱讀:
教育部在各種有關教師行為規范中就提出,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等行為。
教育部下發通知,詳細列出6種嚴禁的行為,為教師行為劃出6條紅線。
1.嚴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
2.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的可能影響考試、考核評價的宴請
3.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支付費用的旅遊、健身休閑等娛樂活動
4.嚴禁讓學生及家長支付或報銷應由教師個人或親屬承擔的費用
5.嚴禁通過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生活用品、社會保險等商業服務獲取回扣
6.嚴禁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其他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教育部:教師收受學生禮金可電話舉報
B. 如何向教育局舉報學校違規行為
向教育局舉報學校違規行為的方法如下:
1、當事人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餘職能部門投訴,在舉報的時候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證據,如果學校真的存在違規行為,那就應該盡早向教育局進行舉報。;
2、當事人可以撥打當地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映情況,任何時候,教育局都是保護舉報人的隱私;
3、當事人可以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在學校或者其餘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而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4、當事人還可以寫信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C. 12345投訴教育局的後果,舉報學校教育局泄漏我的信息怎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你好親,縣級可以投訴給縣教育局,市級可以投訴給市教育局和市長熱線,省級可以投訴給省教育廳,教育廳再不管的話,那就向紀委舉報。
註:個人不推薦匿名舉報,因為匿名舉報的話,舉報人不用承擔風險,所以舉報的人比較多,紀委想管也管不過來,而實名舉報都是要求必須回復的。
如果自身受到威脅,還可以向人民檢察院舉報,優野仔先級仍是地方逐級到中央~
你首先需要證明你要求教育局匿名,然後還要證明教育局違反你這個匿名請求,把你個人信息提供給了學校。如果以上的證據都有,你就可以找那個教育局的紀檢部門,上級教育局,教育局同級人民政府鎮塌。
法律規定:投訴學校被查出來可以要求教育局承擔侵權責任。法律規定,家長若是要投訴學校的,可以撥打當地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映情況,還可以登御脊圓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