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貫徹教育方針學後心得
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就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本,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適合學生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教育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就要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努力地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是育人,教育的本質屬性是育人。所以,做教師首先做人師,又做經師。做人師,做教師首先教人做人,我作為教師的教師更要先做人。要有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積極的思想政治表現;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的教育方向,堅決擁護改革開放方針,深化教育改革,全身心投入教育改革、課程改革之中。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全面徹策黨的教育方針,以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學、教研、教改工作中,在以德育為首的前提下,促進學員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為人師,就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教人先正己,要胸懷坦盪、儀表端正、言語行為規范、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謙虛,甘於奉獻、發揚風格。要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堅持真、善、美,遠離並反對、抵制假、丑、惡。為人正直、辦事公正、對人誠實、講究誠信、樂於助人、與人為善。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對他人,尊重、關心、愛護、積極幫助、助人為樂。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飢逗備人格影響學員。唯此,人生才有意義,只有這樣做,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為人師,就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把教育事業當謀生的職業,而把教育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教育事業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之一,教育是促進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重要階段。教育與其他社會要素相比,遠非從屬者,反成統領者,一切皆由教育所緣起。教育可塑造人類的靈魂,也可以挽救失落的靈魂。在未來社會發展和人才成長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服務學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基礎和前提。熱愛所教的學科,對自己所教的學科都不愛的教師,絕不會教好本門學科。只有熱愛所教學科,才能以更指搜積極熱情鑽研所教學科。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自身的學科,特別是研究人的心理、人的精神、人的靈魂。人之所謂人是因為人與其他動物相比,人有思想、有精神、有靈魂。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只有掌握教育規律,掌握教育理論、理念,才能搞好教育教學工作。
做經師,教人做學問,首先我自己就要不斷地追求學問,要精通自己所教學科,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沒有精通的業務知識和淵博的學問,就不配人師。教人做學問,爛毀自己必須有學問,這是基本常識。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在知識日新月異時代,要不斷開拓和更新自己的知識,要不斷吸吶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然後把它奉獻給學生。當然要講究方法與藝術。惟有這樣才能深入淺出地教學。
❷ 新時代如何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落實黨的教育方針:1、體現在學校辦學方向,學校章程中,以教學為中心實施素質教育、科研新校,質量強校。2、立德樹人,學校德育處要以思想政治工作統攬全局,德育為首。3.黨建引領,推動教育方針落到實處,牢記黨的優良傳統作風。4。與人上體現五並舉,培養好人,在新時期學校五項管理,「兩減」工作中讓學生健康成長
❸ 如何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
加強基礎學科、中型新興學科、交叉帆察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賣轎猜,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
❹ 如何貫徹我國的教育方針
有以下幾個要點:
1、晌喚燃樹鏈返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調整宏觀教育結構,構建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3、大力加強薄弱學校建設,逐步實現平等受教育。宴虛
4、加快升學考試和測評制度改革科學的考試和測評制度,將有助於弱化「應試教育」的傾向,對推進素質教育起積極的導向作用。
5、抓好課程教材和教學改革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
6、加強師范教育與教師在職培訓,提高整體師資隊伍的水平與質量。
7、一切實建立素質教育的督導評估制度。
8、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產生應試教育傾向的一個重要社會原因是我國社會用人制度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❺ 如何貫徹我國的教育方針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的變革。要轉變教育觀念,深入進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要調整教育結構,改革考試、評估、督導等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證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推進素質教育也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教育系統、勞動人事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調整宏觀教育結構,構建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3、大力加強薄弱學校建設,逐步實現「平等受教育」。
隨著我國義務教育的普及,人民群眾廣泛地產生了希望受到高質量教育的需求,但由於薄弱學校的存在讓家長不能放心,於是就出現了「擇校」的現象,加劇了「應試」競爭,加重了學生的壓力和負擔;同時,在客觀上也可能進一步加大學校間原已存在的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方面的差距,這一切均不利於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4、加快升學考試和測評制度改革科學的考試和測評制度,將有助於弱化「應試教育」的傾向,對推進素質教育起積極的導向作用。
近年來,國家教委一直在研究如何加快升學考試制度的改革,對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等各個層次上的升學考試工作都做了認真研究和改革試點的部署。小學升初中制度改革的總的原則是實行劃片招生,免試、就近入學。要努力使義務教育階段九年成為一個完整的學段,中間再沒有選拔考試。
5、抓好課程教材和教學改革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
教師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著眼於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加強對實施素質教育整體教學工作方案的研究和實驗,注意學科之間的相互銜接。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特別是課堂教學,要運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以更多的獨立思考問題與自我發展的機會,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和成長。
6、加強師范教育與教師在職培訓,提高整體師資隊伍的水平與質量。
實施素質教育,最終要落實到學校、落實到教師,體現在學生身上。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校長和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校長的教育質量觀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教師行為。教師更是素質教育的直接組織者和實踐者。為了提高教師素質,必須加強職前師范教育與教師在職繼續教育,並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希望各級師范教育系統、教師培訓系統都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切實改革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對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為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合格的師資。
7、切實建立素質教育的督導評估制度。
8、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產生「應試教育」傾向的一個重要社會原因是我國社會用人制度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在我國勞動力和人才市場尚未完善的條件下,學歷往往成為判斷人的知識能力的唯一標准,這種學歷本位的用人制度與「應試教育」中追求高學歷、重書本知識輕實踐能力,是緊密聯系著的。
因此,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積極而穩步地推進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條件。國家教委要配合勞動、人事部門逐步實行學歷與能力並重的用人制度,重學歷但不唯學歷,重在真才實學,還應加快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為全體受教育者都能提供成才的機會和條件。
在我國跨世紀的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過程中,基礎教育領域有兩個核心的問題:
1、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這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2、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這兩者都離不開素質教育。我們相信,在全國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配合下,關系祖國未來前途和命運的高質量基礎教育,即一流素質教育一定能夠在全國得到成功的實施。
❻ 如何貫徹教育方針 履行教師職責
一、依法執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四、嚴謹治學。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五、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六、尊重家長。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
七、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抑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八、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已,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❼ 怎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方法概述如下:
堅持辦學方向「航向標」。方向決定前途。辦好新時代的高等教育,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擦亮馬克思主義的鮮亮底色,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學校教育管理服務全過程,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抓住人才培養「根本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只要我們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有作為、有成效,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話語權。因此,要始終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加強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優秀人才。
走好內涵發展「康莊道」。改革開放40年來,高等教育全面發展。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78年的2.7%增長到2017年的45.7%,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並向普及化邁進。如何進一步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成為當務之急。必須堅持和貫徹高等教育的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一流的標准和意識,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我國高等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打好改革創新「組合拳」。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要進一步激發高校的辦學活力,就必須堅決破除制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頑瘴痼疾,進一步推動高校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評價導向,深化高校內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推進上述各方面的綜合性、協同性、系統性改革,打好深化改革創新的「組合拳」,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內部治理體系,為「雙一流」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