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steam教育怎麼突圍
擴展閱讀
電子琴零基礎多久能學會 2025-02-05 16:56:54

steam教育怎麼突圍

發布時間: 2023-08-01 11:17:39

1. 搞懂steam教育的理念是什麼

未來,我們需要的不是只會讀書的「好學生」,而是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這就是STEAM教育理念誕生的最初意義。

STEAM是一種注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理念,有別於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教育方式。STEAM教育理念由美國政府提出,以加強美國K12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即科磨渣基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後來,隨著這套教育理論的發展,藝術(Arts)也被引入,使STEM理念變得更加全面,形成現在的steam教育理念。

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並且和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從過程中學瞎謹習各種學科以及跨學科的知識,提升動手能力。也就是說,這梁亮個教育理念並不重視教育孩子知識本身,而是教育孩子學會自主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STEAM教育不怕孩子犯錯,而是要鼓勵孩子們去行動,讓他們嘗試不同的做法,聽到不同的觀點,並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創造能夠應用於真實生活的知識——·

創造能力:通過繪畫、音樂、戲劇等藝術帶來創造力的源泉,以生活經驗為基礎,發展孩子的空間觀念和對藝術的敏銳能力很重要。

·思維能力:在交互運用中,在相互的碰撞中,實現深層次的學習、理解性學習,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技能和認識。

·創新意識:要求孩子們動手動腦,使得孩子注重實踐、注重動手、注重過程,並基於創新意識下,結合動手實踐和 探索 ,真正喚醒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潛能。

·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與旁人或同伴交流或交換思想意見,發揮集體的智慧,在動手的過程中力求解決問題,培養孩子團隊協作和溝通的能力。

STEAM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完成自己感興趣的、和生活相關的項目,從這個過程中來學習各種學科和跨學科的知識。所以,STEAM教育與國內當下所倡導素質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教育專家將STEAM引進國內之後,立刻引起了教育界和家長們的重視。

遺憾的是,盡管國內STEAM教育風生水起,但走形式、抄範本等問題十分普遍。STEAM教育理念漂洋過海來到中國,與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正面沖突,許多家長對STEAM教育一知半解,也無法使孩子真正從STEAM理念中受益,甚至很多急功近利的教育機構,也沒能成為該理念的實踐者。

很多創客教育課程所解決的問題,都是從已知到已知。其實,STEAM教育所要培養的是解決從未知到已知的問題。當前,實施STEAM教育需要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

1)STEAM教育屬於跨學科綜合性學習、綜合性教育,其著眼點應該落實在怎麼教、教什麼。

2)在融合創新教育過程中,如何能夠把分散的東西融合起來,產生進一步推動教育改革的偉大力量。

3)融合創新理念離不開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媒體手段,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其目的是培養學習者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

運用情景式、任務型的教學方法,採取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提升直觀發散思維和融合創新思維能力,這才是STEAM教育理念的精華所在。

STEAM教育是一種融合創新教育,是基於現行教育與未來 社會 發展相匹配的需求而發展出來的。STEAM的目的在於解決未來世界性的問題,將科學、技術、工程、人文、數學等多學科充分融合,以激發學生好奇心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持續學習興趣。

歸結起來,STEAM最核心的特質就兩個:思考方式與全面發展。

(1)教授「思考方式」,而不是「知識點」。以一個孩子在手工課製作沙包為案例。傳統的教育方法是:第一步,裁剪布料;第二步,用針線來縫合;第三步,怎麼收針;最後一步,把沙包封上口,填充沙子。這種方式錯了嗎?並沒有。學生只要按老師教的方法,就可以做出一個小沙包來。但是,學會了做小沙包,學生能學會做其他的嗎?不一定。在STEAM課堂中,老師可不是這么教的。老師會首先問學生,沙包是干什麼用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它的功能是什麼。這樣思考後,學生自然會去想要實現這些現實功能,需要用什麼材料。隨後,老師會叫學生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做沙包。第三步,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製作沙包。做完之後,學生要自己丟一丟,檢測一下,用現實來反饋。

這就是STEAM教育的核心:發現問題-設計方法-解決問題-驗證效果。它並不追求讓孩子掌握做具體東西或解答具體題目的知識點,而是強調掌握一種思考方法。當學生掌握方法之後,還能夠將方法運用於製作其他物品上。

(2)注重「全面發展」,而非「單項突出」美國STEAM課程中有一個關於電子蟲教學的經典案例。老師讓學生買來電子蟲,並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蟲子生理結構的特點。這個過程,要求學生去認識蟲子的能力,種類,爬行速度,力氣等,既包含了生物知識,還包含了結構和功能匹配的整體思維方式。當然,觀察並不是最終目的,而是為了讓學生設計電子蟲賽跑競賽。這時候,老師要求學生要仿照人類的短跑競賽來設計不同的賽道。每個蟲子特點不同,學生必須根據蟲子的特點,設計出有利於自己蟲子的賽道來。這個過程,就涉及到了物理、運動知識和設計能力。設計出賽道之後,還要制定比賽的規則,要為競賽做宣傳,這里涉及到人文藝術的東西,是STEAM中的Arts部分。

公眾號:飛趣創造

2. STEAM課程教學設計有什麼建議

1、創設真實的情境

STEAM核心在於在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中,幫助學生融會貫通,創造性地運用多個學科(STEAM)來解決真實的問題,在做中學,在問題解決中學。

因此,教師教學設計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創設真實的情境,而且,這個情境必須是真實的,是激勵人的,特別是參與性的。

2、圍繞問題來展開

STEAM突出強調問題解決,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盯租,自然會涉及到各個不同學科的知識與技能。

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圍繞著真實的問題展開,只有這樣,才能把有意義的和重要的各學科內容整合進來,加以應用來解決問題。否則,就很容易導致一種多學科知識的機械拼盤式的教學。

3、基於探究的和以學習者為中心

既然教學情境是真實的、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圍繞著真實的問題展開的,那麼,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也就只能是基於探究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小組合作或協作方式、問題驅動的了。

4、突出設計思維和工程過程

這些年,國內STEAM教育火熱,大會小會各種研討班,不少學者專家都在講STEAM。事實上,在討論STEAM教育的時候,我們顯然是不能脫離設計思凱察兆維和工程過程的,尤其是在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運用一個工程性的設計過程,去參與解決工程挑戰。

5、強調合作與協同創新

一以貫之,STEAM教育的初衷,必然會對課程形態、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策略和方沒枯法的選擇等產生重要影響。

如果支持教學情境必須是真實的,教學組織應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方法是基於探究的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整個教學過程突出設計思維和工程過程,那麼,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自然會倡導和強調合作與協同創新了。為此, STEAM課程與教學,核心和關鍵是在一個項目中的團隊合作與協同創新。

3. 在線教育轉型的突破點在哪兒的最新相關信息

經歷了2013年、2014年的投資熱潮之後,在線教育逐漸回歸理性。在線教育企業摸索多年,盈利的卻寥寥無幾。在線教育如何盈利,如何尋找新的突圍點?6月29日,在北京商報社主辦的第二屆在線教育趨勢論壇暨2016-2017在線教育品牌頒獎典禮上,來自行業內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針對「2017在線教育該往哪裡去」、「究竟在線教育的突圍點在哪兒」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線語言培訓突圍K12
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然而,截至2016年底,在線教育行業只有5%的企業實現盈利。在線教育的操盤者們不斷地梳理產品線,尋找市場新的突破點。
「在線英語培訓是個寬賽道,2017年少兒英語培訓會更加激烈。」立思辰原副總裁黃威表示。2017年在線英語培訓企業逐漸把業務重點向K12階段的用戶調整。第二屆在線教育趨勢論壇暨2016-2017在線教育品牌頒獎典禮上,51TalkCFO賴佑明坦言,「80後」家長的孩子通過互聯網學習已經是趨勢。為了適應市場,51Talk的業務重點逐漸由成人轉向青少年。從2015年到現在,兩年的時間,青少年的用戶由25%上升到70%。51Talk今年一季度的財報顯示,K12業務占現金收入68.7%。今年6月,51Talk推出了針對少兒英語培訓的高端產品——哈沃美國小學。
今年4月,abc360轉型聚焦青少年英語,市場定位是5-18歲用戶,今年推出了在線少兒英語品牌——蘭迪學科英語。原來的成人英語板塊和滬江合作。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蘭迪英語用戶轉介紹率達78.6%,學生續費率已達95%。青少年業務目前已經佔abc360整體營收接近90%,目前在英美、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和教學基地。VIPKID2016年獲得1億美元的融資之後,宣布2017的業務重點是K12。據透露,VIPKID最初是為5-8歲的用戶服務,在2017年將以K12為重要目標,產品將全面覆蓋少兒學習年齡段。今年VIPKID試水邊遠地區中小學市場。
職業教育轉型需強大體系支撐
職業教育用戶是成人,職業教育領域的線上探索模式多樣。尚德機構花費9億元完成互聯網轉型。達內教育在拓展過程中,面臨師資短缺等問題,探索雙師模式。華圖教育正在研發機器人。
「在線教育和其他在線領域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教育是個看起來門檻不高的行業,似乎只要找個老師在線上授課就可以了。傳統教育轉型線上需要把它產品化、體系化,需要非常專業系統的設計理念。」華圖教育聯席總裁李曼卿說。
在第二屆在線教育趨勢論壇上,達內教育副總裁齊一楠表示,線下到線上一定不是內容的搬家,需要有體系的保障。達內教育做雙師模式時自主研發了TTS教學系統,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管理、教學結構等進行標准化。「當雙師的時候是5萬個學生完全遠程同步在學習,沒有這樣強有力的系統和體系,很難保障。」尚德機構CTO杜錚對此觀點表示認同。據了解,尚德機構完成線上轉型之後,今年一季度營收達4.42億元。
K12突破點是個性化
K12在線培訓走過了一些彎路,教育O2O模式的企業發現O2O很難走通之後,紛紛轉型。業內人士認為,家教O2O確實是偽需求。在教育領域,名師本來才是供不應求的一方,讓老師提供上門講解服務,極大降低了效率;其次,教育O2O與打車和外賣市場不同,找老師很容易使交易由線上轉為線下私自進行。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大部分toB的機構從事的都是教育信息化業務。而在整個教育行業的117家上市公司中,從事toB業務的在線教育機構佔比達到了78%。這也意味著,在教育信息化的市場中,新進入者的門檻非常高;但也仍然存在一些機會,比如當下熱門的直播所對應的軟硬體機構。在toC市場,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情況。在整個在線教育市場中,超過一半的項目都從事toC業務,有70%的機構處於虧損狀況。
而大家匯創始人葛文偉表示,工具類應用擅於導流,但是目前盈利模式仍然不清晰。按盈利模式劃分,一般有三類:第一類是走B2B2C路線,對學校收費或者等待後期向家長收費,典型的代表是批改網;第二類是發展衍生的直播課程,這是目前的主流。典型的代表是猿輔導。第三類是仍在持續免費模式,等待機會向社交、金融、大數據等方向轉型,總的來說,機遇與風險並存。
滬江CCtalk總裁陸堅與會表示,現在智能化的教育所推動的就是會越來越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個性化表現在通過測評做的自適應學習或者機器學習AI老師,它表現出來的特徵都是通過測評以後根據人在不同水平和學習不同的節奏,像是定製比較獨特的個性化學習路徑,包括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的節奏。在這種個性化的學習下,會對整體的教育行業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強調個性化的時候,通用的知識大班也同時存在,個性化教育需求會越來越多。而業界認為,向個性化教育轉型,是在線教育轉型探索的一個方向。今年是AI元年,有不少企業發力人工智慧,尋找突圍點。人工智慧和教師結合,如果既能實現解決師資不均衡等問題,還能實現個性化教學,這將成為K12重要的突破點。
STEAM突圍在線編程
目前,STEAM教育機構競爭格局較散,同時,由於STEAM教育難有統一客觀的評價標准,這些因素都將增加STEAM教育機構打造品牌的難度,進而成為STEAM教育機構快速擴張的最大掣肘。據清科資本資料顯示,當前toC機構也在大量試水toB業務,toB和toC業務之間具有良好協同性,試水toB業務可以拓展toC機構業務范圍,有助於toC機構打造品牌、測試課程以及引流學生,進而反哺toC業務。東吳證券研究所認為,兩類STEAM教育機構有望勝出做大做強,一類是具備超強課程研發能力從而搶奪行業標準的機構,另一類是有能力通過課程品類延伸從而實現規模有效放大的機構。
市面上,教育機器人培訓是目前STEAM教育最主流的培訓項目。少兒編程也將是未來風口,雙師教育的模式已經進入STEAM教育的課堂。比如鯊魚公園等企業,開始把雙師模式向三四線城市拓展。編程貓以在線的形式進行市場拓展。據了解,編程貓是針對6-16歲青少年兒童的少兒編程教育企業,採用純在線的方式,通過家長口碑,逐漸與北京等一線城市,還有新疆、貴州等邊遠地區的200家公立校有合作關系,目前公立學校的編程課件完全免費。
業內人士認為,在線的方式可以彌補師資的不足,使得STEAM教育在三四線市場拓展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