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高中生如何去法律教育
擴展閱讀
有一句歌詞什麼得過且過 2025-02-05 16:36:53
西安基礎閱讀選哪個 2025-02-05 16:28:49

高中生如何去法律教育

發布時間: 2023-08-01 09:31:53

A. 如何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

未成年人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前提是在全社會形成法制教育刻不容緩的共識。 讓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防範意識,構築全社會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大環境。

1、法制教育要回歸學校素質教育和健全人格塑造的本源。

打造立體法制教育,建立完善學校評價體系,將法制課納入教學大綱,在開展以學生自我保護安全教育的同時,逐步添加以規則、平等、行為責任意識、誠信為內導向的法制觀念教育。法制教育側重指引在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規范日常行為和預防受到非法侵害,要強調事後的依法追究,要有意識地宣傳一些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以法制教育為主,輔以道德規范、生活常識、日常禮儀等,尤其警惕案例對學生的負面誤導。

2、法制教育要注重劃分受教層次和有針對性精選法制講座內容。

注重不同年齡段的特性和教育順序性,分清層次,因才施教。對小學生,根據年齡特點,講解具體、淺顯的法律知識進行法律啟蒙教育;對初中生,根據其陳述性知識和抽象性思維能力,講解法律基本知識、以案說法;對高中生,鑒於其較高的認知結構、理性思維,可講法條、法理。要改變法制教育流於形式的局面,豐富法制教學形式和內容。根據學生特點,做好法律報告會、模擬庭審、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咨詢、宣傳板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做法律教育中的主角。

3、法制教育要加大對未成年人家長的法制教育力度。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基礎和關鍵是從家庭教育抓起。通過對家長進行法制教育,使家長承擔起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嚴格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注重個案的庭前社會調查,發揮法庭教育的作用,盡最大可能的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彌補法制教育斷檔期存在的潛在風險,為其修復因犯罪行為而破壞的社會關系創造條件。

4、積極發揮公檢法等專業機關的作用。

簽訂共建協議,由當地的公檢法等機關派出專業人員,承擔對未成年人宣講法律、提供法律服務、開展法制教育、協助對學生不良行為矯正等工作。與此同時,在學校設立了維權信箱,公布維權熱線,多方位多渠道的收集來自學生方面的信息,並及時作出有效的反饋和處理。

B. 如何做一名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中學生

踐行法治理念,樹立法治信仰,引導青少年參與法治實踐,形成對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價值認同、制度認同,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重要法治理念與原則,初步了解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須的基本法律常識。初步樹立法治意識,養成規則意識和尊法守法的行為習慣,初步具備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和能力,為培育法治觀念、樹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礎。

普及憲法常識,養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邊的法,培育學生的國家觀念、規則意識、誠信觀念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

初中階段,使學生初步了解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法律常識,進一步強化守法意識、公民意識、權利與義務相統一觀念、程序思維,初步建立憲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備運用法律知識辨別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備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樹立依法維權意識,樹立有權利就有義務的觀念,建立對校園欺凌行為的認知和防範意識。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道路交通、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規則。認知未成年人能夠理解和常見的違法和犯罪行為及其危害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了解民事法律活動的基本原則。了解合同和違約責任,樹立誠信意識和契約精神。初步了解物權的概念,加深對知識產權的認識,理解保護知識產權的意義。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1V5KHpdKsgH7GGgeVFb9uQ

?pwd=hjig 提取碼: hj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