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教育孩子寫作業
導語:課堂作業是教師在上課時布置學生當堂進行檢測的各種練習,課外作業是學生在課外時間獨立進行的學習的活動。是檢測學生是否學會了課上的知識點的一種方法。父母怎麼教育孩子寫作業?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如何讓孩子自覺寫作業
一、先讓孩子打開書包拿出書本,擺好筆盒。
二、一門課一門課按順序做。一門作業完成後,放到書包中,再做下一門。
三、注意書寫格式。
四、在寫作業過程中讓孩子盡量不要喝水、撒尿、吃東西、削鉛筆、說話,這些事情應在寫作業前完成。這樣可以減少分心。
五、寫作業過程中不能看電視、聽音樂、玩游戲,這樣會分心。
六、寫完作業後讓孩子自己把作業本課本放好。同時把第二天上課要用課本、文具准備好。讓孩子把書名系好。
要點提示
一、首先要認識到與老師積極配合讓孩子養成好的寫作業習慣的重要性。
二、一開始要注意做好六個方面。
三、陪孩子寫作業要注意把握好度,通常兩個星期後就要逐步地撤出來,讓孩子獨立寫作業。接下來只需每天提醒一下“該寫作業了”,然後到最後再檢查一下作業就可以了。要認識到長期陪孩子寫作業的三大危害。
四、在提醒孩子“該寫作業了”一個月後,為長久之計及避免引起反感,就放任自流,不要再提醒了。此時孩子到時寫作業的習慣已經初步養成,且有一些這方面的意識,可用不了多久就會玩昏了頭或看電視等而忘記寫作業,做家長的要有心理准備,不要急。
五、接下來不可避免的還有一個由“大亂”走向“大治”的過程,要注意把握好每一個環節。
怎麼教育孩子寫作業
1、孩子正在寫作業時,您在干什麼?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 ?
[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
[結果]:孩子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2、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不專心,該睡覺了,作業卻沒寫完。您會怎麼做?
[錯誤做法]: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
[結果]: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看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一些後果。)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裡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3、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您怎麼做?
[錯誤做法]: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吼叫著叫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
[結果]: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了,心裡恨你,說你是暴君。
[正確做法]: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鍾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
[結果]: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
4、孩子作業寫得潦草,您怎麼做?
[錯誤做法]:發火:“怎麼寫得這么亂,你就不能寫好點?”甚至氣的把孩子的作業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范,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孩子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5、孩子考試不及格,您看到成績單後怎麼做?
[錯誤做法]:訓斥孩子:“你看你,考這么點分,你也不嫌丟人?你看人家誰誰,人家怎麼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氣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勁踢孩子幾腳。
[結果]:孩子心情壞到了極點,心裡想:“我完了,我這么笨,學不好了,再怎麼學也學不好。”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裡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裡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6、家長會上,老師告孩子狀、您挨老師批評了,回到家中您會怎麼做?
[錯誤做法]:一回家就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又打又罵。
[結果]:孩子沒任何自信,要麼學會暴力,要麼膽小,一句話不敢說,學會撒謊,不敢和父母說真話。
[正確做法]:先把孩子的優點講講,然後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勵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會給你驚喜的哦!
7、孩子見人不打招呼、沒禮貌,這時您該怎麼做?
[錯誤做法]:當眾訓斥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這么沒禮貌?連問好都不會,我平時是咋教你的,沒出息。”
[結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損傷,覺得無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確做法]:給孩子台階下:“我孩子有點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時也挺有禮貌的。”舉個有禮貌的例子”
[結果]:孩子知道錯了,心想:“這次沒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讓父母失望啊。”
8、孩子問了個問題,您不會,這時您會怎麼做?
[錯誤做法]:不高興:“別瞎問了,把學習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點啥。”
[結果]:孩子心裡想:“哎,沒勁,總說學習學習,煩死了,不問就不問。”從此,遇到難題一概略過,不求甚解。
[正確做法]:高興地對孩子說:“孩子,你能問這么難的問題,證明你動腦筋了,不錯。可是我也不會,咱們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嗎?”
[結果]:孩子心裡很高興,以後遇到問題一定鍥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9、孩子早上不起床,怎麼叫都不起床,這時你會怎麼做?
[錯誤做法]:發火:“你怎麼還不起?要遲到了!”順手打兩巴掌,手忙腳亂地給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結果]:下次依舊。
[正確做法]:平靜地說:“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會遲到,會挨批,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處理好。”孩子沒及時起床,沒吃早飯,還遲到了。
[結果]:下次他也許就會早點起床了。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寫作業
小學生需要老師或家長把好檢查作業這—關,失去有效的檢查,那麼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難以提高的。家長要學會正確的檢查方法,以培養孩子仔細認真、獨立思考的能力。我的做法是:
1. 孩子讀—、二年級時,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范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確的地方,以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贊孩子聰明、能幹。
三年級以後,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如果計算結果錯了,老師批改或考試時,判了xx,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後悔,家長還裝著深表遺憾、同情的樣子:“真可惜,這兒錯了一點,沒得滿分。沒關系,下次注意一點,會考好的。”檢查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2 、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我看見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著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麼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說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我們可以想像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學習的興趣和能量之門還能打開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建議做法是,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後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輕意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方法檢查。
3 、如何培養孩子專心寫作業的習慣。有許多朋友向我請教,說他們的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愛拖拉,只幾道題目也要做好半天,問我怎麼辦。
a. 利用“限時鼓勵法”來糾正。這個方法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如首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心裡估計一個完成的時間,然後征詢孩子,如“語文40分鍾能做完嗎?數學30分鍾能做完嗎?如果在規定時間做完,給你貼上一個小星星,當達到5顆小星星的時候,爸爸會獎勵一個你喜歡的東西或帶你到xxx地方去玩。”通常情況下,孩子會樂意接受的。
若發現孩子寫作業時有打野、不專心做的表現,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讓他動一動好了,畢竟家裡是一個歇息的地方,比學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太不集中,有拖拉的行為,大人可在旁邊提醒一下,如“己經做了15分鍾了,加油!小星星在等著你呢!”這時,孩子也許會集中精力繼續做下去。
提醒家長注意的是,這種“限時鼓勵法”是為了首先糾正孩子做作業施拉的壞習慣,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作業寫完就算達到了目的,要給予表揚,至於作業質量是否滿意,是後一步的事。只要孩子有了一點點進步就要稱贊,不能這樣說:“雖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但寫得不認真,還做錯了幾題,快去改改!”如果這樣處理問題,不斷不能糾正孩子做作業施拉的習慣,而且還打擊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換一種方式:“你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了作業,這很好,爸爸首先給你貼上一個小星星,繼續加油。只是這兒好象做得不對,你自己再去檢查一下好嗎?”我想,如果這樣對待孩子,那麼他一定會高興接受的。做家長的要有耐心,只要孩子每天有一點進步,就是值得高興和稱贊的事。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要一步一步的來做,不能性急。
b. 利用“中途安撫法”來糾正。這個方法還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如,當發現孩子做作業打野、拖拉,家長感到必需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邊撫摸他的'頭,邊說:“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媽媽幫你一下?”這樣首先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沒有難題會做,這時大人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媽媽等著你好嗎?”這種方法,實際上首先是中止了孩子打野、拖拉的行為,然後使孩子明白:大人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
對待做作業拖拉、愛玩的孩子,不能在一旁總是用責怪、數落、抱怨的語言說教他,如,“做作業總是愛打野,不專心,真是個‘拖皮鬼’。”“快做,不要玩。”“幾道題,也要做半天,真沒出息。”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c. 利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那麼我想只能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這種方法就是,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然後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算多,用20分鍾完全可以做完,數學稍為多一點,用35分鍾做完。如果在規定時間沒完成,到了時間,爸爸便會收起你的作業,裝在書包里,不能在家繼續做了。老師發現你的作業沒做完,會處罰你的,由此而產生的責任完全由你自己承擔。當然,你覺得時間不夠,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再商定完成時間。”那麼,大人說到就要做到,當然,在執行這一規定時,情緒要平靜,不能發火。要讓孩子明白:大人說話是算數的,不是鬧著玩的。這種方法是不得己而為之,帶有強迫性,要事先與老師取得聯系,請老師作好配合,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
4 、如何點撥孩子做習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長點撥不會做的習題或“爬坡”難題,家長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拔,是必要也是必須的。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誘導和培養。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其方法是:
a. 讓孩子反復讀題。許多題目並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總是遷就孩子這種消極心理,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算式都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想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正確的方法是:“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後,大人要高興地稱贊:“我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細一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孩子不會做的題,大人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b.用例題作輔導。對於孩子經過思考實在不會做的題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訴原題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由於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然不會做原題,那麼應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家長有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這種做法,雖然大人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處在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會學習的孩子,說到底就是具備了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能夠以弄懂例題為基礎,去應對千變萬化的習題。這就叫做“活讀書”,而不是“死讀書”。有的家長,似乎很疼愛孩子,生怕他多動腦,一遇到難題,就告訴其做法,這是一種不好的方法,應該避開。
c. 只講關鍵點。對於有些數學難題,家長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大人的提示,去思考、去列式計算。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告訴孩子第—步做什麼,第二步再做什麼……如果這祥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永遠打不開。當然,孩子到了上四年級以後,數學題都很難了,許多爬坡題家長也無能為力,需要請家教輔導,那麼我建議家長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去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列算式,怎麼做題,如果是這樣,看起來孩子的難題解決了,但思路總打不開。
2. 如何有效的輔導孩子寫作業
家長想要輔導好孩子作業,務必做好以下幾點!
1. 對孩子要溫柔。以理解孩子的思維來輔導孩子,可以指出問題但不要輕易指責孩子,可以嚴格但不能嚴厲無情,注重方法,關注孩子感受。
2. 不要太急切。學習來不得激進,輔導講求方法。不要短時間有超過孩子能力的要求,不要責備孩子的能力和態度,不能要求孩子立即理解,不能要求孩子全部解決,但求孩子有所了解和認同。
3. 不能越俎代庖。永遠只承擔教育和引導的角色,讓孩子自己承擔學習責任。也只有孩子自己承擔責任,成長和進步才會真正發生在孩子身上。
4. 注意了解孩子的學業基礎和掌握水平。棚寬尺不了解這些,你和孩子就沒有共同的知識語言,你的輔導也難以讓孩子順利接受。
5. 注意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來啟發和教育,才能走進孩子內心,才能有效的輔導和教育。
6. 注意自己不要情緒失控。孩子學習上有不足,才需要家長輔導,因此無論有任何問題,都不要在孩子面前失控,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說孩子笨,其實還是自己不行,沒有好方法讓孩子理解和接受,不能幫助孩子,不只是學習問題,也包括給孩子信心和快樂。不是嗎?
7. 注意多誇獎少批評。沒有人願意被批評,所有人都願意被誇獎,誇獎可以激勵孩子做得更好,當然,誇獎是要有原則的,有好的行為誇行為,沒好的行為誇努力,努力不夠的誇態度,態度不足的誇進步。反之,批評也是有技巧鏈高的,最好的方式是,先大方面誇獎再具體批評再認同孩子最後提出改正要求。
8. 切巧歲忌全程盯著。家長一直盯著不僅僅不利於孩子習慣的養成,而且也會給孩子帶來壓力,不利於孩子學習。
9. 不要代寫。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太小,捨不得孩子太苦、太累,或者怕孩子做不好挨老師批評,所以總愛替孩子完成作業。小學是孩子打基礎的時候,這種代寫使得孩子完全沒有得到學習的機會,久而久之,他的基礎就會被逐漸削弱。
10. 不要聊天、看電視、玩手機、玩游戲。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的心裡產生不平衡「為什麼大人都在玩就我要寫作業」,這樣的心理對孩子的學習非常的不利,他會想著快點完成作業應付了事,然後跟大人一樣玩。
3. 怎樣教孩子寫作業才是正確的
學習的過程那麼長,總會有不想寫作業的時候,有些家長對不想寫作業的孩子就會大聲訓斥,這樣反而沒有效果,更讓孩子對作業產生抵抗的心理,那麼,孩子不想寫作業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規定時間。父母不要對孩子過於嚴苛,一回家就讓孩子寫作業,其實做作業是不急於一時的,畢竟上了一天的課,可以適當放鬆一下。父母就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可以讓孩子先玩半個小時,然後再讓其寫作業,或者吃點東西,補充下能量也是可以的。
第二,分類進行。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會堆在一起,這樣孩子學習起來就容易會疲勞。可以教孩子把作業分類,在開始之前都計劃一下,看看怎樣分才更合理,如果有科作業需要的時間太長,中間可以插一些其它容易完成的,然後再回去做,交替可以不那麼容易產生視覺疲勞。
第三,陪伴孩子。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可以陪在孩子身邊,因為父母都會給孩子一種安全感,這樣孩子寫起作業心裡就會更踏實,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誦課文、聽寫等等一些學習任務,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允許抱怨。基本上每個在作業的時候,都會遇到有難題,也都會抱怨,情緒就不是很好,父母就要讓孩子的抱怨得到回應,表示理解,給孩子增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