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改掉壞脾氣怎麼教育
擴展閱讀
兒童水牛怎麼畫 2025-02-05 18:49:46
經典的前言怎麼寫 2025-02-05 18:45:46
亳州兒童滑滑梯有哪些 2025-02-05 18:32:44

改掉壞脾氣怎麼教育

發布時間: 2023-07-31 13:04:20

『壹』 對脾氣暴躁的孩子,如何進行有效教育

脾氣暴躁的孩子,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使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一片心意。

其一,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才能與孩子有效地溝通,才能對孩子正確地指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更是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最有影響力的人。

一、父母教育孩子必須自己要有耐心,不能想著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效果。運用行為心理學中強化的方法引導孩子。如果孩子年齡較小「2至11周歲」,運用延時獎勵法和耐心獎勵法。

1、如果孩子認真完成學習任務,能夠堅持20分鍾,獎勵一顆水果糖;能夠堅持30分鍾,獎勵一個香蕉;能夠堅持45分鍾,獎勵熱氣騰騰的肉包子。

2、要讓孩子每天堅持寫好一定數量的毛筆字,將作品發到朋友圈中,予以各種方式鼓l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斷對孩子進行強化訓練,能夠逐步提高孩子的關注和耐心程度,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二、如果孩子進入青春期,雖然自我獨立意識增強,但是,由於孩子社會閱歷不深,對事物認識只是表面現象,父母用認知行為方法引導孩子就很重要。

認知行為法是由心理學家皮亞傑等人研究出人類心理發生變化過程的規律。主要論述人的認知(思想)發生了變化,情緒也隨之發生變化,行為發生了新的變化。在新的行為過程中又會產生新的認知(思想),從而不斷地改變人的行為。

例如:與自己曾經發生過矛盾的人,正好走到自己身旁吐了口水。自己會判斷對方這種行為有兩種意義,一是,當自己認為對方對自己心存不滿,有意為之時會怒氣大發,做出相應地回擊。二是,當自己轉變了想法,認為對方並非針對自己,是人的一種生理現象,就會情緒穩定,安然無事。

父母通過學習來改變認知(想法)到改變情緒再到改變行為,用新行為再去改變原有的認知,如此循環不斷構建新的思維模式。並用於提高孩子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其二,掌握應對沖動的方法。

人在沖動時,內心積滿了憤怒的情緒,並急於找到能夠發泄情緒的對象。

例如,父親將在外的情緒帶回家,見到孩子的母親總會發脾氣。孩子的母親又會將自己的不滿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情緒的傳染具有強大地破壞作用。

所以,父母以及孩子要學會:

一、正確轉移法

1、個體離開產生憤怒的具體場景。離開現場後,不再進一步接受外界的刺激,要麼情緒平靜下來,要麼通過對他人無害方式放失釋放自己的憤怒。例如:找到友人進行傾訴,哭泣,踢打沙袋,對著樹林、大海吼叫或者去做自己感性趣的事情等方式釋放自己的情緒。

2、當你頭腦中的情景讓你越想越憤怒時,你將思緒努力轉移到令你興奮的情景中去。例如,在你對某件事情上憤恨地糾結,就要回想曾經感到很自豪或有意的事情。

二、凡事要從對方的角度思考。

人的情緒產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當你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慾望所在,擔心所在時,心情就會自然平靜下來。

例如:當孩子出現不滿情緒時,父母應該關心孩子需求什麼,恐懼什麼,為孩子排難解憂,而不是抱怨和指責,這樣雙方情緒都可以平穩下來。

三、學會傾聽。

急性子、暴脾氣的孩子,往往還沒有完全弄明白對方語意的情況下,急於打斷對方的講話,造成雙方不理解而產生對立情緒。家長要樹立耐心傾聽對方講話,為孩子樹立起好的榜樣。

四、學會溝通。

溝通是一門很有技巧的學問,但好多人總是不講技巧,隨性而為,信口開河。結果,事與願違。

1、語氣要溫和。語氣往往代表著一個人的情緒,也是對他人的一種態度。與人交流溝通時,必須有令對方能夠悅納的語氣,這是溝通的關鍵。

2、從順應中求開解。憤怒是有目標指向,與需求和慾望有關。先順應對方的情緒,用問答或推理的方式剖析煩惱的原因,引導對方思考方向,使對方從根本上明白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之處,以及產生的不良後果,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對方的態度。

總之,許多家長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生理發生的變化,心理發生的變化,認識的較少或者不深刻。為了孩子未來能夠獨立的生存,所有父母都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父母就要更多的掌握如何關愛、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

(歡迎大家關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問題相互探討和學習)

『貳』 如何糾正孩子的壞脾氣

1.故事教育。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我們可以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給他講一講有關發脾氣的故事,讓孩子自己有所領悟了。 2.榜樣教育。 孩子都有同學或者玩伴,可以通過他們來作為榜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某某很懂事,老師、鄰居們都喜歡他」 3.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對於亂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要多給他講道理,通過生動的道理,一般的孩子都能接受的。 4.告訴孩子亂發脾氣的壞處。 亂發脾氣壞處很多,家長可以結合一些動畫片、經典片段等展示給孩子看,讓孩子深深的感受到亂發脾氣的壞處 5.冷落孩子一段時間。 如果孩子執拗,發脾氣時不要管他,冷落他一段時間。比如孩子早上起床不穿衣服,家長不要給他穿,天冷了,孩子一會就會自己穿。 6.不要慣著孩子。 對於無緣無故發脾氣的孩子,家長不能慣著,該批評時就要批評了。

『叄』 孩子脾氣大該怎麼教育

1.平時多與孩子溝通

了解孩子的需要,關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間的交往。父母可以多方了解別的小朋友在玩什麼、想什麼、要求什麼等,當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時,父母就比較能體會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開宴渣導和耐心的說明,是能夠消除或減輕孩子發怒的情緒的。

2.多鼓勵孩子

家長要首先冷靜下來,告訴他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但是也無法避免,只要學會控制就行了。讓孩子不要太過自責。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之後,家長可以開碼祥早始對他進行言語上的開導了,鼓勵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保證下次改正。

3.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讓孩子時刻記住一點,當感到自己要發脾氣時,可反復默念「不要發火」,也可迅速離開現場,轉移注意力去做別的事情,或乾脆去找別的人談談心,盡可能不在火氣正旺的時候跟對方針鋒相對。這樣「氣頭」過後,返回現場,發脾氣的外部條件已不復存在,理智也佔了上風,就可進行有效的剋制了。

4.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雙方在交流意見時,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就會在比較中了解彼此的動機和目的,就會意識到自己的意見是否正確,對方是否能接受,這樣也可以避免大遲雀動肝火。

5.轉移注意力

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當發生不愉快時,要採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宣洩內心的緊張。用愛去感化,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這樣既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而且可以由此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6.矯正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通過國際領先的腦電生物反饋訓練,通過對大腦特定區域進行訓練,強化快波,抑制慢波,通過改善大腦功能,以達到讓孩子徹底擺脫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困擾!

溫馨提示:脾氣暴躁對於孩子是極其不利的,不僅面臨人際關系緊張、甚至與人發生沖突、打架斗毆,還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影響孩子終生的發展,家長一定要及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