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師范教育呢
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民文化科學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的水平。興辦師范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項基本建設。
西方一些國家,如德國、法國在17世紀末已成立了一些訓巧歲廳練教師的機構。到 18世紀 60年代工業革命以後,隨著教育的普及、學校的大量設立,正規的師范教育在西方各國得到了迅速發展。起初的師范教育都屬於中等教育性質。隨著各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師范教育逐步發展到高等教育范圍。在師范學校,特別是高等師范學校的教學計劃里,除了設置普通文化基礎課和專業課外,還設置教育課程。其中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教育見習及實習等方面的課程。
①中等師范學校的性質屬於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范學校的任務是培養具有社會主義覺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從事小學或幼兒教育工作必備的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能,熱愛兒童、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服務,身體健康的小學和幼雀吵兒園師資。同時,中等師范學校根據需要和可能承擔培訓在職小學教師和幼兒園保教人員的任務。
②中等師范學校的學制定為3年和4年兩種,招收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社會青年。
③中等師范學校設政治、語文及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數學及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物理、化學、生物、小學自然常識教材教法,外語、地理、歷史、心理學、教育學、體育、音樂、美術、教育實習等課程。民族師范學校還增設民族語文課程。
在全國高等師范學校設置的專業中,與中學課程相適應的通用專業有17種。此外,少數高等師范院校根據國家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也設置了其他一些專業,其中包括圖書館學、電化教育等。高等師范學校各專業設置以下 5類課程:
①政治課,包括中國共產黨歷史、政治經濟學、哲學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課等;②外國語課;
③教育課,包括心理學、教育學、各科教材教學法、教育見習和實習;
④體育課;
⑤專業課,包括專業基礎課和選修課。
開展科學研究特別是教育學科的研究是高等師范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有的師范院校設有包括教育學科在內的各種研究所(室),對某些學科進行專門深入的研究。
為了給高等院校培養師資,並為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培養研究人員,現在有些高等師范院校設有研究生部,招收研究生,並授予碩士、博士學位。高等師范院校還通過舉辦函授、 夜大學、 培訓班、進修班等多種形式承擔培訓中等學校師資的任務。此外,專門承擔培訓中等學校在職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任務的教育學院或教育行政學院,也屬於高等師范教育的范圍。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師范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各級各類師范學校為中小學培養、培訓了數以千萬計的教師。1980年至1995年,各級各類師范學校共培養了561.76萬畢業生。對510.3萬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學歷教育、對廣 大中小學教師進行了非學歷教育,還對63萬中小學校長進行了崗位培訓,為發展基礎教育,特別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教育質量得到全面提高。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各級各類師范學校轉變教育思想,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加強學科、專業、課程和教材建設,加強科學思想、科學方法教育,加強專業思想教育,師德教育和職業技能訓練,全面提高了師資的培養和培訓的質量。
科學研究特別是教育科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各級各類師范學校建立了一批科 研機構和教改實驗基地,形成了以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為帶頭人的'專兼結合的科研隊 伍,承擔了國家教育科學規劃的重點研究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等有關的課題研究,並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學校管理納入規范化、科學化軌道。各級各類師范學校加強校內管理,制定和完善 了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校容、校貌、校風、校紀。創造了優良的育人環境。
對外交流與合作領域進一步擴大,師范教育國際雙邊、多邊合作不斷加強,增進了中國對世界、世界對中國的了解。
師范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孝隱機,中國的師范教育支撐著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基礎教育,她的改革和發展必將有力地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必將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