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所頒布的有關學校教育的政策文本有哪些
我國義務教育課程的變革過程
就義務教育的法規和制度來看,新中國成立後在國家和頒布的一些文件中,也提出過普及小學義務教育的問題。並且,1982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首次用法律形式確定,在我國要普及初等義務教育。但是,這畢竟不是專門規定義務教育問題的法律,它不能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制度的確立,不是區分普及教育和義務教育的里程碑。1986年4月間日,我國國家主席批准並公布了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只有這一法律公布實施,才是我國義務教育制度確立的標志。從此,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將進人一個新階段,課程的設計和實施才會深入進行改革,逐漸發生質的變化。
就課程教材建設而言,自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如年代與《義務教育法》相配合的課程計劃的實施,在這近50年的歷程里,我國"一共頒發了6個小學教學計劃、13個中學教學計劃;編訂頒發過7套教學大綱,組織編寫過7套中、小學統編的通用教材。"台灣同行把內地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稱之為"三教"。
㈡ 教育包括什麼內容,你知道嗎
教育整頓的重點任務是:大力加強政治建設,著力優化政治生態;大力加強紀律建設,努力保持清正廉潔;大力加強作風建設,著力涵養清風正氣;大力加強制度建設,著力強化監督制約。開展教育整頓意義重大,是貫徹黨的建警方針,治理新時代警察,從政治上建設和掌握公安機關的重要舉措。是鍛造「四個鐵一般」公安鐵軍、完成新時代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突出問題、凈化公安隊伍的迫切需要。
考試前要看清楚當地教師招聘考試公告,按照考試公告中的規定備考。教育學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活動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通過對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研究,揭示了教育的一般規律。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的研究范圍包括心理學的理論原理和方法、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個體心理特徵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研究教育情境下人的學習、教育干預的效果、教學心理學、學校組織的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