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負責任
讓孩子獨立承擔責任,才是他未來人生的財富。那麼如果 教育 孩子懂得負責任?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負責任的 方法 ,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負責任的方法
1、如果經常安排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孩子無論怎樣努力,也很難完成,時間長了,孩子會找各種借口來逃避,久而久之,會養成不敢負責任的習慣。所以,平時安排孩子做事情,要根據孩子的能力量力而行,目標要求不能過高。
2、如果孩子沒有把事情做好時,父母只是嘮叨幾句,忍不住自己接手把事情完成了,而不是要求孩子重做或繼續這件事情,孩子不知道如何負責任。所以,當孩子沒認真完成安排的事情時,家長一定不要代勞,必須讓孩子重新或繼續完成,而不是直接動手將事情辦好,這樣,孩子才知道如何負責任。
3、如果孩子無論怎麼做,父母都不滿意,不是笑話孩子這里做的不好,就是指責那裡做的不行,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沮喪難過,失去自信心,而不想負責任。所以,無論孩子把事情做得怎麼樣,只要是孩子盡力去做了,父母都要贊美和鼓勵孩子,陪伴孩子一起解決沒有做好的問題,讓孩子養成負責任的習慣。
4、如果孩子遇到了問題,家長不是盡量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包辦代替,孩子再遇到問題時,就會選擇逃避,不敢負責任。所以,家長要注意,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不要急於幫孩子解決,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某些人生中的難題,必須靠自己努力解決,要勇於面對,勇於負責任,相信自己一定會把事情做好的。
教育孩子負責任的建議
1。培養習慣要趕早。孩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給父母幫忙,只不過許多家長怕孩子越幫越忙所以就“取消”了孩子的權利。如果家長能夠找一些簡單的事情讓孩子幫忙,孩子會很樂意,也可以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成長的感覺。小時候不給機會,長大鍛煉就晚了,孩子很有可能因為懶散慣了不願意再幹了。
2、言傳身教。家庭成員的榜樣作用很重要,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 其身不正,令則不行。”如果家長做得好,孩子很容易依葫蘆畫瓢,如果家長言行不一,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對家長提出抗議,那麼以前的一切成果都會毀於一旦。
3、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為了節省時間,許多家長寧願自己動手,也不願看到孩子用笨拙的雙手把事情幹得一團糟。如果家長有這種想法,一定要盡量遏制這種沖動。因為這樣做子一定會把站著一旁袖手旁觀的小傢伙樂壞了,他真巴不得有人去替他做哩!如此“習慣”了之後,他就繼續等你的“伺候”,你的一切規矩和付出也就只好“作罷”。
4、適時監督,以免孩子半途而廢,或受挫灰心不做。同時父母要注意“量”孩子之力而決定給他怎樣的工作,若是給了他超出他能力所能承擔的工作,而孩子未能作好,就不能認為他是沒有盡責任了
5、最後讓孩子明白,他所做的一切是他應盡的責任,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
教育孩子負責任的 故事
有個小男孩在馬路上和同伴們踢 足球 ,不小心打碎了路邊一戶人家的窗玻璃,戶主怒氣沖沖地問:“這是誰乾的?”男孩愧疚的承認錯誤,請求原諒。可是戶主堅持要求男孩按價賠償20美元。男孩哪有那麼多錢!
自知闖了大禍的男孩哭了,只好回家向父親求助。父親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跟著男孩去戶主家賠償,而是借給男孩20美元,並與男孩約定一年後還清。
此後,男孩一邊讀書一邊利用課余時間辛勤打工掙錢。他在街頭擦過皮鞋、早起去送報紙,還到餐廳里洗盤子……一年後他終於掙到了20美元,自豪地交到父親手上。父親欣喜地對他說:“能為自己過失負責的人,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
果然,這個男孩長大後成了美國政壇上的風雲人物——曾連任美國兩屆總統的里根。
如果類似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孩子身上,我們父母會怎麼做呢?許多父母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已經給出了答案。比如,孩子不小心弄壞了小朋友的玩具,在餐廳吃飯摔壞了盤子,都是由父母去買單,更有甚者,孩子上學遲到了,明明是他自己起床晚了,卻在校門口跺著腳埋怨父母送晚了,無辜的父母還就真的老老實實的一邊承認錯誤,一邊安慰孩子……
從教育心理上講,父母代孩子承擔錯誤是十分不可取的。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犯了錯沒什麼,反正有家長兜著。而里根的父親所代表的家長,卻讓孩子懂得:一個人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任。
所以,我們父母也應該懂得,如果說“孩子犯錯”是教育的良機,那麼“適度懲罰”就是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的開始。
比如,孩子上語文課忘了帶課本,家長完全可以拒絕送過去,而讓他挨老師的批評,常常苦頭,多長點記性,這樣以後就不會再忘帶了。再比如,孩子不寫作業,不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作業,家長也不要嘮叨、督促,索性就讓老師點名批評孩子一次,讓他“體驗”一下不履行責任的後果,他就會意識到承擔責任的重要了。到那時家長再教育,就有效果了。
總之,尚處在成長期的孩子,對一些事情缺乏責任感也是正常的,家長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品嘗一下辦事情不服責任的後果。孩子一旦收到了懲罰,他自然就會提高警惕,以後自然就不會馬虎、草率行事了。
幫孩子護短,是害孩子;替孩子受過,是縱容他;讓孩子獨立承擔責任,才是他未來人生的財富。
猜你喜歡:
1. 怎樣教育孩子擔當責任
2. 百分百負責任心得體會3篇
3. 如何教育孩子有責任感
4. 父母教育孩子的責任
5. 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貳』 怎樣教育孩子擔當責任
我們以為孩子小,還需要保護。沒曾想,其實小小的他們也在一點點學習擔當,變得有責任感,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獲得擔當的能力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擔當責任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擔當責任的方法
1、提醒他們事情的後果。
在出現後果之前,警告孩子將要發生的事情。稍後再說也不行,因為會讓你的孩子知道他們不需要立刻對你的要求作出反應。相反,如果他們做了某個錯誤的行為,馬上告訴他們,如果不停下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適時實施一些懲罰。
2.知道什麼時候承擔後果是適當的。
通常,讓你的孩子意識到事情的後果是一個好的主意,但是你要理智地做這件事。如果你的孩子第一次做錯一件事情,或者只是做了一個不符合場合的事情,你應當只給他們警告。他們正在成長,你不能指望他們像你一樣思考。但是,如果他們重復做一些他們明知道不能做的事情,應當讓他們學會承擔事情的後果。
3、一家人統一陣線。
媽媽、爸爸、爺爺、姐姐、哥哥、姐姐,家裡所有人都要知道,如果小孩做錯事情,要讓他學會承擔後果。你不希望孩子從外面或其他地方帶回來一堆壞習慣吧。這可能做起來很困難,但是要跟他們解釋,這樣做對孩子是最好的,幫助他們給孩子適當的懲罰。
4、把行為和後果聯系起來。
孩子的每個行為與其後果應該是相匹配的、合適而合乎邏輯的。你不希望孩子完全不知道做錯了什麼,或者不明白為什麼是錯誤的吧。給他們適當的懲罰可以避免他們對挫折過度反應。例如,如果你的孩子把沒有吃完的飯倒掉,要讓他們自己清掃。但是,如果他們不吃晚飯,那就拿走,也不給他們任何吃的東西(或者只給他們全麥麵包和一杯水)。如果他們為了一個玩具打架,把玩具拿走一段時間。如果他們不穿外套,就讓他們凍一會。
提升孩子責任感的5個小技巧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擔當是由內在的真實情感引發的一種勇於負起生活責任的品格。品格教育取決於我們和孩子的關系,很難通過語言傳輸,而必須通過行動傳達。生活中父母為家庭付出,工作中兢兢業業,都會被孩子感受到,成為他對“擔當”或者“責任感”的理解。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點,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都會特別喜歡學習新技能,他爭著要打掃衛生,要自己整理小書包,也許孩子做得並不完美,可是這有什麼關系呢?孩子們在學習對自己負責的最基本的技能,放手讓孩子去做,在他們需要時再給予幫助,可以使他們體驗到自我的不斷成長,增長自信心,進而對自己有所擔當。
3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孩子遇到麻煩怎麼辦?一般情況下,為了迅速解決麻煩,父母總會幫忙找解決方案。事實上,要想孩子成長,就需要給孩子自己解決麻煩的機會。不小心把書扯破了,就找透明膠粘起來,即使粘得歪歪扭扭也值得鼓勵;不小心打碎了水杯,就和媽媽一起收拾殘局;生氣的時候對爺爺奶奶態度不好,之後就要道歉;沒有收好玩具,就得承擔到時候找不到玩具的煩惱。從小事開始,讓孩子感到那是他自己的事,讓他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4給孩子發言權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給孩子一定的發言權和選擇權。
“要半杯牛奶還是滿滿的一杯牛奶?”
“喜歡紅色的衣服還是黃色的?”
“出去還是在家裡玩,你來決定吧!”
“你可以在這個書櫃上挑選你喜歡的書。”
“我們舉手錶決,今天是去森林公園還是去樓下的小花園。”
關鍵在於,給孩子發言權,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是家庭生活的參與者,這會讓孩子願意為自己擔負起責任。
5讓孩子做父母的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