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如何加強老人教育
擴展閱讀
哪個看動漫的平台比較好 2025-02-06 06:55:11
如何加入經典導讀 2025-02-06 06:52:35
有哪些實力很強的動漫 2025-02-06 06:50:00

如何加強老人教育

發布時間: 2023-07-24 10:02:22

① 如何教育老人如何提起老人學習興趣

一、讓老人知道自己需要得到繼續教育的意義所在,使其有自主學習的意向。
二、激發老年人再學習的途徑:
1.思想發動到位,分層要求,分類促進。
2.樹典型,培養老年人的興趣愛好。
3.設平台、打造適合他們的學習活動平台,彰顯他們的價值。

② 如何做好新時期老年教育工作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老年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學習型社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為老年教育帶來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如何站在新的起點上,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推進老年教育事業健康、可持續、快速發展,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新課題。筆者結合玉環縣老年大學實際,認為新時期的加強老年教育工作應做到「四個到位」。
一、與時俱進,做到思想認識到位
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隨著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經濟的加速發展,老年事業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老年教育作為加強老幹部思想政治建設、滿足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載體,作為黨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的一個重要陣地,理應受到高度重視。一是做好老年教育是適應人口老齡化趨勢的需要。眾所周知,我國已出現老齡化社會的現象(國際上通用的人口老齡化標准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10%)。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5億人,占總人口的13.7%;預計到2013年底,中國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2億。就玉環縣而言,6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6.35萬人,佔全縣人口的14.7%,比全國老年人口比例高出1個百分點。老年教育作為一個新課題,已擺在我們面前,面對這一重大的社會問題,我們無需迴避,必須認真面對。二是做好老年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要需要建立無人不學、無時不學、無處不學的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就需要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素質和創造能力。可以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是推動社會和人全面發展的過程,也是促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過程。這其中包括推動老年人的全面發展和促進老年教育的全面發展。老年教育作為學習型社會形成的組成部分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一部分,逐漸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注。進而,人們進一步關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該確立怎樣的老年教育目的,才能在建成小康社會和老年人自身的發展之間找出一個結合點,以便於老年人的全面發展和老年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三是做好老年教育是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需要。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人老了並不是無所事事,圖個清閑自在、健康長壽。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老年人更需要享受教育,更需要在教育中完善自我,實現人生的價值,而做好老年教育,可以實現老年人活到老、學到老的願望,使他們做到「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二、加強協調,做到組織領導到位
做好老年教育工作,需要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更需要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為此,各級黨政領導要高度重視,將辦好老年大學、做好老年教育工作作為造福老年人的一項系統工程來抓,切實抓緊抓好。一是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老年教育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擺到重要位置,主要領導要經常關心過問,做到有部署、有考核、有獎懲。二是要成立老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加強對老年教育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督查,定期分析老年教育工作形勢,及時研究和解決老年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督促有關部門抓好落實。三是各部門要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組織和老幹部工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財政、人力社保、教育、文化、民政、老齡等部門要通力配合,形成黨政重視、多方參與、社會支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的新格局。
三、健全保障,做到資金落實到位
老年教育的中心工作就是辦好老年大學,沒有一定的經濟支撐,難以辦好一所學校,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由於重視程度不同,造成財政支持程度不同,直接影響了當地老年大學發展,一些地區對老年大學的財政預算傾斜的差異大、隨意性大,導致資金到位率不高。為此,筆者認為,各級黨委、政府應建立完善的學校經費來源制度,保障學校的正常運轉,特別是要把老年教育經費列入各地當年財政預算,隨著學員增加和社會發展逐年增加,並對老年大學、老年學校的開辦、設備添置提供專項補助。組織、民政和老幹部工作部門要號召和動員全社會關心老年教育事業的人士贊助老年大學的建設。另外,老年教育是非義務教育,受教育者需要個人投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學員的逐年增加,隨著離休幹部在學員中的比例越來越小,老年大學可以經過發改、物價等部門審批後,適當向學員提高收費標准,學費應該全額返還學校,用以彌補辦學經費不足。
四、大膽實踐,做到工作創新到位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做好老年教育,同樣也需要創新。筆者認為,新時期加強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四個創新。
一是方法創新。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會老齡化程度加快,普及老年教育已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有利於擴大老年教育的覆蓋面。目前,可依託廣播電視、老年教育網路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等途徑,滿足社區和行動不便及農村偏遠的地區老年人的學習需求;注重功能轉化,必須正確處理老年人的休閑娛樂、強身健體等功能,從而推動農村老年教育與城鎮老年教育同步發展,使老年教育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回報作用被全社會所認同,促使老年教育網路化的形成,達到普及老年教育的目的。在具體工作中,民政、教育和老幹部工作部門要加強團結協作,整合老年教育資源,形成老年教育資源的共享機制;調動社會各方面辦老年教育的積極性,採取聯辦、助辦、公辦等形式和建、擠、借等辦法,擴大辦學規模,形成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辦學網路。
二是教學創新。師資隊伍建設是老年大學發展的關鍵,教師的素質和水平是老年大學辦學水平與地位的重要標志。目前,玉環縣老年大學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學校無編制,教師主要向社會、教育、衛生、文化和體育等部門聘任兼課。要適應新時期老年教育的發展,就必須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一要以老年大學為龍頭,建立一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老年教師隊伍,為老年教育提供師資保障。二要加強對老年大學教師的業務培訓,教育、財政、衛生等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建立教師人才庫和教師來源基地,逐步建立以專業教師、兼職教師和聘用教師相結合的教師隊伍。三要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充分發揮離退休教師的優勢,整合老年教育師資力量。四要結合各層次老年人的特點,貼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編造專業配套、質量較高的教材。
三是活動創新。「文化養老」是以溝通思想、交流情感、拓展個性、發揮專長、服務社會為內容,滿足老年群體精神需求為目的的生活方式。「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老年教育的工作方針,是老年人精神層面的需求,與「文化養老」內容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發展老年教育是「文化養老」最有效的途徑。因此,我們在組織活動中充分發揮老同志的主體作用,引導老同志參與到活動、學習的組織和管理工作中來,激發老同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動性。同時,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將各種涉老活動、學習場所統籌起來,實現資源共享,減少建設和管理成本,提高使用效益。
四是管理創新。加強老年教育管理要注重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制度,樹立起老年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完善老年教育管理方式,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把尊重老年人、關心老年人、服務好老年人作為老年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老年人為本,使我們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體現老同志的願望,滿足老同志的需求,維護老同志的利益。在為老同志搞好服務的前提下,要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的新路子,把老年教育事業作為一項重要的「朝陽產業」來發展。特別是老年大學,要進一步更新觀念,創新機制,充分利用整合現有資源,促進老年教育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筆者深信,面臨巨大發展機遇的中國老年教育,所面對的問題是人類歷史上任何國家、任何教育都未曾遇到過的。新時期老年教育工作只要從思想認識、組織領導、資金落實和工作創新做到「四個到位」,切實增強老年教育發展動力,激發老年教育活力,推進了老年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

③ 怎樣教育老年人

老年人教育年輕人這個問題,我想提些看法。老年人總以為自己走的路比年輕人過得橋多!吃的鹽比年輕人吃得飯陪納多!上的蘆世沒當比年輕人上的炕多!所以種種,他們認為在年輕後輩面前,是最有發言權的!無可厚非,老一輩在看問題和做事上,有他們獨到的見解和方式方法,但也會有墨守成規,不曉得變通的弊病。就拿我父親來說,他就愛給我灌輸忠孝仁義,禮義廉恥這些中華優良傳統及行為規范,我覺返頃得受益匪淺。但他在我讀書時,卻犯了以點代面的錯誤認識,我們村有個娃,高考時一進考場就頭昏,這樣來回折騰了幾年,硬是沒考一個好大學,父親就把這個特例拿出來,認為我讀高中不定就會跟他一樣,所以就讓我選擇了中專這條蜿蜒曲折之路,結果可想而知,都快奔四的人了,到如今還是一事無成,兩袖清風,無顏見江東父老!

總結一句話,老年人愛教育年輕人時,年輕人對老年人出於禮貌和尊重,應該洗耳恭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道理的好謬還得自己去消化和取捨!

④ 如何才能正確發揮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一、正確對待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中的老年人,包括與孩子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及與孩子及其父母不在一起居住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樂於參與對自己的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教育和撫養。因此,為了搞好家庭教育,應正確對待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發揮好老年人的作用。

1、一般情況下,在家庭教育中老年人應處於輔助地位。

一般地說,孩子的父母都處於年輕力壯的年齡段,其文化素質一般都高於上一輩,而且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孩子的父母都能夠擔當起,也應該擔當起教育、撫養孩子的主要責任和義務。在正常情況下,應突出孩子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應處於次要的輔助的地位。配合孩子的父母做些輔助性的工作,或處於顧問、指導的地位。這樣,不至於形成家庭中的老年人因過多地承擔對孩輩的家庭教育的責任而過度操勞,有損於健康,影響他們安度晚年。同時,也使孩子與其父母更多的接觸,有利於孩子與其父母之間親密的父子、母子或父女、母女感情的培養,有利於家庭的團結與和睦。

2、在特殊情況下,老年在家庭教育中應發揮主要作用。

這里所說的特殊情況,主要是指導孩子的父母一方或雙方去世,孩子失去了正常的主要家庭教育者;孩子的父母婚姻離異;孩子的父母有病或文化、政治素質差,無能力對孩子進行正常健康的家庭教育等。在這些情況下,家庭中的老年人,應該力所能及地盡力擔當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或全部重擔。

二、發揮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重要意義

家庭中的老年人參與對其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教育工作,有多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1、使老年人在家庭中發揮「余熱」。

老年人對孫子女進行教育和撫養,是他(她)們在家庭中發揮「余熱」。對這種「余熱」,只有讓他(她)們發揮,他們才感到心滿意足。老年人閱歷深、生活經驗豐富,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讓老年人參與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利。不少老年人一生勤儉、愛國心切,有著革命經歷,讓他們參與家庭教育,更有利對後代施加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影響。

2、使老年人享受天倫之樂,心情舒暢地安度晚年。

由於心理上的變化,老年人一般都有返老還童的心理狀態。由於血緣關系,老年人對孫子女都有隔代親、忘年交的心理和表現。讓他們對其孫子女承擔些教育義務,他們會感到是天倫之樂、人倫之樂的享受,心情會更舒暢。如果不讓他們管教孩子,他們會產生失落感和不信任感,對其心情舒暢和健康不利。

3、有利於解除孩子父母的後顧之憂。

不少青年人、中年人,雖已成為人之父母,但忙於工作和學習,沒有充分的時間來教育、撫養孩子,教育、撫養孩子成為他們的後顧之憂。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擔負起教育孩子的擔子,或協助他們擔負起部分養育孫子女擔子,能解除中、青年父母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更好地去干工作、創事業,在人生道路上為社會作出貢獻。

4、有利家庭的和睦和團結。

老年人在協助、配合子女對孫子女或外孫子女共同進行教育、撫養的過程中,必然增加了子女與老年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如今不論是城鎮還是農村,青年人結婚、生育後與老年人分居另住的越來越多。由於孩子的撫養、教育多數仍請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幫忙,這將促使年輕父母要「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不致於因工作和小家庭事務繁忙,而疏遠、冷落了老年人,從而密切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系,有利於家庭的和睦和團結。

三、應正確發揮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正確發揮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應堅持以下原則:

1、自願、量力的原則。

所謂自願,就是要尊重老年人的願望和心情。有時因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等原因,老年人不願多照顧、養育孫子女,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強人所難,不應將養育孩子的責任硬加在老人身上。

所謂量力,就是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等方面的情況,看其能承擔多少養育孫子女的任務。如老年人身體狀況不佳,就不應將撫養、教育孩子的任務硬推給他(她)。

2、不應將教育、撫養的責任全推給老年人。

作為孩子的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事業擔子再重,也不應該將教育子女的責任全推給老人。老年人因年老、體弱、有的還有病,把教育、撫養孩子的責任全推給他們會使老人負擔過重。同時,也不利於父子、母子或父女、母女感情的培養,不利於孩子的正常成長。如果孩子父母工作並不怎麼忙,而把撫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老人,自己過清閑逍遙的日子,不僅是不道德的,也是對子女不負責任的表現。

3、老年人千萬不要把孩子龐壞了。

老年人一般都十分疼愛自己的孫子女,對他們的疼愛甚至超過了當年對孩子父母的疼愛。由老年人來教育孫子女,特別是讓孩子隨老年人生活,容易對孩子嬌寵、溺愛。因此,老年人教育孫子女要做到不溺愛、不偏愛、不袒護。

溺愛、嬌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十分不利。要把對孩子的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在是非問題上、在品德行為和主好習慣的培養上,不能遷就,更不應放縱。

對幾個孫子女、外孫子女要一視同仁不要偏愛某一個、冷落另一個。否則,被偏愛的孩子不好管教,被冷落的孩子的幼小心靈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影響到今後的發育。

老年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盡量與子女取得一致。如有不同的看法,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來,應該避開孩子交換意見,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阻止其他人管教孩子。要讓孩子覺得大人的意見是一致的,沒有「空子」可鑽、沒有「靠山」可找,從而自覺地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孩子的父母在拒絕了孩子某些要求後,爺爺、奶奶千萬不要背著孩子父母滿足孩子的要求,充當「保護殺、「庇護所」。大人教育態度不一致,必將影響教育效果。

4、要防止某些老年人頭腦中的封建殘餘思想影響下一代。

一些老年人,特別是農村中年齡較大的老年人,頭腦中往往殘存著封建迷信思想,有的甚至還很嚴重。他們在與孩子接觸和進行教育時,會自覺不自覺地用那些不合社會發展方向的舊的意識和習慣影響孩子,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應該引起孩子家長的注意。

⑤ 如何加強老年教育案例

一、遵循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規律,以「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為目標,推動老年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文化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學習和借鑒各單位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的成功經驗,盡快制定老年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遠景目標,進一步加強領導,科學指導,逐步規劃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
各級文化部門要抓緊時間對現有的老年大學、老年學校進行摸底調查,做好老年大學、老年學校的登記備案工作。
各單位要給予大力支持和協助。
各級文化部門和文化事業單位要充分發揮現有文化設施的作用,依託省、市、縣群藝館、文化館和鄉鎮文化站等群眾文化設施,多渠道、多層次地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積極興辦新的老年大學。
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縣縣有老年大學」的目標,並逐步向社區、村鎮延伸。
培育和樹立一批條件較好、質量較高、制度較全、頗具規模的規范化老年大學示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