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都問題!雙流中學棠湖中學溫江中學這三個國重高中到底哪個比較好些急東升一中和雙中棠湖中學
溫江中學好
在溫江算是老大,明年高中部就業搬遷到新校區了。城西分校還不如二中。
成都溫江中學簡介
溫江中學是一所具有八十年光輝歷史的巴蜀名校,198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全國首批重點中學。2001年5月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驗收,成為全國重點中學。先後獲得「全國示範性高中」、「四川省校風示範校」、「成都市綠色學校」、「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成都市民主管理先進學校」、「四川省田徑傳統學校」。現在溫江中學已發展成為由溫江中學、成都新世紀外國語學校、溫江中學城西分校、溫江中學滎經分校和四川明宇足球俱樂部組成的教育集團。
完備的辦學條件
學校具有地處城中心而又有半鄉村風格的幽雅環境,校園綠樹成蔭,鮮花常開。現有教學大樓三棟,66個教室,每個教室配齊現代化教學設備;綜合實驗樓可供16個班同時上實驗課和活動課;有藏書10萬余冊、報刊雜志300多種的圖書館和寬敞明亮的閱覽室、有多媒體教室、多功能音樂廳、舞蹈訓練廳,電視廣播廳;有符合國際競賽標準的體育館、塑膠跑道、足球場、藍球場、游泳池;有環境優雅、功能齊備、寬敞舒適的學生公寓和千人同時進餐的食堂。
獨特的辦學理念
溫江中學在近八十年的辦學實踐中積淀了豐富而成功的辦學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三主和諧」 的辦學理念,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為主線,努力實現人的各方面素質的和諧發展,努力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的和諧發展。」
溫江中學的育人目標是: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國際文化素養的,能在世界范圍內良好生存和發展的,有創新精神、健康身心、卓越智能、高尚品格的新型中學生。
溫江中學對社會的承諾是:熱愛每一位學生,上好每一節課,以人為本,努力為每一位學生設計個別化的教育方案,讓每一位學生都充分和諧的發展。
優秀的教師隊伍
學校一直把錘煉一流的教師隊伍放在促進學校持續發展的首位。現已打造出一支師德高尚,具有深厚的學術功底、較強的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高效精乾的教師隊伍。現有成都市教育專家1人,特級教師8人,全國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10人,省市級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46人,省市區學科帶頭人29 人。溫中的教師用真誠的愛心去感染每一個學生,用高尚的人格去塑造每一個學生、用遠大的理想去激勵每一個學生、用精湛的教育藝術去引導每一個學生。
一流的教學成果
溫江中學近年來教學質量穩步上升。2000年參考人數349人,其中重點本科上線320人,上線率91.7%;2001年參考人數446人,其中重點本科上線420人,上線率94.2%;2002年參考人數411人,其中重點本科上線394人,上線率96%; 2003年參考人數443人,其中重點本科上線430人,上線率97.1%;2004年參考人數543人,上線530人,上線率97.6%。
近幾年我校的唐芊、陶鯤等9名同學考入北京大學;楊陳科、劉炯鑫等11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李中瀚、盧紅等18人考入復旦大學;劉鈺、湯維等13 人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另外我校近幾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6人、青年政治學院2人、北師大36人、南京大學15人、華東師大21人、上海交大25人、浙江大學 22人、哈工大19人、中央財大14人、武漢大學12人、四川大學136人、西南交大138人。
碩果累累的教育科研
溫江中學堅持「科研興校」的戰略方針,走出了一條群眾性的科研之路。學校獲各級科研成果獎8項。其中「素質教育元認知監控能力的研究」獲中國教育學會「十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中期成果評比一等獎;「三主和諧教育模式研究」課題獲國家「十五」科研規劃重點成果獎;「學習陶行知思想,創『三主和諧』教育模式」獲四川省第十屆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構建『三主和諧』課堂教學模式」獲成都市教育學會第八屆教學科研優秀成果評比一等獎;學校出版的教育教學專著36本;教師在各種雜志上發表的論文2100餘篇。
細致的學生管理
學校為讓學生幸福地生活、愉快地學習,把學生管理工作視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學習、體育活動和生活的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管,讓每一位學生都受到細致入微的關愛,同時也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嚴格約束學生,組建了立體的安全管理體系,由值班行政,專職校園保安、教師督察、學生值周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讓學生在十分安全的環境中愉快地生活學習。
學校住宿部實行分樓層管理,學校行政、班主任、公寓管理老師和值班教師24小時值班,與學生同吃、同住,為住校生提供安全、親切、有家庭溫暖的生活環境。學校聘請了專職營養師,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生長發育的需要制定每餐食譜,同時在學生中開展第周一次的文明餐桌評比,讓學生在補充營養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雙流中學好。
四川省雙流中學創辦於1940年,距天府廣場十公里,毗鄰雙流國際機場。早在50年代就享有小華西垻和花園式學校的美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所超大規模的國家級示範性學校。
四川省雙流中學創辦於1940年,建校批文由時任四川省兼理主席蔣中正簽章,校名由近代
著名書法家、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題寫。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享有「小華西壩」和「花園式學校」的美稱;1960年,校長李天潔代表學校出席了全國文教系統群英會。文革期間,學校遭到巨大破壞。改革開放後,學校建設發展逐步走上正軌。1996年被命名為四川省重點中學;2001年被授予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逐步成為在全國有相當知名度的基礎教育名校。2009年,雙流中學教育集團成立,率先在全縣走上集團化發展之路,讓更多人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七十餘載的風雨洗禮,半個多世紀的信譽積淀,錘煉出「敢為人先,永爭一流」的雙中性格。由於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成就顯著,雙流縣中學先後榮獲中國百強中學、全國基礎教育名校、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建國六十周年四川省十大名牌院校、中國師德建設示範單位、21世紀中國素質教育先進示範學校、全國學校文化建設金獎單位、中國西部名校、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殊榮。
我上次去都還在修
請問成都雙流的 棠湖中學 怎麼樣? - : 棠湖中學是一所年輕的國家級示範高中,發展迅速,個人也是非常看好,所以當初才會努力學習考進來的哦~而且學校位於風光旖旎的棠湖湖畔,環境更是沒的說.棠湖中學(Tanghu middle school)位於成都市雙流縣城內的棠湖公園旁,是四川省重點中學、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創建於1991年,1996年成為四川省重點中學,2001年成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截止2009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159畝,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7千多平方米,有教學班67個,在校學生3960人,任課教師415人.
成都棠湖中學怎麼樣 : 我去過北大附中考試,給我的感覺是那裡的老師很勢力眼,對我們這些人都不大理睬,而且考試的時候監考地很不嚴! 我有一個同學在棠湖讀書,那時的成績不大好,可現在還不是考了很好的學校,所以呢,我覺得還是棠湖好.
關於棠湖中學雙流的達人看過來哈:我想問哈棠湖中學和雙流中學比的話 : 雙中和棠中都差不多,但是個人認為雙中還要好些,因為棠中還有棠外,所以學校的所以精力是分散在兩個學校,然後雙中的建校時間什麼的都要久遠些,並且我很多同學以前都是在雙中棠中上學的,在雙中上學的後來高考的都走得比較好的大學,這些和老師待遇都是有關系的,然後雙中和棠中挨的很近的,走路都只需要10分鍾左右.我本人就是雙流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成都棠湖科學技術學校到底怎麼樣? : 學校是1992年由四川省教育學會創辦,經成都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學校位於交通便利,經濟、文化氛圍濃厚的空港城市雙流. 成都棠湖科學技術學...
成都棠湖科學技術學校發展歷史如何呢? : 學校1992年創辦,經成都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學校位於交通便利,經濟,文化氛圍濃厚的空港城市雙流.學校現有在籍學生1500餘人,教職工70餘位.學校管理制度嚴謹,以「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為辦學宗旨,實行「軍式化封閉式」、「寬專業開放式教學」的管理模式,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導向」的管理目標.
成都棠湖科學技術學校怎麼樣呢? : 成都棠湖科學技術學校是1992年由四川省教育學會創辦,經成都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學校位於交通便利,經濟、文化氛圍濃厚的空港城市雙流. 學...
成都問題!雙流中學 棠湖中學 溫江中學這三個國重高中到底哪個比較好些?急 - : 棠湖中學的硬體設施是最好的,不過消費比較高.雙中相比於溫江中學又要好一點.
成都雙流中學和棠湖中學怎麼樣?有七種好么?說一哈嘛? - : 七中是最好的、在全國都是很出名的.棠湖、雙中、也還不錯、
成都雙流的棠湖中學到底如何?急急! - : 我覺得棠湖中學也不錯,當然比不上四,七,九,但校風和升學率都比較高.你可以到他們學校的網站上看一看.
成都雙流中學,棠湖中學,棠湖外國語中學哪個好? - : 雙流中學 和棠湖中學都不錯 我弟娃在雙流中學 讀書
B.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關都包括哪些單位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包括中央黨群機關和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及其直屬機構。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及其直屬機構主要包括中央國家行政機關、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
另外,中央黨群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國務院系統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也被列人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序列。
一、中央黨群機關
(一)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主要包括:
(1)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
(2)中央辦公廳
(3)中央組織部
(4)中央宣傳部
(5)中央統戰部
(6)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7)中央政法委
(8)中央政研室
(9)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10)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
(11)中央台辦
(12)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
(13)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14)中央直屬機關工委
(15)中央國家機關工委
(16)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
(二)全國人大機關
(三)政協全國委員會機關
(四)最高人民法院
(五)最高人民檢察院
(六)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中央機關,主要包括:
(1)民革中央
(2)民建中央
(3)民進中央
(4)農工黨中央
(5)致公黨中央
(6)九三學社中央
(7)台盟中央
(8)民盟中央
(9)全國工商聯
(七)中央黨群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主要包括:
(1)中華全國總工會
(2)申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
(3)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4)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5)中國作家協會
(6)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7)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8)中國法學會
(9)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10)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
(11)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
(12)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13)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14)中國紅十字會總會
(15)中國人民外交學會
(16)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17)黃埔軍校同學會
(18)歐美同學會
(19)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20)中華職業教育社
(21)中國計劃生育協會
(八)中央黨群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主要包括:
(1)中央黨校
(2)中央編譯局
(3)中國外文局
(4)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5)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6)中國延安幹部學院
(7)中央社會主義學院
(8)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9)中央黨史研究室
(10)中央文獻研究室
二、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及其直屬機構
(一)中央國家行政機關
1、國務院辦公廳
2、國務院組成部門
外交部、國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公安部、安全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郡、環保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部、鐵道部、水利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
3、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4、國務院直屬機構
海關總署、國稅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國家林業局、國家知識產權總局、國家旅遊局、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5、國務院辦事機構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港澳事務辦公室、法制辦公室、國務院研究室
6、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國家信訪局、國家糧食局、國家能源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家公務員局、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國家文物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7、國務院議事機構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
(二)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
1、國家物資儲備局系統
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儲備物資管理局,國家物資儲備局天津辦事處、上海辦事處、浙江辦事處、深圳辦事處
2、公安部出入境邊防檢查系統
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汕頭、海口、深圳、珠海、廈門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3、司法部系統
司法部燕城監獄
4、財政部財政監察系統
財政部駐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大連、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寧波、安徽、福建、廈門、江西、山東、青島、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深圳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5、交通運輸部系統
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交通部長江航運公安局、海事局系統(天津、河北、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長江、廣東、廣西、海南、深圳海事局)
6、審計署駐各地特派辦
審計署京津冀、太原、沈陽、長春、哈爾濱、上海、南京、濟南、鄭州、武漢、長沙、廣州、重慶、成都、昆明、西安、蘭州、深圳特派員辦事處
7、海關系統
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滿洲里、呼和浩特、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福州、廈門、南昌、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廣州、黃埔、深圳、拱北、汕頭、海口、湛江、江門、南寧、成都、重慶、貴陽、昆明、拉薩、西安、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海關,海關總署駐天津、上海特派辦,海關總署廣東分署
8、國家稅務局系統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國家稅務局
9、中國民航安監系統
中國民用航空局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東北地區管理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公安分局、中國民用航空局新疆管理局
10、中國民航空中警察總隊
11、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系統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寧波、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深圳、珠海、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12、國家海洋局系統
國家海洋局北海、東海、南海分局
13、測繪地理信息局系統
黑龍江、四川、陝西、海南測繪地理信息局
14、國家煤礦安全監察系統
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煤礦安全監察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煤礦安全監察分局
15、國家郵政局系統
16、國土資源部直屬系統
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沈陽局、上海局、南京局、濟南局、武漢局、廣州局、成都局、西安局
17、鐵道部鐵路公安局系統
北京、太原、呼和浩特、沈陽、哈爾濱、上海、南昌、濟南、鄭州、武漢、廣州、南寧、成都、昆明、青藏、西安、蘭州、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
(三)國務院系統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
1、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1)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華北、東北、西北、華東、華中、南方監管局,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山西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南省、四川省、雲南省、甘肅省、貴州省、新疆電力監管專員辦公室
(2)國家行政學院
(3)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
(4)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5)民政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6)中國地震局及其省級地震局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雲南、西藏、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地震局
(7)中國工程院機關
(8)中國氣象局及其市級以上垂直管理機構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大連、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寧波、安徽、福建、廈門、江西、山東、青島、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氣象局
(9)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大連、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寧波、安徽、福建、廈門、江西、山東、青島、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深圳監管局
(10)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大連、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寧波、安徽、福建、廈門、江西、山東、青島、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深圳監管局
(11)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大連、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寧波、安徽、福建、廈門、江西、山東、青島、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深圳監管局
(12)中華供銷合作總社機關
2、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國務院工作部門所屬事業單位
(1)安監總局調度中心
(2)安監總局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3)安監總局礦山救援指揮中心
(4)財政部財政票據監管中心
(5)財政部幹部教育中心
(6)財政部關稅政策研究中心
(7)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
(8)財政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評估中心
(9)財政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評審中心
(10)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評審局)
(11)工商總局商標注冊中心(商標局)
(12)公安部辦公廳檔案局
(13)公安部國際友誼促進會
(14)公安部禁毒情報技術中心
(15)公安部網路偵察技術研發中心
(16)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
(17)公安部信息通信中心
(18)國防科工委三線調整協調中心
(19)國管局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
(20)國家糧食局軍糧供應服務中心
(21)國家林業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
(22)國家林業局國有林場和林木種苗工作總站
(23)國家林業局科技發展中心(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
(24)國家林業局林業工作站管理總站
(25)國家林業局西北華北東北防護林建設局
(26)國家林業局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中心
(27)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監督管理辦公室及派駐內蒙古、長春、黑龍江、大興安嶺、合肥、福州、武漢、海口、成都、貴陽、雲南、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的14個森林資源監督專員辦事處
(28)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
(29)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
(30)國家民委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
(31)國家稅務總局集中采購中心
(32)國家稅務總局教育中心
(33)國家稅務總局電子稅務管理中心
(34)國家外專局中國國際人才交流中心
(35)國信辦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處
(36)誨關總署全國海關電子通關中心
(37)海關總署全國海關教育培訓中心
(38)海關總署物資裝備采購中心
(39)海洋局海監總隊
(40)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
(41)環保總局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
(42)環保總局環境監理機構(包括: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華東、華南、西北、西南和東北5個環境保護督查中心;以及上海、廣東、四川、北方、東北、西北6個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
(43)建設部稽查辦公室
(44)交通部珠江航務管理局
(45)科技部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
(46)民政部民間組織服務中心
(47)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
(48)農業部東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
(49)農業部黃渤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
(50)農業部南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
(51)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
(52)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
(53)農業部漁政指揮中心
(54)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事爭議仲裁中心
(55)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
(56)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
(57)水利部7個流域機構各級機關
水利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遼水利委員會、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58)水利部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中心(局)
(59)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
(60)司法部直屬煤礦管理局
(61)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各級直屬調查隊
國家統計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調查總隊
(62)統計局普查中心
(63)外交部檔案館
(64)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65)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
(66)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67)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機關
(68)質檢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機關
(69)質檢總局中國纖維檢驗局
(70)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
(71)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
(72)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
(73)中國人民銀行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