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職思政課五大核心素養
「按照課標,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有五個,即政治認同、職業精神、法治意識、健全人格、公共參與。
1.從「素養」到「核心素養」
「素養」與「核心素養」的提出發端於工業社會職業教育與培訓或者說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生產方式變革與發展的產物。它與勞力市場需求及從事某項職業所需要的特定知識技能與態度有關,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則逐漸應用於教育中。
因此,素養具有穩定性和遷移性。與這種觀點類似,也有學者認為,素養是滿足既定需要或者實現某種目標過程中所體現的認知、技能的綜合能力、心理情感與價值觀念等,也變現為特定情境中的適應性和調適性。由此可見,素養是個體參與社會交互的結果,素養作為個體特質必須與特定情境、場域、社會發展需要之間具有粘性。
個體素養所包含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必須在相關領域發揮作用並促使個體發展,這是個體學習經驗、社會經驗的碰撞和整合的結果,具有內在的穩定性和外在的社會性和發展性。素養具有內在屬性,也具有外在屬性。
其內在屬性指向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指向認知、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其外在屬性指向知識、技能、能力的行為表現,情感表達、道德表現。
2.從「學科核心素養」到「中職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素養具有綜合性和多面性,而核心素養是指在特定領域中指向個體成功表現做重要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其外的行為表現,情感表達、道德表現。
教育領域中的核心素養是作為客體側面的教學內容與作為主體側面的學習者關鍵能力的統一體而表現出來的,這就是學科意義上的核心素養。也就是說,在教育層面上,應將核心素養轉化為具體的學科核心素養,而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具體學科上的形象表現與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