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育學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各階段有哪些特點
1、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第一,對教育的認識有一定的概括和總結,但這種概括和總結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形式;第二,對教育的論述已經不少,但這些論述還散見在哲學、倫理等著作中,還沒有形成教育學的獨立體系;
2、教育學的獨立形態階段;
獨立形態的教育學創立的標志著:
第一,從對象方面而言,教育問題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
第二,從概念和范疇方面而言,形成了專門的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教育概念與范疇及概念和范疇的體系;
第三,從方面而言,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從結果方面而言,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學家,出現了一些專門的、系統的教育學著作;
第五,從組織機構而言,出現了專門的教育研究機構。
3、教育學的發展多樣化階段;
學術的發展和教育活動本身的日益豐富,促進了教育學的多元化。不僅理論背景、學科體系發生了分化,而且教育學的學科性質、學科功能以及核心內容都產生了不同的理解。
4、教育學的理論深化階段。
教育學的綜合化是當代教育學發展的又一特徵。教育學的綜合化主要是指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其他學科的理論成果,出現了一批新興交叉學科和多視野的教育理論體系。
『貳』 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各階段的特點是什麼
一)孕育階段(十五世紀前)
十五世紀前,學前教育學思想散見於各種著作之中。
1、中國古代
諺語中:「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三爬,六坐」
《顏氏家訓》
2、西方古代
(1)柏拉圖《理想國》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學前教育的主張。
(2)亞里斯多德: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要進行兒童年齡分期教育的教育家,主張「教育遵循自然」。
(3)昆體良:認為人的教育要從搖籃開始。
(二)萌芽階段(十五世紀——十八世紀中葉)
捷克大教育家
誇美紐斯——《大教學論》《母育學校》
英國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話》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愛彌兒》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林哈德與葛杜德》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
萌芽階段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特徵
1、尊重兒童,強調發展兒童的個性
2、主張教育必須「適應兒童」
3、系統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體系
4、重視兒童主動參加活動
(三)初創階段(十八世紀後期——二十世紀中葉)
西方:
學前教育學的創立以福祿倍爾為標志。
1、福祿倍爾的《人的教育》——「學前教育學之父」。1840年,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
福祿倍爾學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
(1)教育應當追隨兒童發展之自然
(2)自我活動是兒童教育的基礎
(3)強調游戲的教育價值
2、羅伯特 • 歐文——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空想社會主義教育家.
「性格形成學說」——強調環境對人的發展的重要作用
3、杜威
關於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從做中學的教學基本原則
當今美國開放式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就是杜威教育理論的產物。
4、蒙台梭利
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專家。1907年在羅馬貧民區創設「兒童之家」著作:《蒙台梭利法》《童年的秘密》
基本教育思想:
發現兒童、蒙台梭利教育法、感官訓練
中國:
1、康有為《大同書》第一次提出在我國實施學前社會教育。
2、蔡元培 提出建立學前教育體系,主張讓兒童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
3、陳鶴琴 1923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
抗戰時期,又創立了我國第一所公立幼稚師范學校——江西實驗幼師。
4、陶行知 創辦了我國第一所鄉村幼稚園和勞工幼稚園。其辦園思想是「中國化」和「平民化」。
(四)學前教育學發展的新階段
1、辨證唯物主義為學前教育學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鄰近學科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學前教育學提供了科學基礎。
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學的科學基礎。
心理學對學前教育學的貢獻
(1)強調早期經驗和教育的重要性
(2)強調幼兒教育應以培養健全人格為目的
(3)強調道德教育應以順應兒童的本性,避免教條灌輸
(4)主張給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強調「開放」
當前國外不同的學前教育學流派
蘇聯教育理論:全面發展的教育
西方開放的心理學理論:兒童是自己學習的主人
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強調外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