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自我信賴性教育一共有多少集
擴展閱讀
兒童吃多少平果為好 2025-02-06 15:08:23
夢著女同學是什麼意思 2025-02-06 14:51:36

自我信賴性教育一共有多少集

發布時間: 2023-07-20 09:12:12

① 刻不容緩的性教育

最近看到太多刷新眼球的新聞:關於高管性侵未成年養女,韓國的N號房,這些新聞一次次刷新了大眾的視野,憤怒、可怕、擔憂,很多人都意識了性教育到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地步。

到底是什麼讓這些受了傷害的孩子不敢和父母求救?寧願相信別人也不願意相信最親的人可以保護她,我們除了譴責那些沒有人性的惡魔,更應該想想到底家庭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從自身反省,看到一個家庭缺少對性教育的引導,孩子依戀關系缺位才是問題的根源。

這個世界從來不少惡人,人性本來就是兩面性,我們要讓孩子看到真實的世界,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們保護不了孩子的一生,也沒辦法把黑暗掩蓋住。

我想在我們這一代從小到大都是羞於談性的,感覺談論性是可恥的,大家都是避而不談。但是後果卻是因為缺少的性教育,讓我們什麼事都不敢和父母溝通,我們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敢向父母求助。

回憶自己的童年,性教育一塊就完全是空白。 還記得我們村裡有一個沒娘教(母親生了她就跑了)、沒爹管(有父親卻從來不管他)的人,從小到大整天就穿著一條橡皮筋短褲,因為常年沒有洗澡,身上很臟很黑,大家都稱他:烏鬼。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十幾歲的高個子,每天就在村裡閑逛,像我們這樣的小孩子看到他都會有一種恐懼心理。平時要是撞見他,我就遠遠地避開他。記得我們當時上初中的時候,因為要騎自行車翻山越嶺半個小時,早上天蒙蒙亮就要起床,每次上學放學都要成群成伴,因為內心就是害怕碰到這樣的人,如果遇到掃地值日,看著天漸漸變黑,一路上都是拼著命的踩,想著碰到這個叫烏鬼的人,那可真是太倒霉了,往往40分鍾的路程變成了20分鍾。慢慢長大後出外讀書,回來也聽說烏鬼做可恥的事,脫村裡小女孩的褲子,大人知道也是狠狠教訓他的,至少對他的行為還是會有收斂。我想和我從小長大的小伴伙也會和我同樣的感受,面對這種人都會感到極度害怕,恐懼,非常討厭。

那時候,父母都忙於生計,根本沒有時間和能力laiq教育我們這種問題來,但是就算沒有父母教我們,我們好像天然的知道,別人是不可以摸我,碰我的,哪怕是我的一根頭發都不可以,我們都會本能的抗拒這些。

這些說明每個孩子天然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但是有些女孩的這種自我保護本能卻慢慢地消失了,那麼影響孩子發展這種能力的阻力是什麼?

我想最初別人侵犯這個小女孩界限的時候,她一定抗拒過,但是因為大人長期的忽視,讓孩子覺得不能告訴父母,否則後果會更壞。也因為父母從小羞於談性,讓孩子感覺到談是羞恥的,我們不能問這個,當然也不說這個了。最重要的一個往往是被忽視的問題,是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問題,如果有一段好的親子關系,孩子的依戀對像是父母,那麼孩子天然就會非常依賴和信賴自己的父母,願意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向父母求助,而不致於讓孩子受到更嚴重的迫害。

很多人都不能明白:高管性侵14歲的養女,長達幾年,而造成這種事件發生的是當事人的母親親手把自己的親生孩子送到了披著人皮的獸生手上,想想一個無助的孩子,被切斷所有的通迅,不斷被洗腦,變成了一個性奴,是多麼殘忍和可怕的事。傷害已經造成,因為這樣的新聞再一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原來這個世界還有這么變態的、令人作嘔的事。打著愛的名義,做著沒有人性的事。

韓國的N號房,讓我們看到了保護自己信息的重要性,不要輕信別人,不要被權威所嚇倒,一旦發生恐嚇和威脅事件,成年人應該第一是報警,未成年人應該尋求父母的幫助。一個個的孩子被傷害,他們不知道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向父母求助。是什麼阻擋了孩子的腳步?

我認為是關系,一個孩子長期在家庭被忽視,一個孩子在家庭長期沒有感到尊重和理解,一個孩子不能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孩子處於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躲在殼里不出來,因為父母沒有給他信任,父母沒有給他接納,讓孩子面對傷害更多的是隱瞞真相。

建立好的關系比教孩子很多知識更重要。我們更重要的還要和孩子建立依戀關系,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無條件接納他,愛他的,他是安全的。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孩子的遮陽傘,才能一路為孩子保航護駕。如果沒有好的關系,就算你教給孩子更多的性知識,孩子心裡的那扇門還是關閉著,一旦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是茫然失措,就很容易被壞人所利用。一旦我們開啟了孩子的依戀關系,再通過無痕引導,坦然面對孩子的好奇,通過繪本、視頻,從生活中找到啟蒙性教育的時機,就可以給孩子提前種下一顆種子,能正確認識性知識。

那麼,在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怎麼做,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性知識呢?

第一,允許孩子說不。

很多人對於孩子說不是非常反感的,一個是因為父母的權威不能挑戰,你吃我的,你喝我的,認為這個關系就是不平等的,認孩子必須聽父母的話。無形中打造一個聽話的孩子,卻磨殺了一個孩子的自由意志,讓她學會了順從,沒有主見,不敢說不。當有一天需要孩子真正說不,要拒絕的時候,她卻不懂得反抗。

比如分享玩具,很多父母為了表現自己在育兒方面做得有多成功,為了面子,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逼著孩子做一下她不想做的事。父母更多的是關注自己的感受,滿足自己的虛榮,想得到讓別人稱贊,哇,你家孩子好乖,會分享。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分享是主動的還是父母逼著要求的。

長期的自我需求被忽視,錯誤的養育讓孩子認為只要順從父母就是對的,因子這樣我才能得到愛,學會取悅父母,討好父母,變得盲從,沒有自我意識,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認為為了得到愛和認可,就必須順從。一個不會拒絕別人的孩子,一個被逼著分享的孩子,就是被剝奪自由意志的孩子,錯誤的認知無形中給了罪犯可乘之機。

如果一個孩子能勇敢的反駁家長,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有勇氣說不,這些都說明孩子有邊界,隨時能意識到要捍衛自己的利益。

對孩子說不,我們不是要評判他,而是去看到孩子想表達的是什麼?只有父母學會尊重和理解孩子,給他們一個說不權利,尊重彼此的界限,孩子才知道什麼是我的?我的身體我作主,我的情緒我負責。什麼是別人的?我不能隨便跨越那個界限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懂得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別人,也只有懂得捍衛自己的邊界,才知道當別人侵入自己邊界的時候有警覺意識,更好的保護自己。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給孩子一個說不的權利,聽聽不字背後孩子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如果從小我們就懂重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在理解自己的父母身上尋求依戀,願意敞開。

第二,只有父母懂得什麼是性教育,才能坐好啟蒙孩子性教育的第一把椅子。

家長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如果父母無法輕松自如地和孩子討論與性相關的問題,孩子就很難從容沒有忌諱的、輕松的獲取正確而恰當的性知識。一旦孩子面對性侵害或是性騷擾?他也就不懂得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該向誰求助?

如果孩子沒有在兒時,從家長這里獲得坦誠談論性知識的態度,他就會受這種藏藏掖掖的態度和社會文化影響,認為性是羞恥的,所以我們要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幫助孩子成長還需要我們自己先成長,如果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觀點,就很難真正的做到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知識。

面對孩子在性方面的好奇,媽媽首先態度一定要擔然,不要讓孩子覺得談性是羞恥的,這個時候就意味著媽媽需要多學習,才懂得如何啟蒙孩子的性教育。一個不用心的媽媽,當自己不懂的時候就會搪塞過去,讓孩子覺得問父母也沒有用,他不會告訴我的,慢慢地關閉自己的心門。

所以孩子有好奇之心,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引導,讓孩子面對性的問題是感受到這些事和我們吃喝拉撒一樣都是正常的事,坦然面對。特別是一些二胎的媽媽,趁機向孩子介紹有關出生和生育知識的黃金機會。不要覺得孩子小,離性教育遠,避而不談。孩子一旦有求知的需求,媽媽就需要及時滿足他。因為好奇會害死貓,如果在父母身上找不到答案,孩子就會在其它地方尋求,而通過錯誤的方式滿足了自己的好奇之心,也意味著孩子可能會被傷害。

第三,在生活中引入這方面題材,通過繪本、角色扮演游戲的方式、性啟蒙視頻的工具為孩子開啟性教育的一扇大門。

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洗澡的時候就是非常好的一次性教育過程,讓孩子知道哪些部位是隱性部位,不能讓別人觸碰,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不要讓別人隨便親吻自家孩子,很多父母都習慣性的抱著孩子親個不停,但是沒有意識到,當我們沒有引導孩子認識邊界的重要性的時候,就會讓孩子不懂得這些行為到底是對還是錯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的身體我作主。想要親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她,媽媽可以親一下你嗎?這些都是父母需要學會的。當孩子大一點就要注意男女避嫌,避免一起洗澡。

現在關於性教育的繪本很多,當我們羞於向孩子談性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繪本來開啟性教育。網路的發達,給我們帶來很多學習的途徑,看到關於某個新聞事件的事,對於大的孩子我們可以和他一起討論,看看孩子是怎麼想的,引導孩子更深入的思考。父母要傳達自己的價值觀給孩子,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

所有性教育的前提就是要看到我們和孩子建立好的依戀關系。只有好的關系,孩子才願意傾聽和接受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性教育必須要由父母來做,自然而然,順勢而生,循序漸進,無痕引導,真誠坦誠,不要擺出「教育你」的姿態,尊重理解孩子,才能做到有效溝通和交流。

轉發明玥老師整理的資料: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合孩子看的性教育短片(網上搜索名稱就可以看到)

1.《7分鍾防性侵教育短片》

適合年齡:3-10歲

國家:美國

時長:7min

這是來自美國的一部關於兒童防性侵的教育視頻,在只有短短的七分鍾內為孩子們普及了「五個警報」。這五個警報分別為:

視覺警報:有人看你的隱私部位,或者讓你看其他人的隱私部位;

言語警報:有人談論隱私部位;

觸碰警報:有人觸碰你的隱私部位,或者叫你觸碰他們的隱私部位;

獨處警報:與陌生人單獨待在一起;

約束警報:有人擁抱,背或者親吻你。

短片通過總結了以上五個警報,為孩子們解釋了各種危險的場景,教會他們辨別和應對

2.《生命的誕生物語》

適合年齡:3-10歲

國家:日本

時長:5min

這部短片只有短短的五分鍾,用清新的畫面和溫情的配音,講述了在近2000萬的精子中,只有一個經過重重關卡,最終和卵子相遇結合的美好故事。

小小精子和卵子身上蘊藏巨大的能量,生命也是由此而來,看完之後讓人深深被觸動,不禁對「生命」充滿敬畏之情

3.《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適合年齡:6-15歲

國家:印度

時長:15min*5集

「什麼是自慰?什麼是安全套?」

「寶寶是怎麼生出來的?」

「衛生巾是做什麼用的?同性戀又是什麼?」

面對7歲兒子的靈魂拷問,爸爸阿南德雖會有些尷尬,但他還是用盡各種簡單的生活事例、生動的故事解答著兒子的困惑

4.《1分鍾性教育》 

適合年齡:13歲+

國家:中國

時長:1min*17集

這部國產性教育科普短片於2013年一出品,就占據微博熱門話題榜首位三天

《1分鍾性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邊畫邊講,用生動形象的比喻,簡單易懂卻趣味性十足地普及出生、男女生區別、初潮和遺精等性知識

5.《明明白白我的性》第一季

適合年齡:10-16歲

國家:中國

時長:5min*21集

這也是一部國產的性教育短片,內容由北京協和醫院斗篷醫學會提供並監督,是目前互聯網上比較專業嚴謹的科普類動畫

6.《愛之年華青少年性教育課程》

適合年齡:13歲+(13歲以下可選擇觀看)

國家:中國

時長:10min*10集

這部動畫視頻課程通過簡單、有趣的動畫講述基礎的性教育、性健康知識,主要包括性別、生殖系統、青春期、避孕、流產、生殖系統疾病、性行為、性暴力、愛情婚姻等主題。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適合家長觀看的性教育科普演講和課程

1.《兒童與性,保護還是教育》

https://v.qq.com/x/page/k0345fsgnwl.html

2.《性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https://v.qq.com/x/page/s0734i3bwyz.html

3.《我們給孩子的性教育中缺了什麼》

https://v.qq.com/x/cover/8dfe6c0hd9wwbuk/k0715waf3rv.html

1.《乳房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

2.《小乳房》

小奈對乳房著了迷,整天想著自己什麼時候也能有媽媽那樣的乳房。為此,她想了許多辦法……這是一本令人忍俊不禁又感動不已的暖心繪本,從小培養兄弟姐妹之間濃濃的手足親情,同時,又進行了一場性啟蒙教育。

3.《小威向前沖》

一個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不放棄的力量、不完美的秘密、濃濃的愛意,並讓孩子心生對生命的敬意。

.4.《我從哪裡來》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家長不尷尬的方式解答每個孩子心中的疑問「我是從哪兒來的」,比如,精子卵子中的遺傳基因DNA對於孩子而言很難理解,而本書中將其稱之為「記錄的故事」;對於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本書將其稱之為「跳舞、互相講故事」,非常適合含蓄內斂的中國家長。

5.《我是愛的種子》

這本書要告訴孩子,他是「愛的種子」,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然後告訴他「愛的種子」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既給寶寶解釋清楚了「我從哪裡來的」,也讓他感受到了爸爸媽媽濃濃的愛。

6.《學會愛自己》三冊

這套《學會愛自己》性教育繪本共三冊,包括《海的故事》《愛的故事》《兩個人的故事》,是日本著名兒童性教育專家山本直英的經典作品。分別講了生命的誕生、男女身體構造的不同、「私密地帶」和男女結合的愛的故事。

7.《東方兒童性教育繪本》三冊

這套性教育繪本來自韓國,是韓國的暢銷作品,共有《我寶貴的身體》《我的弟弟出生了》《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三冊。

分別讓孩子們了解男人與女人的區別,自己從哪裡來,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

干凈清爽、溫馨細膩的東洋畫繪畫風格,既能科學地解釋,又符合孩子理解水平。

8.《薩琪小姐的故事》

這是法國暢銷童書作家提利·勒南經典兒童性教育啟蒙繪本。

《薩琪小姐的故事》一共八冊,分別從不同主題引導孩子從小認識自己的性別特徵,理解男孩與女孩之間的性別差異和行為准則。孩子關於敏感話題的好奇心,都可以在這套書中找到答案,他們的好奇心得到正常的滿足和發展後,從而學會與異性好好相處,實現彼此尊重與欣賞。

9.《我們的身體》

非常全面的幼兒身體網路全書,涉及豐富的知識點,但深入淺出,符合孩子的認知程度,同時形式新穎,眾多新奇設計會讓孩子們驚喜不斷,樂趣滿滿地揭開身體的奧秘。

10.《不一樣的身體》

整本書中,作者畫了200多個不同的人,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胖有瘦,有高有矮,他們有不同的發型,有不同職業,有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膚色,有的會騎車,有的會游泳,有的高興,有的疲倦……

通過這200多個人,告訴我們,我們的世界生活著各種各樣的人,他們的特點各有不同,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你一樣,我們應該了解並且接受自己,接受與自己不同的別人。

② 怎麼對女兒進行性教育

怎麼對女兒進行性教育

怎麼對女兒進行性教育,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啟蒙者,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師。要以自然、正常的態度,教導孩子正確的性觀念,不要放棄自己的權利,以下了解怎麼對女兒進行性教育。

怎麼對女兒進行性教育1

1、使個人獲得與年齡增長相一致的有關性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應有知識。

2、使個人對性發展中出現的種種現象(包括自己和他人)能採取客觀和理解的態度。

3、消除個人在性發展和性行為中的焦慮和恐懼等種種不良情緒,促進身心健康。

4、幫助人們正確地認識與處理男女兩性關系及其相關的道德與法律,增進對自己性行為所負的責任感。

5、幫助人們建立和諧的婚姻關系和科學文明的性生活,促進社會穩定。

6、抵禦色情作品等對人們身心健康的毒害,促進社會精神文明。

7、普及優生、優育知識,促進人口素質的提高。

8、促進健康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形成,防止性放縱和性罪錯。

注重對女孩的性別教育

「女性柔美,男性陽剛」是傳統的性別標准,但是近年來「中性風」大行其道,影響到了一些女孩,她們剪了超短的頭發,穿上中性化的服裝,走在街上別人也許會猜測這是男孩還是女孩?

其實,女孩在穿著方面略呈中性化本來無可厚非,但許多女孩在性格方面也很中性化。她們沒有了女孩應有的文靜和溫柔,變得大大咧咧,甚至比男孩還強勢。這種性格上的中性化有可能會影響到女孩的性格發展,以及她以後的家庭幸福。

兒童性別認同障礙一般發生在兒童時期或者青春期,有些女孩到了青春期身體發育的時候,能夠自覺認同自己的性別,但也有些女孩卻不能接受自己是女孩的事實,從而產生性別困惑,甚至希望通過變性手術來改變自己的性別。

為了避免這種兒童性別障礙的產生,我們應該在女孩小的時候就幫助她認同自己的性別。我們可以經常明確地告訴她:「你是個女孩!」也可以在給她洗澡的時候,教她認識身上的器官,並且讓她和媽媽作對比,讓她了解自己和媽媽是同一個性別的,都是女性!這樣,女孩就不容易產生性別障礙。

當然,我們也可以明確地告訴她:「有女孩真好!」這樣,她就會慢慢喜歡自己的性別,就會對做女孩產生認同感。

有的媽媽在懷孕時很希望寶寶是個男孩,但後來發現是個女孩,就乾脆將女孩當男孩養。這樣很容易誤導女孩,導致她弄不清自己的性別。因此,我們要從女孩小的時候就給她穿女孩的衣服,買女孩喜歡的玩具,鼓勵她多和女孩交往。從小就培養女孩正確的性別觀念,才不會為她以後的成長埋下隱患。

1、家長應淡化對孩子性別的期待,樹立「生男生女一樣好」的觀念。

2、要以孩子的性別,選擇對待他的方式,避免孩子形成錯誤的性別意識。

3、如果孩子出現性別意識偏差,應在幼兒第一反抗期,即三四歲時對其進行糾正、調整。

培養女孩健康的性別意識

1、身體是令人快樂的

嬰兒從出生起,就對父母的撫摸與擁抱感到快樂和滿足,愛撫孩子的小臉,輕撫他的皮膚,專注地與他進行相互的目光交流,將寶寶抱在懷里,所有這些都向寶寶幼小的心靈灌輸了這樣的態度:身體是令人感到愜意的,撫摸別人以及被別人撫摸都將帶來快樂。這是孩子學會認同自己性別的第一步。

2、兩性是平等的

當孩子們注意到異性朋友和他們不一樣,比如穿著、發型、小便的方式等,要引導他們平等地接納這種差異,消除「誰的更好」這一疑問,使孩子對自己的性別感到滿意。要幫助孩子樹立兩性平等的觀念。

3、健康的性別榜樣

如果家裡擁有健康的性別榜樣,孩子就能培養起健康的性別認同。這與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有關,也與父母之間如何相處有關。現代社會雖然性別差異正在被縮小,母親卻依然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如果父親每天來去匆匆,很少照顧家庭,而母親感到委屈和氣惱,那麼孩子很有可能也會有相同的感受。

如果父母不僅對工作滿意,且認為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孩子就會從中受益。父母之間愛的表達對孩子來說也影響深遠,當父母相互尊重、體貼,並坦然地表達愛意,孩子將來也會自然地向他所愛的人表達愛意。

4、了解自己這一性別的游戲

女孩子一般喜歡辦家家、做手工,而且在生活環境中女孩子並不缺乏性別學習的榜樣,母親、女老師(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女老師數量遠勝男老師)常在身邊。不過,女孩子經常跟父親交流,也是相當有益的。

如何給女孩進行性教育

女兒是花,女兒是夢,女兒是美好的,但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假惡丑與真善美並存。一件件令人掩面的案例描述著一個個本應燦爛微笑、自由奔跑的女孩們夢碎的經歷。侵犯由於發生地點隱蔽,罪犯對受害人要挾、恐嚇,而且,受害幼女都在10歲以下,其所述不能作為證據,就構成了讓罪犯有恃無恐的犯罪溫床。

父母常常外出打工或忙於工作,並通常認為孩子那麼小,不會遭受騷擾,故而沒有提防,缺少對孩子異常狀況的觀察,更沒有對孩子進行任何防止侵犯方面的教育,最終釀成惡果。

因此,在這一方面,父母肩上負有著更多的責任:

不把孩子交給除家人以外的異性照看,對照看孩子的人要絕對了解。

無論多忙,都細心觀察孩子的異常反應,包括變得膽小、愛哭,忽然不喜歡上學,忽然害怕和父母親熱等;媽媽在洗澡時要不露聲色地檢查孩子的下身、內衣褲。

經常了解周圍出現的人,包括親戚、孩子的老師和夥伴。

告訴你幼小的女兒,凡游泳衣覆蓋的部位,任何人不得觸摸。

任何人的任何行為,只要讓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表示反抗,即使是老師或其他有權威的人,並盡快告訴媽媽和其他可信賴的成年人。

讓孩子盡早明白到底什麼是侵犯和受到侵犯怎麼辦,使孩子懂得,自己的身體任何人都無權撫摸或傷害,受到侵犯應向信賴的成年人和警察求助,切不可害羞、膽怯而拖延了時間。

孩子外出,應了解環境,盡量在安全路線行走,避開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圍動靜,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糾纏,盡快向人多處靠近,必要時要呼叫。

女孩外出,未得家長許可,不可在別人家夜宿。

在外不可隨便享用陌生人給的飲料或食品,謹防有麻醉物。

獨自在家注意關門,拒絕陌生人進屋。

在叢林中穿行中的孩子們,即使有親人的百般呵護,如果沒有出發前的准備,一樣會不知所措。父母們,先去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寶貝,然後讓寶貝學會如何愛護自己,才能讓花一般的生命盡情綻放。

怎麼對女兒進行性教育2

專家:兒子當成女兒帶,容易造成性別錯位

資深心理咨詢師:父母在孩子的性啟蒙和性別教育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18歲以下的孩子,成長經歷時刻都在影響他們性取向。單親家庭、孩子由男方或女方獨自撫養教育、甚至給孩子不當的穿著打扮等,都容易造成孩子性別錯位。

性別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

家庭教育的失誤是造成性別感錯位的一個主要原因。現在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於是家裡男孩當女孩養和女孩當男孩養的情況不難見到。結果有些男孩長大了行為類似女生,經常遭人嘲笑,要經過艱難的抵抗,才能回復「正常」。

性別角色是以性別為標准進行劃分的一種社會角色,它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如人們要求男性行為體現出陽剛之氣,女性行為表現出陰柔之美。雖然男女性別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性別角色卻是從兒童時期受到成人影響、教育的結果。而對孩子性別教育的缺失,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的。結果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別角色的錯位,帶給孩子的將是心靈的扭曲和傷害。

3歲起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心理研究指出,人在3歲左右就有性別意識了,3歲後孩子逐漸意識到「男女有別」並開始以男女自居。隨著一點點長大,孩子對男和女的著裝、行為舉止、性格特徵會逐漸形成全面認識,也就逐漸形成了心理性別。因此,專家提醒家長,為避免孩子性格發展出現偏差,最好從3歲前就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如告訴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差異。

性別教育:請按照性別給孩子穿衣打扮

既然對孩子啟蒙時期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關繫到孩子日後正常的.社會交往、戀愛、婚姻、家庭生活等,那麼家長你又應該怎麼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啟蒙呢?我在這里提醒各位粑粑麻麻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按照性別給孩子穿衣打扮:出生後,無論性別如何,在取名、著裝、生活用品的選擇上都不應混淆,以免孩子從小對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朧意識,從而影響孩子的性取向。期望孩子是父母所盼求的性別,或雙親偏愛男孩或女孩,或有意地把女孩扮男裝或將男孩扮女裝,均會影響孩子的性自認,導致後來性格和行為上的改變。

2、把性教育貫穿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能聽懂言語時,家長應把性教育貫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洗澡、著裝、修整發型及玩具選擇等方面要有明確的性別區分。還可通過書報、畫冊、影視、講故事等去引導孩子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使孩子對生殖產生一種自然的認識,從而使他們接受大自然,熱愛人類,認識生命本質,使性自認得以完成。

3、自由探索自己的身體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開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選擇適當時機,如洗澡、睡前等,很自然地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尤其是要孩子認識到生殖器官與人體其他器官一樣並不神秘,而且引導孩子要保持自體清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不要迴避孩子的性問題:當孩子提出有關性方面的疑問時,父母不應迴避,宜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語和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解決和滿足。

5、對常遇到的問題應恰當予以理解:如人是怎樣出生的?可以從植物開花結果講起,接著聯繫到人的性與生殖,也可以從動物的生殖活動進行示範性比喻。淺顯地介紹人類生殖的生理,有助於孩子弄清問題。進行性教育時既要如實相告,又不能太復雜;既要鼓勵孩子的求知慾,又要把一些具體細節很自然地延遲到孩子的未來生活中去了解。

怎麼對女兒進行性教育3

國外兒童性教育

英國兒童性教育

英國法律規定,必須對5歲的兒童開始進行強制性性教育。根據「國家必修課程」的具體規定,英國所有公立中小學都將學生按不同年齡層次劃分為4個階段來進行不同內容的性教育。目前,在英國還流行「同伴教育」,即利用朋輩間的影響力,通過發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體,抵禦來自社會的消極影響。

馬來西亞兒童性教育

一份由婦女、家庭與社會發展部、教育部、非政府組織以及教育家等聯合起草的關於全國性教育的建議書日前提交給了馬來西亞內閣,並獲得通過,性教育將在兩年內成為學校的科目之一,可讓小至4歲的孩童也學習性知識。學生將在性教育科目中學習到人文發展、兩性關系、婚姻與家庭、溝通技巧以及安全的性行為。

在馬來西亞,父母會主動談到一些性知識。初中的教科書里就有不少性知識的傳授,包括避孕、受孕等。對小學生,則用一些有圖畫的小冊子向他們宣傳如何保護自己身體之類的知識。

芬蘭的兒童性教育

上世紀70年代初,性教育進入了芬蘭中小學的教學大綱,連幼兒園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圖書,一面加強性道德教育,一面從性保健出發進行性知識教育。芬蘭有本性教育書——《我們的身體》,家長可以像講《一千零一夜》那樣每天講一節,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三十多年過去了,芬蘭的性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被世界人口與發展會議樹為典範。

荷蘭的兒童性教育

荷蘭人開放的性態度給全世界留下過深刻印象,然而,荷蘭擁有歐洲國家最低的青少年懷孕比率。在荷蘭,與學其他課程一樣,孩子6歲進小學時就開始接受性教育,孩子們甚至會在餐桌上和父母討論這方面的話題。

荷蘭的教育專家認為,對青少年甚至兒童開展早期性教育,可以讓青少年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幫助青少年不至於因為一時的性沖動或對性的某種無知而做出令自己後悔終生的憾事。

③ 求有關青春期性教育影視和書籍

少年性教育課堂

鏈接: https://pan..com/s/1O2qNnZoYhkOn_atdDYu4Gw

提取碼: ji51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