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國防教育日主題活動方案(兩篇)
篇一:
一、教育目的
全體師生通過共同能與「贊頌輝煌成就、賡續紅色基因、支持改革強軍」主題活動,了解國家領土及主權知識;國旗、國徽、國歌知識,黨旗、軍旗知識;國防與戰爭常識等知識,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
二、活動主題
「贊頌輝煌成就、賡續紅色基因、支持改革強軍」
三、教育原則
1、國防教育必須在貫徹教育方針的前提下,與學校德育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並注意發揮國防教育的特點;
2、利用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主渠道,結合各科教學和課外活動,採取集中教育與分散教育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3、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按照各級各類教育活動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計劃地安排教育活動。
四、教育內容和要求
(一)、小學1~3年級
國防知識
1、建立家鄉、祖國、首都的概念,認識國旗、國徽、黨旗、軍旗,了解其圖案的意義。
2、了解「七一」、「八一」、「十一」等紀念日的來歷,知道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
3、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祖國的保衛者, 會講一些戰斗英雄故事
軍事技能
4、結合體育課學習跑、跳、走等技能,鍛煉好身體,准備保衛祖國;
5、認識一般的槍、炮、飛機軍艦等兵器;
6、會做簡單的軍事游戲。
國防觀念
7、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尊敬國旗、國徽、黨旗、軍旗;
8、熱愛、尊敬中國人民解放軍,向歷史上的少年英雄學習,熱愛集體,艱苦樸素,關心他人。
(二)小學4~5年級
1、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黨的領導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斗爭史,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實踐活動及歷史上一些少年英雄的事跡;
2、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時期的功績,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3、了解祖國的疆域及周邊國家。
軍事技能
1、進行隊列訓練,培養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聽指揮的作風;
2、了解常用兵器、彈葯常識,結合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學習救護知識;
3、初步體驗站崗、集合、執勤等軍事生活。
國防觀念
1、了解歷史上一些國家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斗爭史,增強保家衛家的責任感;
2、了解我國是一個民族國家,台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定要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3、理解集體力量大於個人力量的道理;培養自覺遵守校規校紀的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4、學習革命先烈、少年英雄英勇斗爭事跡,培養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五、具體活動
1、舉行一次國旗下講話,由校長作主題講話。
2、懸掛一條宣傳標語,內容為」贊頌輝煌成就、賡續紅色基因、支持改革強軍」。
3、每個班級辦一期以國防教育為專題黑板報。
4、四、五年級每生精心製作一個國防知識小書簽,用於贈送給一、二、三年級學生,並評選出優秀作品在學校櫥窗展覽。
5、全校每班學唱一首愛國主義歌曲。
篇二: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和《全民國防教育大綱》的貫徹落實,促進我校國防教育工作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大力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育目的
學校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日活動方案
國防是以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為根本目的和要求,通過一定的國家觀、戰爭觀、國防觀、國防知識的學習和國防體育的開展,有組織地對學生的品德、智力和體質等施以相應影響的一種活動,是國家事業和全民建設的重要組織部分,是學生不可缺少的基本。
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活動,使全體學生了解基本的國防知識,學習初步的軍事技能,不斷增強國防觀念,激發愛國擁軍的熱情,自覺履行國防義務,逐步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和接班人。
三、組織領導
組 長:劉克和
副組長:蔡剛、陳維剛、聶長志、劉進軍
成 員:龔建林、王俊、母建民、趙小剛、周紅、瞿孔林、劉建軍、蔡再華、張懿、全體班主任、值班老師、教官
四、教育原則
(一)國防教育必須在貫徹教育方針的前提下,與學校德育及其它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並注意發揮國防教育的特點;
(二)利用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主渠道,結合各科教學和課外活動,採取集中教育與分散教育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三)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按照各級各類學校經常性的教育活動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計劃地安排教育活動。
五、具體工作計劃
1.宣傳發動
(1)組織師生學習《國防教育法》,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加強和接受國防教育的認識和自覺性。把國防教育擺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2)抓好國防教育環境布置,讓國防教育氣氛濃濃地布滿學校、班級。
(3)學校統一印發適合中學生特點的學習資料,每班組織學習有關國防知識,並結合學習體會,辦一期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
2.上好課程
結合教育局發放的《國防教育》讀本,上好國防知識課,讓國防教育進入教材,進入課堂。充分利用班會、課外活動等時間,切實把國防知識傳授給全體學生。
3.隊伍建設。
(1)經常組織國防教育教師學習國防教育的有關理論、知識、經驗。
(2)聘請校外地方和駐軍的熱心國防教育人士、指戰員,成為我校國防教育輔導員,邀請來我校給學生講座。從而逐步形成一支校內外結合的國防教育師資隊伍。
;『貳』 如何加強小學生國防教育教案
小學生國防教育教案
教學內容:穿越障礙·過獨木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紅軍長征路上的故事,知道怎樣快速穿越障礙和過獨木橋。
2、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柔韌素質和協調配合能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3、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合作的意識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質。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合
要求:快速、整齊、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紅軍練習穿越障礙和過獨木橋,大家有沒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學生回答。
4、進行准備活動
活動身體各個關節、肌肉,教師講解示範,學生練習。
要求:動作到位、有力、
5、隊列練習
⑴三面轉法
要求:動作正確、整齊、反應迅速
⑵跑步走——立定
要求:步伐一致、排面整齊
在隊列練習中要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要求學生向紅軍學習。
二、基本部分
(1)穿越障礙
1、教師講解穿越障礙的方法和要領,並讓示範。
教師:「我們紅軍在長征時經過了無數的困難和險阻,並最終取得了勝利。在紅軍長征時,有沼澤地、雪山以及各種天險(講一下紅軍長征時的故事),今天我們來模仿紅軍長征時的路線進行過障礙,紅軍長征時和我們現在的穿越障礙方式是一樣的,主要是我們的任務難度要小一些,我們有沒有信心完成?」學生大聲回答。教師:「下面老師來講解這個穿越障礙的方法。從起跑線開始,各組第一位同學首先經過前面的梅花樁,要求腳不能著地,然後鑽過鐵絲網,最後翻過木牆,回來時從側面返回。一共經過三個障礙,注意每個障礙的要求。下面由老師做一下示範。」
2、分組練習穿越障礙。在練習穿越障礙是教師要做好指導和保護工作,同時要不斷激勵學生不怕困難,勇於向前。
3、讓穿越障礙速度教快的學生示範,大家一起討論怎樣才能更快、更安全地穿越障礙。在討論時教師要提醒學生不要一味地追求高速度,還應注意練習中的安全。
4、進行穿越障礙比賽。鼓勵學生奮勇向前,並為學生加油。
5、對最後獲得勝利的小組掌聲祝賀。
要求:教師要做好課前的准備工作,在學生練習中要提示學生注意練習的安全,不要一味地追求快速,要特別注意安全問題。
6、請一個學生示範,教師講解過獨木橋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教師:「下面我們來進行過獨木橋的游戲。從各組排頭同學開始,每個人依次走過獨木橋,注意如果中途沒站穩掉了下去,就必須從頭開始走。在走過去的`時候要注意身體的平衡,可以把手伸展開來,使自己的重心不偏移,在走到橋頭時,後面的同學才可以開始過獨木橋」。
7、分組進行練習,教師提示動作要領:如,過獨木橋時腳要橫過來,加大接觸面。手要伸展開,穩定重心。
8、教師和學生要隨時注意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並討論解決。
10、分組進行比賽,注意安全。
要求:在學生練習時,教師要提示學生雙手伸展開來,身體重心要穩定,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1、集合
速度要快、安靜、整齊、
2、原地踏步、調整
3、討論講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
4、師生再見
『叄』 農村小學國防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是時候開始制定工作計劃了。那麼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工作計劃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農村小學國防教育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村小學國防教育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認真執行《全民國防教育法》,落實地區、縣有關國防教育的規定,弘揚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對學生系統進行國防知識教育,特製定我校國防教育計劃。
二、主要任務
1、營造國防教育濃厚氛圍,普及國防教育,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國防意識,培養學生愛國、愛軍、崇武思想和組織紀律性,從小樹立建設和保衛祖國的志向。
2、完善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爭取成為市國防教育書架工程試點。
3、加強國防教育師資的培養,提高教師國防教育水平。
4、創新國防教育,在過去國防教育的基礎上,使學校國防教育上水平。
三、具體工作
1、營造國防教育氛圍
(1)組織師生學習《國防教育法》,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加強和接受國防教育的認識和自覺性。把國防教育擺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2)抓好國防教育環境布置,讓國防教育氣氛濃濃地布滿學校、班級。
(3)開展宣傳教育,及時宣傳和普及國防教育。
2、上好國防知識課,讓國防教育進入教材,進入課堂。
(1)做好「認真、規范、求新、研究」八字文章。提高國防教育課堂教學質量。
(2)改進國防知識評價,採取多種形式進行考核,並認真作好評分和記載。
3、發展和完善國防教育陣地和載體,充分發揮教育作用,增強教育實效。
(1)抓好國防教育基地配套設施建設,通過內擠外援、上下結合、增強必要投入,完善國防教育陳列室設施和學校環境建設。
(2)組織好「學軍、愛軍、擁軍小組」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磨煉,提高實踐活動。
4、加強國防教育隊伍建設。
(1)經常組織國防教育教師學習國防教育的有關理論、知識、經驗。
(2)創造條件為國防教育學科教師赴外地學習取經提供一切方便。
(3)安排好參加市舉辦的國防教育教師培訓班的'教師。
(4)不定期召開經驗交流會,總結、推廣國防教育先進經驗。
5、積極開展國防教育活動
(1)每月舉行一次國防教育主題活動,富教育於活動之中。
(2)求實效,重培養,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活動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6、拓寬國防教育渠道
(1)充分發掘校外國防教育力量,聘請好輔導員,定期協商、探討,共同教育學生。
(2)利用地方國防教育陣地,組織學生定期參觀與活動。
農村小學國防教育工作計劃2
國防教育是提高全民國防意識、振奮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責任感的重要形式,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教育的核心是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通過這種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愛祖國、愛家鄉、及對外來侵略的防衛觀念;熱愛人民軍隊,敬慕英雄,勇於奉獻的崇高精神;愛人民,關心他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維護國家和民族團結的公民意識。為了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進一步推動我校國防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圍繞我校新的《學校章程》中心思想,把握德育和國防教育的脈搏,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提出我校國防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小學教育中長期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增強學生國防觀念,激發學生擁軍熱情,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活動,使全體學生了解基本的國防知識,學習初步的軍事技能,不斷增強國防觀念,激發愛國擁軍的熱情,自覺履行國防義務,樹立建設和保衛祖國的志向,逐步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目的要求:
(一)理解有國必須有國防、有國防必須有國防教育的道理,認識保衛和平、保衛祖國是當代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懂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培養「居安思危」的國防觀念。
(二)牢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任列強侵略的。歷史教訓、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對國內外敵對勢力顛覆、破壞與和平演變的圖謀要提高警惕,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三)認識「沒有一支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的道理,學習解放軍不畏艱難、英勇作戰的優良作風和當代軍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認識現在的和平生活,是革命先輩流血犧牲、長期奮斗得來的,中國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民富國強,青年學生必須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立志獻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五)認識長期的和平環境不能忘記國防,只有人民軍隊的壯大、國防科技的興盛和全體公民國防意識的增強,才能築起保衛偉大祖國的鋼鐵長城。青年學生要積極參加軍事訓練,加強組織紀律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三、基本任務:
(一)了解基本國防知識:
1、了解國防、國防教育、戰爭、和平的含義,國防與個人、與國家的關系,進行基本的國防理論教育。
2、學習國防地理,了解我國的領土、領海、領空及周邊國家。
3、了解近代帝國主義列強發動的多次侵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的斗爭史,知道林則徐、鄧世昌等一批民族英雄的歷史功績。
4、初步了解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情況及其對建設的巨大作用。
5、了解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