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2年教育部新政策
2022年義務敏森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如下:
1、科學合理劃定片區。2、規范報名信息採集。
3、健沒老全有序錄取機制。
4、全面落實公民同招。
5、規范普通高中招生。
6、保障特殊群體入學。
7、切實加強組織橋察畝領導:加快基礎薄弱地區教育環境改善,提高辦學水平,為保障適齡兒童上學創造更好的入學條件。
② 2022年教育部新政策
教育經費方面
要點中指出,堅持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不低於4%」,保證財政教育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確保「兩個只增不減」。
當前,我國面臨新冠肺炎和激勵的國際競爭,國家財政壓力凸顯,但國家並未在教育方面減少支出,反而有上漲趨勢,這體現出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和關注。同時,2021年11月,教育部發布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公告顯示,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3033.87億元,比上年增長5.69%。「十三五」期間持續做到「不低於4%」,這是自2012年以來連續第九年做到「不低於4%」。
從以上的舉措可以看出,教育行業前景良好,即使在外部和內部雙重壓力影響之下,國家仍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相比社會其他行業,受疫情沖擊和國際貿易摩擦的影響,紛紛出現裁員、縮減規模、甚至破產等情況。因此,進入教育行業是個不錯的選擇。
工資收入方面
要點中指出,加強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保障,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為落實以上政策要點,國家和社會從各個方面積極提出辦法。第一,國家政策保障。2022年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省(市、區)發出提醒函,提醒函其中一條要求是將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列為政府必保支出。第二,教師工資組成豐富。教師的工資主要有崗位工資、教齡工資、課時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山區補貼。相比其他行業,除了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外,特殊津貼和補貼很少,甚至沒有。第三,教師工資排名靠前。2019年9月3日召開的教育部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提到:教師工資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中排名第7位,處在所有行業中中等偏上的一個水平。
從以上的事實可以看出,教師工資收入穩定,工資構成豐富,福利待遇豐厚,而且國家在政策上保障教師的工資水平,這是其他行業沒有的。因此教師行業優勢明顯,成為一名教師,不僅可以得到豐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實現個人價值,提升社會地位。
③ 新的教育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新的教育政策有「雙減」政策。即《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14.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材料管理辦法。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依法依規堅決查處超范圍培訓、培訓質量良莠不齊、內容低俗違法、盜版侵權等突出問題。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從事學科類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並將教師資格信息在培訓機構場所及網站顯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長和學生個人信息。根據市場需求、培訓成本等因素確定培訓機構收費項目和標准,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全面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進一步健全常態化排查機制,及時掌握校外培訓機構情況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單」制度。
④ 教育部民辦教育新政策
法律分析:總體而言,五年計劃是我國國家發展的最頂層規劃,隨著五年計劃的不斷深入實施,國家整體發展目標由追求速度與效率逐漸轉變為質量與公平。民辦教育的發展,不僅彌補了政府教育財政投入的不足、加快了教育普及化進程,而且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推進了教育改革。但在當前國家民辦教育政策調整的關鍵時期,民辦教育宏觀政策要穩定社會力量參與民辦教育的預期,穩健推進分類管理改革,釐清資本與教育之間的邊界,推動探索公辦民辦教育合作的新路徑。民辦教育與市場結合最緊密、反映教育需求變化最敏感,也是教育轉春咐型扒答純升級的風向標和先行者。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第二條 工作原則。堅持學生為本、回應關切,遵循教育規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利,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積極回應社會舉穗關切與期盼,減輕家長負擔;堅持依法治理、標本兼治,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加強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堅持政府主導、多方聯動,強化政府統籌,落實部門職責,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確家校社協同責任;堅持統籌推進、穩步實施,全面落實國家關於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有關規定,對重點難點問題先行試點,積極推廣典型經驗,確保「雙減」工作平穩有序。
⑤ 2022年義務教育新政策有哪些
2022年義務教育新政策:勞動課將正式升級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一年級上學期設為入學適應期
一:勞動課將正式升級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
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並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准(2022年版)》,今秋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用於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同時,這門課程注重評價內容多維、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
⑥ 國家教育新政策
1.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校不得舉辦民辦校5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後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條例》(第二章第七條)具體內容中明確: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也不得轉為民辦學校。其他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 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不得影響公辦學校教學活動,不得僅以品牌輸出方式參與辦學,並應當經其主管部門批准。 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不得以管理費等方式取得或者變相取得辦學收益。
2.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5+2」實現全覆蓋 7月13日下午,教育部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義務教育課後服務和暑期託管服務工作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司司長的發言明確:今秋推行一校一案課後服務,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會上具體提出:課後服務要全面覆蓋,各地各校要從實際出發,「一校一案」制訂完善課後服務具體實施方案,確保今年秋季開學後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並努力實現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
學校要廣泛深入宣傳課後服務實施方案和服務特色,使家長、學生充分了解有關安排,積極引導有需要的學生自願選擇參加課後服務。
課後服務要保證時間,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後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結束時間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對家長接孩子還有困難的學生,應提供延時託管服務。
3.保護未成年人遠離性侵害 6月1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時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簽發了第50號教育部令,頒布《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將於今年9月1日起實施。
《規定》中第三章第二十四條規定: 學校應當建立健全教職工與學生交往行為准則、學生宿舍安全管理規定、視頻監控管理規定等制度,建立預防、報告、處置性侵害、性騷擾工作機制。
4、學校應當採取必要措施預防並制止教職工以及其他進入校園的人員實施以下六類行為。學校應當採取必要措施預防並制止教職工以及其他進入校園的人員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