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個培訓機構的教育學培訓比較好啊
看來大家的確很迷茫,我就來說說我的體會吧,我的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是235分。 因為不在北京,而且我是在家裡復習的考試,所以我購買了三人行的網上課堂。三人行的就是教育學原理的尹力老師講的比較認真,比較實用,對於考試來說。讓我們這些跨專業的同學,能夠自在短時間里掌握一個比較好的思路,知道那些是重點,那些不必要去浪費時間。我挺喜歡她的教育學原理。因為原理是個重點,占據100分,所以聽這個老師講課時比較劃算的。 三人行的中國教育史的老師講得很細。事實證明,今年的考試題的大題落在了晏陽初和梁漱溟身上,按照老師的思路。但是如果不耐心去看,是會遺漏的。 三人行還有一個不錯的老師是外國教育史的老師,同樣他講課思路清晰,詳略得當, 讓我這個門外漢在短時間內有了很清晰的關於歷史的思路,他能夠來龍去脈說的很清楚。而且他在強化班裡頭把作如何做簡答題、 辨析題、問答題的方法都說得很有層次,對我的考試答題有很大的幫助!我把他在國慶強化班的知識作了很詳細的筆記,反復不斷的再看。而且他出的習題也蠻好的,重點很突出。 至於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我覺得三人行的老師都講得也還可以。 我也在寶庫里下載了清華再現,談談我對清華在線的看法。猛一聽老師們好像照本宣科,但是我覺得比較適合自己看著看本,認真細致地去聽老師的講課。我通常是聽一邊,然後看書,然後再聽一邊。有時候晚上睡覺前就聽這清華再現的講課,能夠幫助自己牢記知識點,很適合復習。讓知識在頭腦中形成良好的體系。我聽的比較認真的是教育學原理和教育研究方法。因為老師們是根據2008年的新大綱做得講述,所以我聽得較為仔細的就是這些新增的知識點,把大綱里的知識點擴充並做好筆記,反復揣摩。 清華在線的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學個人覺得比較一般,這些多是些比較死的知識點,所以2位老是的串講感覺幫助不大。教育史我基本上沒有聽。第2輪復習期間搜到一些凱程的音頻,因為別人上傳的總是不很全,所以也就沒有太在意。以上這些是在我得第2輪復習中的聽課體會,因為我的第一輪復習完全在看書。在沖刺階段,我報的也是三人行,我自己根據老師的講課中突出的地方, 自己設計了一個調查問卷,把格式 落款 問卷的題目類型爛熟於心,結果今年的題目竟然和我自己設計的題目一模一樣。當時在考場上真的是竊喜啊。只要大家平時做好准備,復習到位,不管怎麼考試都會成功。 以上就是自己對於輔導班在整個復習過程中的輔助作用,除了一本考試大綱和指定的書,我沒有買任何的參考書,包括英語和政治,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基礎知識大牢固,加上輔導老師的一些指點迷津,就會取得理想的成績。什麼樣的復習方法是好的?我覺得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好,有自己的目標,並且多向人家學得好的學長們學習提問,看看人家的經驗心得,聽聽老師的輔導,結合自己的實際來制定學習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