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大學教育現狀如何
擴展閱讀
什麼之什麼的動漫 2025-02-06 23:04:01

大學教育現狀如何

發布時間: 2023-07-15 19:40:36

⑴ 中國教育的現狀如何

一、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十年來,教育普及水平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機會進一步擴大,受教育程度進一步提升。

2021年,全啟租猜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2.93萬所,在校生2.91億人;與2012年相比,學校增加6300餘所,在校生增加2800餘萬人。

全國共有幼兒園29.5萬所,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805.2萬人,毛入園率88.1%,十年提高23.6個百分點,實現基本普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7萬所,在校生1.6億人,已實現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學校2.2萬所,在校生3976.4萬人[1],毛入學率91.4%,十年提高6.4個百分點。高等教育學校3012所,在學總規模4430萬人,十年增加1100餘萬人,毛入學率57.8%,十年提高27.8個百分點,翻了近一倍。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其中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實現了從大眾化到普及化的歷史性跨越。

2021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比2012年增加1.0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24.9%,比2012年提高10.3個百分點。全國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過2.18億,國民素質不斷提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撐,為民族復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二、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

十年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重要貢獻;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全國2895個縣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成為又一個新的里程碑;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和社會積極參與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對「所有學段、所有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全覆蓋,十年累計資助學生近13億人次,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還有許多惠民政策進一步促進了教育公平,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出明顯變化。

普惠性幼兒園型神更多了。2021年全國有普惠性幼兒園24.5萬所,占幼兒園總量的83%。普惠園中一半是公辦園,有12.8萬所,比2012年增加7.2萬所。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達87.8%,比2016年提高20.5個百分點[2]。

在流入地上學的進城務工人員悄型子女更多了。實施「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總規模達到1372.4萬人,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的比例達90.9%。

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機會更多了。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30萬以上人口縣均設有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共有在校生92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萬人,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5%以上。

中西部和農村地區的孩子上好大學的機會更多了。實施國家支持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每年從全國招生計劃增量中專門安排部分名額面向中西部地區和考生大省招生。通過國家農村和脫貧地區專項招生計劃錄取到重點高校的人數累計達95萬人。

農村地區的孩子營養狀況改善了,個頭更高了。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覆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12.38萬所,受益學生達3.5億人次。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地區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別增長4.2cm和4.1cm,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認為「在世界范圍內,中國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一項了不起的計劃。」

三、教育質量實現新提升

十年來,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助力人人出彩、人人成才。

義務教育音體美勞等課程建設明顯加強。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藝術[3]和勞動技術課程教師分別達到67.4萬人、83.0萬人和10.9萬人,相較十年前,分別增長55.4%、52.3%和18.3%。全國95%的學校能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建立96個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示範帶動各地中小學蓬勃開展勞動教育,實現每周不少於1課時要求。

基礎教育大班額問題有效破解。2021年義務教育大班額基本消除,十年來,小學大班額比例從14.0%降至0.7%,初中從28.3%降至0.7%;普通高中大班額比例大幅下降,從47.8%降至4.8%,下降了43個百分點,助推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校外培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90%以上的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學校課後服務基本實現「5+2」全覆蓋,有92%以上學生自願參加了課後服務,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