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推動和開展校園舞蹈教育
校園舞蹈是學校開展美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但可以大力推進藝術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豐富校園文化活,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健康、愉快地成長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所談的校園舞蹈,不是針對少數有舞蹈天賦的學生,不是對他們進行專業化的訓練指導,也不是為了開展高水平的舞蹈競賽,而是注重多數學生進行基本的舞蹈知識、表演能力、編創能力、舞蹈賞析能力的培養教育。從而培養他們的創作思維,達到對學生心靈美的塑造,使他們的內心世界進入崇高的聖地。
校園舞蹈在校園生活中起著多方面的宣傳、教育作用,但它必須通過審美作用才能得以體現,無論是供人欣賞的表演舞蹈,還是親自參加的自娛舞蹈,如果沒有審美價值,失去審美活動中的娛樂作用,校園舞蹈也就失掉了自己的立足點,喪失了存在的意義。
校園舞蹈具有朝氣向上的價值導向和健康有益的審美導向。提倡平等教學,才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提高。實施校園舞蹈教學只有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使學生在心理上一種成功感,達到舞蹈育人的目的。同時,根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指導思想,強調科學合理教學方法,才能開發學生自己對校園舞蹈的認識。普通院校的學生入學前多數都沒有舞蹈基礎,他們經過舞蹈選修課學習,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舞蹈表現能力,但多數同學都沒有舞蹈表演能力,但多數同學都沒有舞蹈表演的經歷。在實施校園舞蹈教育的過程中,鼓勵和誘導相結合,從培養興趣入手加以引導,培養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智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十分必要的。讓學生思考「假如我是教師怎樣做」,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愛和教師共同創作,讓學生充分理解舞蹈主題,反復傾聽音樂的內在表現來設計舞蹈動作、舞蹈隊形,包括服裝、道具、布景、燈光的設計,他們有活力、有朝氣、思維開闊、極具想像力並充滿了自信。由於校園舞蹈沒有過多的約束,使他們在舞蹈中找到了真實的自己,他們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愛以清新的舞蹈形式推出許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結合的較為完美的舞蹈作品,把他們內心真實的感受傳遞給觀眾。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園舞蹈的創造和表現,達到精神的物化作用。下面主要談一下普及校園舞蹈美育的方法和途徑。
一、開設舞蹈形體訓練課,使大多數學生感受到形體之美
普通高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舞蹈訓練,缺乏舞蹈基礎,他們往往具有理解能力強、學習願望強烈、但身體的柔韌度和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等特點。所以為避免身體上的傷害,或形成學習舞蹈太難、無法承受的印象,在為普通高校學生制定訓練方案時,首先應考慮盡量縮小其舞蹈基本功及技巧要求過高的動作,注重和強調基本形體姿態、呼吸、表情及舞蹈感覺的訓練,以保持其積極性。待基本形體動作初步掌握後,可酌情結合音樂,教授一些少數民族舞蹈、帶有舞蹈道具的民間舞及古典舞基本身韻優美簡潔的動作組合,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還要強調舞蹈學習過程中要點掌握,比如舞蹈當中的身體重心、呼吸、表情等問題,鼓勵他們在舞蹈的過程當中,要將形體訓練的狀態和舞蹈的感覺結合起來,注重美的、規范的動作及表現力。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要求學生幾人結合成一組,利用優美的音樂,編排成小型舞蹈進行表演,以提高其參與興趣和積極性。
廣泛開設舞蹈形體訓練課,不僅使學生參與、領略到了舞蹈藝術的美,更使舞蹈教育在高校得以普及。有些普通高校的任課教師和部分學生認為: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舞蹈形體訓練會耽誤學習,通過長期的實踐和對比,我們發現,經過舞蹈形體訓練的普通高校的學生遠遠要比未經過訓練的學生,在動作和表情等方面協調靈活得多,氣質也更優雅大方和自信,他們中絕大多數不僅沒有影響本專業的學習,反而都成為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二、開設作品賞析課,提高學生欣賞舞蹈的能力
舞蹈藝術是集多元文化於一身的綜合藝術,每一部真正的舞蹈作品,都不是簡單的肢體動作的堆積,而是在反映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題和內涵,展示藝術美的魅力。根據普通高校學生特點,廣泛開設舞蹈及舞劇作品賞析課,可以使學生了解和領略舞蹈藝術的魅力,掌握舞蹈作品欣賞的方法,從而對欣賞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
要想達到通過開設《舞蹈和舞劇作品賞析課》實現普及舞蹈教育的目的,課程開設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具體來講,可以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利用多媒體設備將舞蹈產生、發展的過程製作成課件,進行簡要概述,並講解舞蹈欣賞的規律和方法。第二,賞析課的授課,應結合在作品欣賞和分析的過程中進行。我們可以在不同的作品和課時里,分別介紹關於舞蹈的各個相關概念,如什麼是舞蹈、舞蹈構圖、舞蹈語言、舞蹈主題等等。還可以介紹每節課所欣賞舞蹈作品的主題和主題動作,講解這些動作在該舞蹈作品當中的主要含義。另外,為了吸引學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還應對作品的編導者、創作背景、舞蹈風格和特徵以及主要表演者盡可能予以簡要介紹。第三,舞蹈賞析課應結合老師對作品分析點評及學生談體會來進行,這樣,老師在點評的時候就有了針對性。第四,還可結合每一節課的具體內容教授和介紹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其實,這種參與性本身就是這門課程的主要特點之一,學生自己動起來了,就是對舞蹈欣賞的一種體驗,更是提高學生欣賞興趣的重要渠道之一。
三、積極組織大學生舞蹈團,通過舞蹈表演帶動大多數學生接受舞蹈美育
在帶動廣大學生接受舞蹈美的教育方面,校園舞蹈團(隊)始終發揮著積極有效的作用。毋庸置疑,著名舞蹈家的表演,專業性和藝術表現力都非常強,是舞蹈藝術美高度凝練和統一,但他們的表演大多隻有通過劇場、屏幕才能欣賞得到。作為高校舞蹈團(隊)的同學,他們的表演不一定很到位,但卻因為是來自身邊熟悉同學的表演,同樣能引起廣大同學的關注和共鳴,可以作為欣賞舞蹈藝術作品的一個過渡和銜接,從而達到普及高校舞蹈教育的目的。如果在舞蹈選材和編排等方面,選擇適合當代大學生欣賞或發生在學生身邊的題材或事跡進行編排和表演,將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去欣賞和關注舞蹈,這本身也是普通高校普及舞蹈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所以,普通高校應盡量創造條件,組織大學生舞蹈團(隊),充分利用和發揮這一有效途徑。目前,許多普通高校已經建立了相應的組織,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那麼如何能有效建立舞蹈團(隊)並對其進行訓練和創編舞蹈呢?
(一)是大多數隊員的選擇,應側重於隊員自身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以及表現力,注重隊員形象的整體性;
(二)是應將舞蹈基本功、把上訓練、中間練習和舞蹈組合揉合起來,使動作強度和難度要由淺及深。為了增強舞蹈隊員動作的整齊、協調和默契程度,可考慮要求學生跟著音樂的節拍或節奏來做動作,反復訓練舞蹈隊員的舞蹈節奏感;利用規定所做動作的點位方向、角度和間隔距離,來規范舞蹈隊員的整齊程度;鼓勵學生在做動作時要跟隨音樂將感情融入動作和表情當中,並兼顧到其他隊員。
(三)是舞蹈作品的選材應適合於大學生特點,積極向上並具有一定主題立意,如榮獲全國首屆大學生舞蹈比賽表演、創作一等獎的雙人舞《網戀》,這部舞蹈以反映大學生業余網路生活為題材,描寫了經常發生在學生身邊的關於網路戀愛的人和事,該舞蹈作品的編導、表演都是普通高校的學生,舞蹈主題又非常具有現實教育意義,即使該作品的表演風格帶有現代舞的痕跡,普通高校的學生,基本上都能欣賞它、喜愛它,並且從受到教育和啟發。
校園舞蹈這一學生們喜愛的藝術形式,不僅使學生在教學和實踐中得到了真正的鍛煉,而且使一些尚不成熟的技術技巧通過排練得到了提高,並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學習精神和團結向上的團人精神。因為學生們在集體舞蹈的活動中,通過統一的節奏,一致的動作,整齊的、有規則的隊形變化,培養了強烈的整體觀念。正如德國藝術家格羅塞所說的:「在跳舞的排演中,許多參與者都混合成一個,好像是被一種感情所激動而動的單一體。」「藝術對於民族生活的最有效和最有益的影響,還在於能夠加強和擴張社會的團結。
另外,通過排練表現學校師生的自己生活的大型校園舞蹈作品,可以使學生心往一塊想,力往一塊用。學生們喜愛表現自己生活的舞蹈作品,這不但增強了學生們的求知慾望,而且增加了自信,提高了審美能力。
普通高校普及舞蹈教育,是非常必要而切實可行的,因為,目前最主要、最龐大的高等受教群體就是高校大學生,他們正值獲取知識的最佳時機,社會活動相對較少,受教時間和精力相對為集中,我們可以利用更充分的時間,對其進行較大范圍的集體授課及訓練,基於這些情況,就需要我們認真實踐、探索出適合這一層面的舞蹈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校園舞蹈是一種美的教育,它的思想不是說教,而是通過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學生的心田,感染著學生的思想、品質、情感,影響和陶冶人們的性格、情操。同時它的美育作用也體現在美化人的形體和外部動作方面。前蘇聯革命家加里寧曾說過:「人要是學會了跳舞,連走路都會美觀和文雅些。」就是說舞蹈可以從內到外對人進行全面的美感教育。由於校園舞蹈具有直觀性、動態性、抒情性、意會性和雕塑性,而舞蹈語言內蘊著的形式因素直接影響甚至規定著舞蹈形象的藝術物質,使它本身就成為人們感受美泊直接對象,極具獨立的審美價值。因此,要高度重視校園舞蹈教育的普及工作。
校園舞蹈可以非常直接幫助學生進行健身活動,引導學生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它作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對學生的情感培養,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總之,校園舞蹈是一種身體教育,是以審美的、運動的、直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它將同時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以實現其他學科所無法達到的效果,校園舞蹈作為學校美育的組成部分,除了帶給學生優雅的氣質,還使學生在綜合素質上得到了提高。21世紀科學技術和社會各個領域的競爭更加激烈,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們不僅要有全面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情感,這樣才能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