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師生分期分批返園方案
一、師生返園返校時間
全市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進行現場檢查驗收、審批同意後,自??起可分期、分批組織學生(幼兒)返園返校。
(一)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返園返校時間安排
具備開園條件的幼兒園可安排幼兒分期、分批返園,具體時間由各地視情況確定。家長根據自願原則,確定幼兒入園需求。
具備開學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可返校復課,具體返校時間由各地視情況確定。
(二)教職工返崗安排
符合返園返校條件的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可在學生(幼兒)返校(園)前安排教職員工返校返崗,提前做好疫情防控、教育教學等准備工作。
二、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返園返校準備工作要求
(一)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和學校(幼兒園)主體責任。各地黨委、政府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整合資源、做好保障、加強協調,確保學生(幼兒)返園返校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各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幼兒)返園返校的具體時間、批次,由所在地的縣(市、區)組織督查驗收組對學校(幼兒園)進行現場督查驗收,填寫驗收意見,統一匯總後向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學生返校工作專班提出申請,經審核同意後在學生返校前3天向社會發布。
各地要積極對學校(幼兒園)開展「四不兩直」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改。高度關注民辦幼兒園返園准備工作,為民辦幼兒園正式返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確保民辦幼兒園如期安全開園。各縣(市、區)要堅持不懈抓好無證幼兒園的排查,杜絕無證幼兒園的出現。
(二)嚴格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校要堅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面落實學生(幼兒)安全返校和校園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要按照「四精準」「六分」「一獨立」「三全」「五管」校園疫情防控有關文件精神,壓緊壓實防控責任,抓實抓細各項工作,切實築牢校園疫情防控安全網。
具體防疫工作參照國家衛健委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要求執行;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現場驗收、審批工作參照《關於印發廣東省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粵教防組〔2020〕57號)要求執行。
(三)加強健康排查和管理。所有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返崗前,均需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且無發熱、乾咳、乏力等疑似症狀的方可返崗,要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教職工和學生在返園返校前2天,以學校(幼兒園)為單位組織全體教職工和學生進行健康碼和健康信息申報,符合條件的方能返校(園)。
特殊教育學校和幼兒園不得接受未按要求完成核酸檢測的教職工或未按要求完成健康信息申報的學生返校返園,擅自接受其返校返園及造成嚴重後果的,將依法問責追責。
(四)加強防疫指導和培訓。加強醫務人員定點指導,健全教育衛生、教育公安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學校(幼兒園)與醫療機構(定點醫院)一對一定點聯系機制,建立師生就診綠色通道機制。
為每一所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配備一名兼職衛生健康副校長、一名衛生健康聯絡員,科學精準指導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疫情防控。
對民辦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要組織專場培訓,確保全體教職工培訓到位。正式返校復課後,要落實晨午檢、因病缺課(勤)病因追蹤和登記報告、通風消毒等工作,科學合理安排校園場室和活動空間組織幼兒和殘疾學生一日生活,切實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五)精心組織返校返園後教育教學工作。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要制定分時段錯峰返校和應急處置方案,維護良好的返校復課秩序。
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在返校(返園)復課第一天組織健康專題教育,以班級為單位有計劃開展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結合一日生活各環節,幫助每個學生(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特殊教育學校對不能按時返校的學生及時做好家訪工作,確保不輟學。若需要送教上門,應予以安排落實,切實保障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幼兒園要加強「三浴」鍛煉,落實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的要求,引導幼兒喜歡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六)合理安排春季學期教育教學計劃。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暑假放假時間參照中小學執行,原則上暑假開始時間不得晚於8月1日。
民辦幼兒園在徵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暑假後可根據家長需要提供留園服務。秋季學期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安排。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各年級法定節假日不調課。特殊教育學校除高三年級周末可以安排1天調課外,其他年級周末不得調課。
(七)幼兒園實行彈性返園制度。疫情防控期間,實行自願彈性返園制度。幼兒園應尊重在園兒童家長意願,採用全日制、半日制等形式安排兒童返園,對本學期暫不返園的兒童,幼兒園應保留學位,不得收取佔位費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