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育方式有哪些
教育形式有:學校教育,遠程教育,函授教育,夜校教育,成人高考,自考。
學校教育制度是我國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是接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而系統實施的,具體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個階段。
學前教育,又稱幼兒教育,是指實施幼兒教育的機構根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特點,對入小學前的幼兒進行有計劃的教育,其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協調發展,為人小學接受小學階段的教育作好准備。實施學前教育的機構主要有托兒所、幼兒園、附設在小學的學前班等,其年限從1年至3年不等。
初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基礎,具備基本的寫算能力,為接受更高一階段的教育做好准備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國家學制中的第一階段,又稱小學教育。我國實施初等教育的機構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對6至12歲左右的兒童實施教育的普通小學;另一類是為未能接受初等教育的成年公民開辦的成人初等學校,主要是進行掃盲教育和基本的文化知識教育。此外還包括承擔實施小學教育任務的其他機構,如招收兒童、少年學員的文藝、體育及特種工藝等機構。
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礎上繼續實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中等教育在整個學校教育體系中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分為初級中等教育和高級中等教育兩個階段。實施中等教育的機構也分為兩類,一類主要為普通初級中學和普通高級中學,還有一類就是初等和高等的職業學校。中等教育的數量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一個國家勞動者的素質,對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礎上的各種專業教育,一般分為高等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擔負著培養專門人才、開展科學研究、從事社會服務的多重任務。實施高等教育的機構主要有專科學校、獨立設置的學院、大學等。
遠程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間、受教育者和教育組織之間相互分離的,教育者提供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通過多種傳播手段向受教育者傳遞知識、信息,連接教與學的過程。遠程教育的最大特點是遠程和交互,它改變了傳統的面對面的課堂教學模式,只要條件允許,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函授教育是一種遠程的教育模式,人們常稱其為「沒有圍牆的大學」。教育培訓學校為沒有時間參加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在職人員;為職業交流的行業骨幹;為評職晉級因沒有文憑而感到遺憾的工作人員;為再就業的轉崗人員;為欲求職而沒有文憑的打工青年等,搭建了學習與交流的平台。
夜校教育是為了不與上班時間沖突而選擇在夜晚上課的教育方式。
成人高考也是高考,只是針對成人。它是成人再教育的方式自學考試是自己自學後再去考試,這種教育要有自製力。
『貳』 學歷教育是什麼及有哪些教育模式
「學歷教育」是根據國家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錄取的學生,按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教學計劃實施教學,學生完成學業後,由學校頒發國家統一印製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與之相對的「非學歷教育」是指各種培訓、進修,完成學業後,由培訓部門頒發相應結業證書。1、普通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五大學歷教育是國家教育部最為正規且用人單位最為認可的學歷教育。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博士學位研究生、全日制普通碩士學位研究生(包括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全日制普通第二學士學位、全日制普通本科、全日制普通專科(高職).這五大類學歷教育是國家教育部最為正規且用人單位最為認可的學歷教育。
2、網路教育
遠程網路教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自1999年以來,教育部批准如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遠程教育學院等68所普通高校學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允許上述試點高校在校內開展網路教學工作的基礎上,通過現代通信網路,開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對達到本、專科畢業要求的學生,頒發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後,國家予以承認。
3、成人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教育部審定核准舉辦成人高等學校教育的廣播電視大學、職工大學、業余大學、職工醫學院、管理幹部學院、教育學院、普通高校的成人(繼續)教育學院(以下統稱成人高校)實行全國統一招生。
4、自學考試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以學歷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自考制度創立於1981年。自學考試已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軍隊系統和港、澳、台地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開放的高等教育形式。
5、開放教育
如開放教育對入學者的年齡、職業、地區、學習資歷等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學習者,具備一定文化基礎的,不需參加入學考試,均可以申請入學學生對課程選擇和媒體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權,在學習方式、學習進度、時間和地點等方面也可以由學生根據需要決定;在教學上採用多種媒體教材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等等。
想要提升學歷可以選擇育福教育,明世集團先後與國家開放大學、廣東開放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城市建設職業學院等近100所中高等院校開展人才培養計劃,開展學科協同研究,聚焦開拓新領域,助力健全產教銜接,創造更大人才紅利,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產業行業用人需求相適應,形成人才、企業以及學校三方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