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師怎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1、使用多媒體教學比傳統教育方式更加吸引學生。
2、教師要接受終身教育 面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 ,人們所受到的教育 ,不再是階段教育 ,而是終身教育。終身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獨立學習能力 ,能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進行終身學習的人。
3、他們能根據自身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構成 ,不斷地獲取新信息、新知識 ,以提高自身生存發展的能力 ,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新情況。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和知識信息總量的增加 ,要求學生有更高的學習能力和更好的學習方法。
4、純粹傳授知識內容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了 ,必須向學生傳授如何學習的方法。
5、破除 「滿堂灌」 的陳舊教學模式 ,採用啟發式教學 教者指師要充分利辯舉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增強他們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和動手的能力 ,重視學生的主體存在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培養學生探索求知的精神。要破除 「滿堂灌」 的陳舊教學模式 ,採用啟發式教學。
(1)身為教育技術學者我們應該怎麼做擴展閱讀:
1、現代教育技術是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於教育、 教學實踐的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
(2)、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傳教學法;
(3)、優化教育、 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2、所謂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 理論和方法為基礎首灶配,以系統論的觀點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教育技術(現代信息技術,主要指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虛擬現實模擬技術及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
3、它是現代教學設計、現代教學媒體和現代媒體教學法的綜合體現。是以實現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教學效益最優化為目的。
4、教師駕馭好現代教育技術會對未來孩子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❷ 在實踐層面闡述教育技術能夠"做什麼"和"如何做"的問題
1、能夠高效進行教學活動。
在教學中,運用圖畫、攝影、幻燈、音樂、語言描述和動作演示等方式,創造與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使學生耳濡目染產生思想感情共鳴。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關鍵在於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和聯想,把教材中的語言文字演化成有聲有色的客觀世界和真切生動的人類生活。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抓住了課文中的形象,把學生引入情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陶冶學生熱愛祖國的優美情操。
2、方便合作與交流。
在課堂中,恰到好處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發展,教育技術媒體越來越廣泛地被老師接受,也越來越廣泛地發揮了作用。
3、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在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適當插入一些練習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對練習題的選擇就需要教師去把握,去整握。還有利用多媒體,學生從中能學到很多課外知識。這樣,學生不僅僅是學到課內的內容,還能增長自己的課外知識。
(2)身為教育技術學者我們應該怎麼做擴展閱讀:
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1、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的特點將日益突出;
首先,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需要技術的支持,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支持。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在未來的發展中,信息科學和人工智慧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術應該關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術以及如何利用技術來促進學習。
其次,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體現在它融合了多種思想和理論。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主要有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傳播學理論、系統理論等。隨著人本思潮的興起,人們不僅關注個體的學習心理,還對學生之間如何協同與合作、如何基於問題進行綜合性學習等進行系統的研究。
第三,教育技術交叉學科的特性決定了其研究和實踐主體的多元化,協作將成為教育技術發展的重要特色。包括教育、心蠢鎮理、教學設計、計算機技術、媒體理論等不同背景的專家和學者共同研究和實踐,開放式的討論與合作研究已成為教育技術學科的重要特色旅握。
2、重視教育拆檔慶技術的實踐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育技術作為理論和實踐並重的交叉學科,需要理論指導實踐,更需要在實踐中進行理論研究。目前,教育技術研究最前沿的兩個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和網路教育,所有這些乃至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都強調對學習者學習的支持,即圍繞如何促進學習展開所有工作。
3.重視對計算機教育應用的全方位考察;
當前,世界各國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研究和探索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但我們必須思考計算機應用於教育領域的一些問題,包括應用的針對性、應用的條件和應用的有效性等。
❸ 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應該注意什麼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基礎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洶涌澎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應用中的重要意義不斷的沖擊著廣大教育工作者。客觀的說,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這次大討論、實踐中,廣大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實踐中,他們的素質和技能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越。但是在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的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也發現了一些教師在認識上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應用過程中認識上的誤區。
因為工作關系,我接觸了許多教師,其中有許多教師的觀念仍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而不是深層次的思考。他們仍然認為不管什麼課,只要在課堂上或多或少的用了信息技術的教學設備,更有甚者認為只要使用網路引用了一些網上的資料,那麼這節課就與信息技術進行了整合,而不是從實際課程的具體需要出發,考慮應該應用什麼樣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何最好的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實際上這只不過是把過去的「教死書,死教書」變換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准備過程中或者在課堂上運用了一些現代的教學手段而已。
專家強調,[1]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不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學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之間的「融合」。它的本質是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把以計算機及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情感激勵工具及豐富的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並將這些工具全面地應用到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相互融合,從而過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
其次過分的強調和誇大了現代教育技術,而忽視了課程本身。
還有一些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不管是什麼課,也不考慮課程本身的具體知識點和內容,都要牽強附會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這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聽完他的課以後,給學生和我們這些聽課教師的感覺,好像這是一堂信息課。還有的課更好像是學生在自學,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各種現代教育設備的操作者。因為他把這節課所有的內容、知識點都做成了多媒體課件,整堂課中學生和我們只看到了他如何操作那些教學設備,對教學內容基本上沒有進行什麼講解。這樣的課從何而談教學藝術,從何而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的教師把自己的教學課件做的過於富有藝術性和欣賞性了,而他要講的是一堂化學、物理或其它課程的實驗課,一方面,這些課件脫離了科學知識的嚴謹性和真實性,另一方面,這些課件做的太過於華麗,分散了學生對學科本身知識點的注意力。
專家強調,[1]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之間的整合應突出「人」的地位,實現人與物化的信息之間、網路虛擬世界與現實之間的融合,通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之間有機的整合,確實達到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目的,並且在教學過程中真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為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營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學環境。
最後,在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的具體應用過程中,教師在教育技術設備操作技能上的欠缺。
有一次我在中小學聽課,教師講的非常精彩,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運用的也是恰到好處,相得益彰,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完全的激發了出來,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不知不覺的被深深的打動,陶醉在這種學習氣氛中,可是突然,那位教師不小心的碰了一下滑鼠,他的課件馬上進入了下一個內容。然後那位教師趕緊又切換到前一個章節,手忙腳亂的忙了半天最後總算是找到了前面的內容,學生們也一個個的跟著看了好幾分鍾,當老師再講解的時候,剛才的學習氣氛已盪然無存,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再也找不到剛才的那種全身心投入感覺。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將學科教學引入了整合的時代,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同樣也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所以要想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上好每一節課,首先我們教師本身必須掌握基本的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與技能,具有信息化環境中教與學的新觀念,才能適應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際需要,把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很好地組合起來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在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終身加強專業訓練,習得專業技能,提高從教素質,關注自身的信息素養和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技能水平,從而使我們始終具有較高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過程強調的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其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面向時代發展的創新人才的培養。在學科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對教材和學生事先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有限的物質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發揮設備的最大潛力,結合本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特點,利用以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加以有機整合,從而優化教育、教學過程,對學生實施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之間的整合,我們必須從有機的教學系統來考慮,不能任意誇大或者忽視其中任一因素的作用,否則就可能阻礙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進度,偏離現代教育技術與
❹ 請問我們應怎樣有效地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這門課程呢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學生和教材的具體特點,從而找准電教媒體使用的最佳時機,選取恰當的切入點,在課堂教學上讓多媒體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的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包括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傳教學法;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現代教育技術以信息技術為主要依託,即涵蓋信息技術的教育技術手段組成的系統稱之為現代教育技術。教育、教學過程實質上是信息的產生、選擇、存儲、傳輸、轉換和分配的過程。
而信息技術正是指用於上述一系列過程的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包括微電子技術、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遠距離通訊技術等方面。把這些技術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與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