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鑒的
無論是多小的孩子,在日本只要上了學就會自己整理書包。不僅僅是整理書包,在上學的路上也是自己去背書包的,連一些王親貴族家的孩子也是如此。在收拾書包的時候,那些父母都是在一旁看著,從不會伸手去幫孩子或是干涉孩子。
從上課要用到的課本和文具,再到吃飯的時候要用到的餐具勺子和手帕,每一樣都是孩子自己准備整理。而也許正是因為從小的鍛煉和教育,基本上每一個日本孩子都可以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得井井有條。雖然這些東西都是小學生自己收拾的,但是每天上學也很少會出現什麼東西落在家裡。
日本媽媽從小就會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那就是不給別人添亂,在生活中不斷地進行滲透強化理念,讓孩子慢慢的獨立,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他人添亂,日本孩子的書包從來都是自己收拾,只要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會麻煩自己的爸爸媽媽,這就是從小立規矩的好處。
其實我國孩子有很多從小撒謊的現象,比如不小心把花盆弄碎了,結果卻和媽媽說是自己家貓乾的,多數媽媽在這個時候不會去追究,殊不知正是因為你這種不追究,很容易導致孩子以後養成不誠實的壞習慣,建議家長學學日本媽媽,從小就告訴孩子不許撒謊,做個誠實的人。
⑵ 中日教育之間,有哪些差距呢
中日教育的最大差距就是教育的形式不一樣,相對來說,目前中國的教育還是處於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探索階段,而日本的教育在早期的時候會更注重素質教育一些。中國和日本的學生學習生涯中都有一門比較重要的考試,就是高考。
一、幼兒和小學階段
在日本,孩子的幼兒和小學階段,基本上對孩子的管理是比較鬆散的。比如說在幼兒階段,小孩子常做的事情,就是進行活動性的游戲和接觸自然。中國的幼兒階段除了日常的玩樂,午休之外還會學習一些語數英,當然現在在雙井政策的要求下,幼兒階段已經不學習任何東西了,但是中國的家長通常比較焦慮,會在很小的時候就教會孩子一些基礎的知識,包括讓孩子上一些興趣班。到了小學階段,中國的孩子基本從一年級開始就專注的學習,語數英在今後學習的大部分科目當中,語數英都算做主科。而日本的小學課程也是要學習國語算術的,當與此同時畫畫,音樂體育之類的課程也都有,而且在進入五六年級的時候會開展家庭課程來教授孩子怎麼做飯和補衣服。孩子們的文化課比例不重,任務也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