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健康教育問題怎麼寫
擴展閱讀
學前教育的法律有哪些 2025-02-07 08:45:19
兒童不長身體應吃什麼 2025-02-07 08:29:32
眼睛近視兒童吃什麼 2025-02-07 08:14:29

健康教育問題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3-07-12 02:22:09

健康教育怎麼寫

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理論中的「知信行」模式,那麼今天就介紹一下有關健康信念模式的相關知。

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運用社會心理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理論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認為:人們要採取某種促進健康行為或戒除某種危害健康行為,而決定人們是否採納有利於健康的行為的影響因素由五個:見下圖

1、感知疾病的威脅(Perceived Threat)

(1)感知到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個體對自身患某種疾病或出現某種健康問題的可能性的主觀判斷。如長期熬夜與內分泌失調有太大的關系。
(2)感知到嚴重性(Perceived Severity):個體對疾病引起軀體、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不良後果的嚴重性的感知。如艾滋病患者,不想被人知道,自閉起來,身體和心理受到雙重摧殘。

2、主觀判斷和感覺
(1)感知健康行為的益處(Perceived Benefits):個體對採納行為後能帶來的益處的主觀判斷,如維護健康或改善健康狀況,運動能帶來更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2)感知健康行為的障礙(Perceived Barriers)個體對採納行為可能面臨的困難的主觀判斷,包括身體、心理、經濟、時間花費上的各種障礙,運動需要花時間,還可能有受傷的風險,如果受傷需要恢復,心理對運動是否還排斥。

3、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個體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和判斷,即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內、外因素而成功採納健康行為,並取得期望結果。如跑馬拉松,通過有經驗的菁英跑者跑友傳授科學的訓練方法並刻苦訓練,並爭取達到330或310,抑或破3,這都是有可能的。

4、提示因素(Cues to Action):指的是誘發健康行為發生的因素。如自身軀體症狀,家人、親友、同事患病,大眾媒介的信息,醫生的建議,他人的勸告等。就像跑馬拉松,你為了達到310的成績,埋頭苦練,因為練得太辛苦,身邊的人發現你最近精神狀態和臉色不太好,提示你適當休息一下,太辛苦了身體受不了,還可能受傷。

5.社會人口學因素及其它因素:年齡、性別、民族、經濟收入、人格特點、同伴影響,健康知識水平等。包括個體特徵、個體所具有的疾病與健康知識;具有衛生保健知識的人更容易採納健康行為。不同類型的健康行為,不同年齡

② 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有哪些

1、對健康教育認識不足

受傳統護理模式的影響,護士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應停留在疾病知識的普及和宣教上,把健康教育看做是衛生宣教的延續,對護理健康教育和衛生宣教的區別認識不清。在履行教育職責上缺乏主動性,不能從根本上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為。

2、護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缺乏

護士在開展健康教育中,對護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掌握貧乏,對教育程序了解膚淺,缺乏系統的護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因此健康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不能把握好教育的時機、技巧、缺乏效果評價等都是影響護士深入、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的因素。

3、健康教育時機不當,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時間

患者剛入院時情緒不穩定,顧慮重重,這種情況下護士所做的健康宣教往往效果不佳。護士應首先觀察病情,處理患者亟需解決的問題。在與患者交往的過程中,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患者最關心的問題,隨機根據內容進行教育。

如護士在為患者做留置導尿時,可邊操作邊講解導尿的意義、配合要點,同時教給患者一些促進康復的技巧,如有效的咳嗽,床上排便等。在有限的時間內既完成了護理工作,又進行了健康教育。可見,健康宣教並非護士刻意安排時間去做,可以在護理操作的各環節中有針對性地施教。

4、缺乏溝通交流技巧,教育方法不當

良好的護患溝通是開展健康教育的前提。護士與患者交談時語言應通俗易懂,不宜生搬硬套醫學術語,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採用相應的語言表達方式,使患者都能接受。

對策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健康教育目前已作為一種重要手段應用於臨床,作為一名護土,首先要樹立現代護理觀,明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長期性和復雜性,切實把健康教育作為一種自覺行為。開展健康教育不同於衛生宣教,它貫穿於護理工作的全過程,使護士從被動執行護理操作逐步過渡到圍繞人的健康為目的的預防保健和促進健康上來。

2、加強健康教育的培訓工作

教育能力是護士履行教育職責的首要條件。護士不僅要有扎實的醫學知識和護理技能,還要具備豐富的心理、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掌握溝通技巧,同時注重培養自身的素質和優良的品質,才能更好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要提高護士教育水平必須加強健康教育的培訓,通過分層次,分階段進行講座、業務學習等形式,保證護理健康教育及時和有效實施。

3、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時間及形式

健康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在臨床工作中,應秉著「簡單、實用、有效」的原則,制定妥善可行的教育計劃,循序漸進,目標應在短時間內可達到,不可過高。

在健康教育的獲得途徑上,除進行個人教育、指導、編寫科普手冊、閱讀、進行知識講座等,還可開展生動易於接受的電視、錄像等教育,每名患者應接受兩種以上形式的宣教。而患者最易接受的是護士與患者經常的交流,百分率達93%。



重要性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改變,健康教育已是衛生保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醫院內還是面對社區的健康教育,對患者的康復、生存質量乃至全民的健康素質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健康教育貫穿於護理工作的全過程,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教育過程,以護理的干預手段,促進人們自覺地採用有利於健康的行為,改善維持和促進個體的健康。患者能否在醫療、護理、保健活動中獲得接受教育的權力,滿足健康教育的需求,取決於護士的教育意識和履行教育職責的能力。

③ 健康宣教不到位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怎麼寫

如下:


1、管理層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管理,完善健康教育制度

管理者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適應新的醫療發展模式,充分認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對健康教育的投入,建立院、科二級管理體系,制定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制度,如健康教育培訓制度,健康教育檢查考核制度。

健康教育評價制度,健康教育獎懲制度,納入醫院醫療護理質量考證系統,把健康教育列為護理工作的重要檢查內容之一,確保健康教育工作順利實施,且有章可循。

2、轉變觀念,強化角色意識

提高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應大力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充分認識到健康教育是現代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護理專業建設和專科發展的需要,是護士履行崗位職責的一項重要內容。明確健康教育概念,豐富臨床指導知識,提高業務素質,是樹立護理人員良好形象的基礎。

3、加強護士對健康教育知識與技能培訓

健康教育涉及學科廣泛,是一項集思維、判斷、決策於一體的護理工作,加強對各層次護士系統規范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十分重要。通過開展院內培訓班,培訓講座,派技術骨幹去上級醫院進修,外出參觀學習,邀請外院老師講座等形式,以點帶面展開工作。

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提高專科水平,將健康教育融入臨床工作職責中,納入科內量化管理體系,使護士按護理程序實施教育。

4、加強護患溝通交流技巧訓練

良好的護患溝通是開展健康教育的前提,真正建立起朋友式的護患關系,要求正面與患者進行溝通,把關愛、微笑送給患者。與患者交談中,語氣應親切、平和,談話通俗易懂,避免生硬、生搬硬套醫學術語,使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都能接受,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注意使用保護性語言。

5、優化教育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有著豐富的內容,如入院教育、飲食、用葯、心理護理、術前術後康復指導、行為實踐、自我護理技能等。

為了避免健康教育內容千篇一律,我院組織各科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流程,編寫本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健康教育手冊,既有實用性,又有針對性,突出重點,針對教育對象身心所處的不同階段選擇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