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宣傳安全教育知識可以採取哪些形式
1.確定主題內容,按時組織實施,力爭廣泛參與,形式多樣,有實際效果,可採取舉辦報告會、製作宣傳品、開展演講辯論、進行主題文藝演出等各種方式。培訓日期間,開展以培訓班為主要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訓。2.以安全教育為主題,召開主題家長會、主題班會。主題家長會要確立重點,對家長進行安全教育,可以採取專題講座、案例教育、與家長簽訂安全監管協議等方式。主題班會要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可以採取知識講座、案例教育、舉辦學生遠離安全事故承諾儀式等方式。3.演練活動:制定周密的演練方案,以校為單位,分校組織實施。原則上每學期各學校演練次數不少於兩次。
Ⅱ 我國普遍採用的安全生產教育形式有哪些
形式有如下一些:
安全生產教育形式有: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生產教育是指對職工進行防止和消除生產過程中人身、設備事故及職業危害,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教育活動。
簡介:
內容包括:安全生產及勞動保護法令政策知識、操作技術規程、有關規章制度、安全裝置及防護器具的使用方法、典型經驗及事故分析等。
對新工人的安全教育一般分入廠教育、車間教育、現場崗位教育三種。對技術性強、危險性大的特殊工種工人,要進行專門訓練,經嚴格考試合格後,才准上崗操作。
Ⅲ 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可以通過那些形式
1、講座形式——安全教育知識講座
2、演練形式——安全緊急疏散演練
3、競賽形式——安全知識競賽
4、活動形式——安全小品創作與表演
5、演講形式——安全知識演講比賽
Ⅳ 怎麼教孩子安全教育有什麼方法
作為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何著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室內的安全教育
無論家中還是學校,室內都潛藏此臘行著很多危險因素,很有可能孩子並沒有意識到,家長需要經常提醒。比如不能隨便玩火;不能攀爬窗戶和陽台的護欄;不要隨意接觸電器或插座等;如果獨自在家應該注意的問題,如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
2、外出的安全教育
當孩子外出,面臨的風險就更多了,需要引起更大的重視。比如,交通規則一定要遵守,特別是紅燈一定不能闖;坐車的行為規范要到位,頭手不能伸出窗外;不輕信任何人,不隨便跟陌生人一起走;河邊、湖邊步行要注意防止跌落,更不要獨自嬉水。
3、如何應對安全事故
當出現安全事故時,孩子要知道自己一個人該怎麼處理。教會孩子自己處理各種突發情況,比始終保護著孩子更有利。通過一些事情的處理,孩子也會自我成長。
前幾天新聞中報道一個英國的6歲小女孩幫助媽媽生下妹妹,報道中提到面對即將生產的媽媽,弗朗西斯卡十分淡定,她握著媽媽的手安慰她,並讓她調整呼吸。妹妹生下來後,她用毛巾裹住妹妹,還檢查了她有沒有被臍帶繞頸。這跟她平時接觸的醫學知森嘩識密切相關。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呢?
1、通過繪本進行安全教育
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對很多生活場景都會比較陌生。這時,家長可以藉助一些有關安全的兒童繪本,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在此也推薦幾套繪本:
1)《學會愛自己》系列,其中《不要隨便摸我》是教給孩子進行自我性保護的圖書,《不要隨便親我》這本書教給孩子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介紹了一些應對危機的方法。
2)《自我保護意識培養》系列,《別想欺負我》和《我不跟你走》兩個主題,模擬生活場景,從局漏激發孩子對抗外在傷害的勇氣和保持對陌生人的警惕性兩個方面,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一旦遇到不公平和突發危險事件,孩子們應該怎麼應對。
3)我的第一套親子安全繪本系列,包括《走路坐車都平安》、《媽媽,請不要為我擔心》、《我不是笨小孩》、《你不能受傷》,本套圖書為韓國暢銷親子安全教育繪本,韓國兒童安全培訓機構、韓國兒童保護國民運動本部推薦讀本。
2、通過模擬游戲、情景訓練進行安全教育
生活中很多真實場景,不可能讓孩子接觸到,需要家長模擬或想像一些具有潛在風險的場景,藉此教會孩子如何應對的方法。比如,平時和孩子玩的時候,可以模擬失火了該怎麼辦,遇到壞人該怎麼辦,讓孩子牢記各種緊急情況下應該撥打的電話號碼等等。
3、減輕孩子的恐懼心理
由於孩子的生活經驗不夠,每當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或緊急事件時,很容易引發內心的恐慌。本來可能不是什麼大事,但在孩子眼裡或許意味著「天快塌下來了」。所以,家長要盡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突發事件作為契機,引導孩子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盡可能減輕孩子的恐懼心理。同時,盡量為孩子增加更多的生活經歷,讓孩子在生活磨礪中得到更多的鍛煉,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Ⅳ 安全教育培訓的方法有哪些
安全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講授、演示、參觀、討論等。1.講授。講授者用語言向被教育者口頭傳授教材內容,即敘述、描繪事實,解釋論證概念和規律。2.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的方法,能夠掌握各學員的學習進程,因為這種方法可以和各種視聽教材相結合使用,所以能適用於高度復雜的內容學習。3.演示。演示包括陳示各種實物或其它直觀教材,如板報、錄相、電視等;進行示範實驗,使受教育者獲得關於事故或現象的感性認識。4.參觀。根據實際要求,組織和指導學員到一定的場所直接觀察事故及現象,以獲得感性認識。5.討論。學員根據指導者提出的問題,交流意見,加強對知識的體會。6.宣傳。採用宣傳畫、警告牌、板報、廣播、刊物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