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2019教育情況如何
擴展閱讀
基礎代謝2100怎麼辦145斤 2025-02-07 17:17:22
歌詞日子過得怎麼樣 2025-02-07 17:15:46
無基礎學霸怎麼學習 2025-02-07 17:08:19

2019教育情況如何

發布時間: 2023-07-07 17:22:41

『壹』 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現狀

教育經費規模不斷擴大

我國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4%的目標,2012年實現了這一目標。在國家對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為7%左右,其中發達國家達到9%左右,經濟欠發達國家為4.1%。隨著國家對文化教育支出的傾抖,教育性經費佔比未來將繼續呈加速增長態勢。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快報,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0049億元,比上年增長8.25%。2019年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重為4.04%,自2012年來,一直維持在4%以上,2011年教育部明確提出:「各級政府在教育經費中按不低於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經費,保障教育信息化擁有持續、穩定的政府財政投入」,若按照這個比例估算教育信息化的經費投入規模,2019年全國教育信息化經費投入規模可達4014億元,2018年為3690億元,同比增長8.8%。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推進,教育信息化經費的投入規模還將繼續增長



總的來看,教育信息化行業在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機遇和挑戰並存,教育信息化經歷了1.0和2.0時代,從競爭維度來看,1.0時代渠道力是關鍵因素;進入2.0時代,隨著技術與教育的進一步融合,設備和系統平台使用率的提升,教育信息化企業自身的技術服務和運營能力的重要性將隨之凸顯。

從地域方面,由於區域和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導致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差距也較大,因此欠發達地區和鄉村地區的教育信息化市場也將會有更大的擴展空間。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貳』 中國當下的教育現狀是什麼

中國當下的教育現狀如下:

1、師德水平普遍下降

教師這一職業不同於其他職業,教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更的是為了育人。

2、教育正迅速演變成一種高收入的產業

從古到今,是凡為國家、民族前途著想的人,都不是為了賺錢而辦教育,他們都是把教育當作一種不計經濟收益、只求社會效益的事業來做。

3、教育界的改革嚴重滯後

從20世紀90年代起,許多行業加大了改革的步伐,單位、個人的憂患、競爭意識增強了,都奮發圖強。

教育的意義:

1、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一方面,教育通過培養人才實現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另一方面,教育通過促進個體社會化來為一定的政治經濟制度服務。

2、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一個國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決於一個國家的政體,但又間接取決於這個國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業的發展程度。

『叄』 目前在線教育現狀怎樣

目前在線教育現狀的話,這個還在發展摸索中。

『肆』 教育行業的當前現狀怎樣

幼兒園數量增長快

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不管是學校數量、學生人數都有了一個很大比例的提高。根據《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各類教育單位數量不斷增加,學前教育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民辦教育學校、高等教育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等學校總數達71.46萬所,同比增長3.10%,增長明顯。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伍』 學前教育發展情況

民辦幼兒園居主體地位

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9年,民辦幼兒園數量逐年上升,為越來越多的學齡前幼兒提供了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但是在民辦幼兒園數量上升的同時,佔比卻在逐年下降。截至2019年末,我國民辦幼兒園共17.32萬所。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陸』 2019年義務教育大班額現象得到明顯緩解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局長何秀超28日介紹,2017年,各地結合城鎮化進程、學齡人口變動趨勢、計生政策調整等因素,科學測算解決大班額問題需要增加的學位數、班數、學校數、教職工數以及建設用地、資金投入等,編制專項規劃和工作方案。經過努力,義務教育大班額現象較上一年明顯緩解。

何秀超介紹,2013年國家啟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以下簡稱縣)督導評估認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國有2379個縣義務教育發展實現基本均衡,佔全國總縣數的81%。上海、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吉林、安徽、山東、湖北等11個省(市)整體通過評估認定。

何秀超介紹,2017年各地結合城鎮化進程、學齡人口變動趨勢、計生政策調整等因素,科學測算解決大班額問題需要增加的學位數、班數、學校數、教職工數以及建設用地、資金投入等,編制專項規劃和工作方案。

地方各級政府落實經費投入主體責任,充分挖掘教育用地資源,統籌義務教育學校建設項目,按照國家規定班額標准,新建和改擴建校園校舍,重點解決城鎮大班額問題,加快消除現有大班額;通過合理劃定招生范圍、試行學區制管理、規范入學手續、實行陽光招生、完善學籍管理等舉措,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限制班額超標學校招生人數,合理分流學生。

何秀超介紹,經過努力,義務教育大班額現象較上一年明顯緩解。

何秀超同時指出,從2017年督導評估認定情況來看,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人民群眾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何秀超介紹,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地方政府推進力度不夠,二是部分學校標准化建設力度不夠,三是部分地區教師隊伍均衡配置力度不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