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怎麼教育孩子才能學習
擴展閱讀
抖音里音樂的歌詞怎麼改 2025-02-08 00:43:33
經典軒逸低配怎麼調手剎 2025-02-08 00:41:57
三觀科學冷知識大全 2025-02-08 00:41:24

怎麼教育孩子才能學習

發布時間: 2023-07-04 18:54:53

『壹』 怎樣教育孩子學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方法等於成功了一半。家長有時候讓孩子好好學習的方法根本就不對,或者根本就沒有。家長經常的做法是,第 一,恫嚇。「你要不好好學習,你長大以後就掏大糞掃大街,你沒前途。」這話一點用沒有。第 二,機械監督。只要孩子在屋裡,甭管他寫什麼,家長就放心了。你過去看看,他寫呢;你走了,他看別的書,要不就聽音樂。等你一進來,他又在那寫。很多家長犯這毛病,最後造成什麼呢?這孩子不但學習沒上去,還養成了拖拉習慣,每天作業要寫三小時。再比如吃飯教訓孩子,拿孩子跟鄰居的孩子比,總說:你看人家孩子怎麼怎麼了,我告訴你……其實這些方法一概沒用。 我覺得我們首先就得明確孩子良好的學習狀況來自何方。孩子學習好,狀態不錯,主要原因是什麼?我認為,一般情況下是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學習動機,這是孩子學習的根本動力。 對於孩子來講,所謂動機就是需要,需要就是慾望,小孩學習來源於什麼?來源於兩個願望,第一是求知願望。今天老師講的課很有趣,人原來是從水裡來的,爬上岸,變成你和哺乳動物了。這孩子就想知道,他上課就認真聽講。第二慾望。什麼慾望呢?成功慾望。今天老師課上表揚他了,或者他考試考班裡第 一,他還繼續努力,下回他還爭取考第一。孩子要努力學習,一個很重要的慾望就是成功的慾望,他受到表揚,他獲得成功,他就高興。從內在動力來講,這是孩子學習的最本質的動力,別的都不管用。說你考第一,我怎麼著,我給你點吃的,那都不能解決他根本的動力,學習動機特別重要。 第二個原因,學習成績要好,最根本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中學的教學內容沒有什麼太難的,實際上孩子們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你說「我這姑娘笨」,那是瞎說。學習成績的好壞最關鍵的是看學習習慣,比如注意力、嚴謹的學習態度、緊張度、認真的精神,這一些都直接關繫到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 現在有些孩子成績不好,上課他就沒聽,坐那兒玩,老師說什麼都不知道。他不注意聽,回家付出雙倍的勞動都不行,而且他養成了壞毛病:他從來不認真聽,他以後也不能迫使自己認真地做事。 第三原因,良好的身心狀態。 比如說他沒有壓力,比如說他跟同學關系不錯,等等。孩子因為小,他的情緒經常會受到一些影響,如果他的身心狀況不錯,那麼他的學習狀態就特別好。 孩子上課不想聽、不愛聽,他就是沒興趣,這個沒興趣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的可能是老師的問題,有的可能是同學的問題,但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你沒興趣,肯定你學習的程度就差遠了。很難要求每一個學生對基礎課都感興趣,但是只要把興趣和成功的強烈需求結合起來,它就能夠互長。他如果沒興趣,但是他知道這個很重要,聽完這個就考第 一,那麼在成功強烈的需求下,這兩者就互相推動互相影響,就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家長怎麼輔導孩子學習呢?我認為家長只能做四方面的事,其他都沒有用,罵孩子沒用。 第一方面,提供合適的學習環境。 有的人天天帶孩子去辦公室,大人們在辦公室里胡說八道,這個孩子就學不好。還有的家長讓孩子在屋裡做作業,她自己在那裡看電視,還咯咯地樂,孩子一會兒出來了,她就說:「回去,做作業去。」孩子想:我媽看什麼呢?她樂什麼呢?這最大的毛病是會養成孩子不能專心學習的習慣,這對他以後影響巨大。但不是說為了孩子你就半年不看電視,你可能需要的是認真地訓練孩子集中精力的習慣。話要跟他說清楚,有的時候在訓練的最早期,你就得犧牲一些。你認為非常有意思的電視,等孩子做完作業睡覺你再看,這是可以的。通過你的訓練,讓孩子逐漸能明確:我要尊重父母的娛樂需求,他們有他們的需求,我有我自己的。但是讓孩子小的時候形成這樣一種觀念是很難的,那麼雙方就可能需要互相妥協,慢慢形成這樣的狀態。你如果不注意,整天讓孩子做作業,自己在那兒看電視,這對孩子內在學習品質的影響非常大。 什麼是好的學習環境呢?我認為應該滿足這五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光線充足,空氣流通。這很簡單,但是很重要,城市裡很多家庭能達到,但是都不注意,不開窗戶,屋子黑糊糊的。 第二個條件,安靜,沒有騷擾。你在外面看電視樂,那就是搔擾。有的爸爸從回家進屋就在電腦上鬥地主,不下線,玩得高興。孩子心裡就想:你憑什麼老坐那兒玩。所以這個沒有騷擾,包括精神方面的,包括物質方面的的,包括很多方面。 第三個條件,有符合孩子年齡特徵的合適的桌椅板凳。這是最基礎的要求,保證了孩子身心的健康。 第四個條件,備有足夠的文具用品。這個「備」不完全是家長備的,比如孩子坐那兒做作業,他就進入一種狀態。孩子要對這種狀態作好充分的准備,這對孩子影響特別大。 第五個條件,有放置個人學習物品的地方。孩子自己可以很整齊地放自己的學習物品,自己收拾。 第二方面,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家長要讓孩子保持很好的身心狀態,這是學習的前提。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有五個具體方法: 第一個方法,不給孩子過分的精神壓力。切忌說:「你回去復習功課,這回考慮你要再考上次那樣的成績,你等著,你小心,等你爸出差回來,我告狀,你看著。」經常媽媽管不了孩子,就說這話,這就叫過分的精神壓力。或者說:「你今年期末要考不到多少分,你等著,壓歲錢我一分都不給你;你奶奶給你的,我也都得沒收。」這么說根本不管用,而且它無端地給孩子增加了壓力。 第二個方法,保證孩子適當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那個晚上12點才睡覺,也做不完作業,第二天早上5點就起床做作業的孩子,他不可能有好的精神狀態。 第三個方法,孩子每周一定要有固定的文體活動時間來舒展身心。要把這個作為制度,作為你們家的制度定下來。每周由父親或者母親帶著孩子,比如到公園跑一次步,或者跟父親在院子里踢球,放鬆心情。 第四個方法,在學習輔導中啟發孩子自覺學習,不急躁,不替代。有的家長一著急就說:「笨死了,你都笨成什麼樣了,你看你。」這實際上真不管用,所以要不急躁,不替代。 第五個方法,用一切辦法保證孩子在學習當中的輕松情緒。讓他在學習過程中,保持一種輕松狀態,這有助於調動他的積極性。孩子只有精神健康、身心健康,他才能好好讀書。 第三方面,激發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動機。 你得讓孩子自己去學,怎麼激發呢?我介紹八條建議: 第一條建議,不斷表揚孩子在學習上的進步。哪怕這個進步特別微小,比如上回他考倒數第三,這次他考倒數第四,這也是進步,這也得表揚。再比如上次他考60分,這回也考60分,但這一次他因為馬虎扣的分比上回少3分,這也是進步,也要表揚。這對孩子來講太重要了,鼓勵孩子要具體,這樣他才能有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條建議,與孩子訂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達到的目標。家長不要動不動就說:這學期咱們努力,原來你考第20名,這回咱爭取考前五名,前五名咱們就怎麼著。這話沒用,為什麼?因為,第 一,孩子的努力時間太長,孩子沒那麼大常性。第 二,考不考前五名還取決於別人,這不是他能夠做到的。所以要訂短期的、孩子有能力達到的目標。 比如孩子馬虎,你就可以給他定一個目標,先以一周為限,兩個人簽一個協議:這一周如果你的作業沒有因為馬虎出現錯誤,那麼你本來每周上網兩小時,現在多給你半小時。其實孩子的思維很簡單,他為了這半小時,一定就盡量不馬虎了,這回他就不錯了。這樣訓練一周,再一周,有三周的時間,他馬虎的毛病一定就改了。

『貳』 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1、有計劃學習讓孩子制定好學習計劃,設計學習時間表,規劃好哪個時間段學習什麼科目。
2、做好預習教育孩子做好課前預習,在預習中找出學習的重點,把不明白的記錄下來,預習時間不用過長,預習工作做好,可以提高上課的效率。
3、復習管理讓孩子回想老師當天講了什麼,然後是過看書本復習,讓孩子復述課本內容,要間斷復習才能鞏固好知識。
4、善於科學用腦學習要注意勞逸結合,善於轉移大腦興奮中心,才能使學習效率提高。
5、作業管理在做作業前,首先要孩子復習一遍再做作業,規定好做作業的時間,做完作業要養成檢查作業的良好習慣,然後寫出一個小結,看看學到了哪些知識,可以准備一個錯題本,註明錯題的原因,記錄正確的解答思路。

『叄』 怎樣教育好孩子學習

家長跟脊凳孩子一定要多溝通、鼓勵,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鼓勵,從內在來講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一、幫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作為父母,應該要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且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如果說學習方法不正確,那麼孩子不僅不愛學習,成績也會越來越差,甚至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家長們可以多和老師進行溝通,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的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讓孩子能夠愛上學習。
二、父母要做好榜樣
如果孩子貪玩,不愛學習,父母應該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得足夠好了。如果說作為父母的你一下班回旁脊到家就玩手機,打麻將,看電視,那麼孩子也會耳濡目染,慢慢的就不愛學習,光想著玩兒了。如果家長能夠做好榜樣,在孩子面前多讀一些書,那孩子也會受到熏陶,慢慢的愛上學習。

三、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有一些孩子不愛學習,和周圍的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比如說孩子身邊都是一些不愛學習的小夥伴,他們自然也是近墨者黑,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所以想要讓孩子愛上學習,那麼就得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四、讓孩子享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一個人如果總是失敗,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慢慢的就會失去鬥志,孩子學習也是一樣。作為家長,應該要多多的鼓勵孩子,哪怕只有一丟丟的進步也要毫不吝嗇的誇他們,進步大的話可以考慮給他們一些實質性的獎勵,讓孩子有成就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無窮樂趣。

五、多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父母平時要多和孩子溝通,並且注意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要對孩子的心理活動有充分的了解。只要運野滲孩子願意敞開心扉和你交談,就能夠找到不愛學習的症結所在,自然也就能對症下葯了。
所以,對於上學的孩子來說,如果孩子不愛學習,作為家長先要搞清楚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在哪,才能對因幫助孩子,

『肆』 怎樣教育孩子愛學習

1、及時復習的習慣。人的記憶分三個階段: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及時復習可以使知識從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2、主動識字的習慣。採用兒童詩識字、韻語識字、詞串識字、閱讀識字等途徑,能為學生識字提供多樣的語境,有利於激發孩子主動識字的願望。心理學研究表明:復現形式越多越新,記憶的效果越好。 3、提前預習的習慣。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孩子在學習上的差距,還能使他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方法。 4、善於提問的習慣。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輔導孩子學習時,多啟發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對孩子的提問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給以鼓勵,逐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不能著急。 5、 規范書寫的習慣。盡管電腦日益普及,但硬筆書寫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遞信息和知識的技能,寫一手好字或者寫一手規范的漢字仍是一個優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之一。 6、經常閱讀的習慣。當孩子有閱讀的願望時,家長和老師要及時抓住這個時機,盡可能提供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材料,選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讓「閱讀」成為「悅讀」。 7、口語交際的習慣。家長或老師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有「教育」的覺悟和意識,引導孩子用普通話交談,說規范的語言,培養孩子准確把握語言的能力。 其實教育孩子重在引導! 首先家長應該調整心態,回歸到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那樣。孩子生活在巨人世界裡,內心非常脆弱。在具體操作上,以正向激勵為主,告訴孩子怎麼去做,指明孩子的發展方向;適當的提醒作為補充,既給孩子面子,也要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體驗。 原則之一:信任孩子——學會崇拜,學會自豪。 學會信任: 充分給孩子信任的眼光,手勢、語言和信任的力量。在孩子表現不盡人意時,更需要家長支持,讓孩子看見家長就渾身充滿力量。 學會自豪:就像是孩子剛出生,每個家長都為自己創造的「生命」——孩子,而感到自豪。自豪到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會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為他自豪一樣。 學會崇拜——因為我們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無可比擬的。就像黃山上的松樹,各有所長,彼此不同。還是回到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狀態,看到的不是孩子身上的不足而是美好前景。孩子就在這種充滿欣賞的環境里成長,最終不知不覺學會了說話和走路。 原則之二:尊重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請教 尊重:如果僅信任孩子而不尊重,居高臨下的信任是蒼白無力的,孩子也不會認可。要看得起孩子,不要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他,替他做主,不關注他的 心理需求,當他是自己的私有財產,隨意打罵 學會傾聽:傾聽是尊重的標志之一。注意聽孩子講話,關注孩子的心情,在學習生活方面,替他排憂解難。通過傾聽,你了解了孩子,他也鍛煉了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溝通能力,還培養他豁達坦誠的品格。 學會請教:向孩子請教,就是研究孩子是怎麼想的,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麼,教育是互動的過程。就像農民種莊稼要知道需要什麼最好的養料一樣,孩子最喜歡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 原則之三:理解孩子——學會感激,學會陪伴 理解:就是換位思考,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學會感激:孩子小時,哪怕在大人身上拉屎拉尿,家長都毫無怨言。孩子大了,家長不在感激孩子的生命,也不在愛孩子,而是愛分數,愛自己的面子,孩子內心充滿失落。 學會陪伴:多與孩子平靜的談話。不在用時多少,而在用心多少。只有陪伴才有溝通,了解孩子、引導孩子。孩子也可以增長知識,學會溝通的本領。一個善於溝通的人肯定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這三個原則是每個孩子精神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這三個原則體現了一個「愛」字,對人不對事情。 原則之四:激勵孩子——學會發掘,學會分享 激勵:在看得起的前提下,告訴孩子怎樣去做,指明孩子的發展方向。不要只是禁止孩子不許做什麼,應當做什麼卻還是不知道。 學會發掘:家長要有一雙善於捕捉孩子身上閃光點的火眼金睛,對閃光點不斷贊賞,反復激勵,給孩子被發現、認可、重視的感覺。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在這方面找出閃光點,甚至可以小題大做、無限誇張。 學會分享:共享孩子成功的喜悅,要不斷的讓孩子看到成功,這樣孩子才會堅持努力。過去說的是:不努力就不成功;現在應該是:不見成功就不會努力!我們應該與時俱進。 原則之五:寬容孩子——學會反思,學會等待 寬容:不等於放任,該營造寬松和諧的環境,滿足孩子精神需求。而不是無條件的滿足物質需求;寬容意味著先接納、後升華。 學會反思: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得人。遇到問題不是問孩子怎麼了?而是我們自己怎麼了? 學會等待: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則不達,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孩子改缺點的規律是:在前進中反復,在反復中前進。 原則之六:提醒孩子——學會批評,學會分擔 提醒: 孩子犯錯誤,要適當提醒作為補充,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體驗。也可以直接批評。但要平等朋友式的,這樣孩子才容易接受。 學會批評: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是前提。如:故事性批評;幽默性批評 學會分擔: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們要分擔憂傷,繼而鼓勵他從失敗中站起來,在分享他的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