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師和學校應該怎樣幫助學生更好的回歸學校生活
首先,老師和學校應該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讓學生在回歸學校之後,能夠感到舒適。
這樣,學生自然就能更快的適應環境,從身心兩方面都能更好的回歸學校生活了。
其次,學校應該明確相關規章制度,老師應該認真執行相關規章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生有了規則的約束,才能真正收心,回歸正常的學校生活。
❷ 教學工作如何推進四個回歸
一、回歸教育常識,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文件第二部分提到「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要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兩全一主動」,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全體發展、培養主動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要堅持開全課程、開足課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關注每一名學生,不讓每一名學生因學困而掉隊輟學,促進教育的全體發展;培養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養成,通過教育讓學生成為主動健康發展的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回歸教育常識,按照教育常識進行教育教學及管理。教育的基本常識應當是遵循學生年齡特點、學段特點、學生成長規律、教育規律進行教育教學,教學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進行。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也應該要主題化、體系化、系列化。這些非常符合我區正在開展的「新基礎教育」試驗的理念,我們應當繼續加大推進力度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及學生管理。
二、回歸教育本分,引導教師傾心教學、潛心育人。
文件第四部分提到「按照「四有好老師」標准,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教師也越來越浮躁,被當前的經濟利益迷惑了,忘卻了教育的本分是教書育人。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課堂離不開教師的講解、示範、引領。課堂上我們需要加強和學生真誠的交流和互動,通過教師的專業授課和授課技術及管理技術的發揮,來回應我們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但是我們也有一部分教師以信息化課堂為由,將課堂教學由多媒體來替代,課堂上以身作則、行為示範越來越少,忽略了學生的模仿力和忽視了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的時間問題,我們希望學生通過學習去領悟知識而不是頓悟知識。這一點上,我覺得部分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做的較好,他們的授課思維是平等,他們的互動是真誠的,而我們部分教師課堂是強迫式的思維在教學。因此,我們應當回歸教育本分,要常思如何教,如何平等的教,如何真誠的教,如何高效的教,讓我們的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悅;要回歸教育本分,讓浮躁的心靜下來,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真正做到潛心教學、潛心育人。
三、回歸教育初心,堅持學校依法辦學、規范辦學。
文件第三部分提到「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們應當強化課堂教學,要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主要學習知識的時間,要從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發揮課堂育人的主陣地作用,要優化作業設計、科學布置作業,嚴格按照上級相關要求進行考試。應該堅持依法辦學,讓老師的教學及管理更加規范,在規范中提效率,在規范中提質量。依法辦學、規范辦學是教育教學的底線要求和紅線要求,我們必須要堅守。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才能真的做到立德樹人,回歸教育初心。
四、回歸教育夢想,傾心實現教育報國、教育強國。
文件第六部分提到「加強組織領導,開創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我們要牢記「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義務教育段是人生受教育的重要階段,要引導老師和學校樹立科學的教育觀、正確的政績觀,堅決摒棄唯分數、唯升學率等思想,我們要全面提升新時代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加強愛黨、愛國、愛家教育,培養學生要具有家國情懷。我們要加強家校社三位一體教育網路建設,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好思想、好品行和好習慣。我們應當大力營造義務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更好發揮義務教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