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育醫療服務包括哪些方面
教育醫療服務,包括教育服務和醫療服務。
教育服務,是指提供學歷教育服務、非學歷教育服務、教育輔助服務的業務活動。
學歷教育服務,是指根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確定或者認可的招生和教學計劃組織教學,並頒發相應學歷證書的業務活動。包括初等教育、初級中等教育、高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非學歷教育服務,包括學前教育、各類培訓、演講、講座、報告會等。
教育輔助服務,包括教育測評、考試、招生等服務。
醫療服務,是指提供醫學檢查、診斷、治療、康復、預防、保健、接生、計劃生育、防疫服務等方面的服務,以及與這些服務有關的提供葯品、醫用材料器具、救護車、病房住宿和伙食的業務。
⑵ 自閉症的孩子去哪裡進行康復訓練
遼寧省沈撫示範區善美語言康復中心,致力於研究0-14歲特殊兒童生存發展能力需求,圍繞自閉、發育遲緩、多動症、學習困難等兒童,提供綜合性康復訓練服務的寄宿制國家定點康復訓練單位。中心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300餘件教育康復設施,中心除了配有個訓室、感統室、音樂室、語言訓練室、評估室、家長培訓室、多功能康復室等專業教室之外,另配備室外操場、睡眠室、沐浴室、烘焙室等生活設施,為孩子們提供了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舒適生活環境。是一所高標准、高要求的高端康復教能中心。
⑶ 健康教育的服務形式有哪些
1.提供健康教育資料 (1)發放印刷資料 印刷資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頁、健康教育處方和健康手冊等...
2.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 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宣傳欄不少於2個,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
3.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各種健康主題日或針對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並發放...
4.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引導居民學習、掌握健康知識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進...
5.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 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醫務人員在提供門診醫療...
⑷ 全面康復包括哪些內容
1、醫療康復:
應用醫學的方法和手段,幫助病傷殘者實現全面康復的目標,包括葯物、手術、物理等治療方法。醫學康復是全面康復的基礎和出發點,是實現康復目標的根本保證。
醫學康復涉及醫學的各個領域,要動員各級各醫療康復機構,開展康復服務,尤其是社區康復;還要發揮我國傳統醫療優勢,如針灸、中葯、按摩等用於康復治療。康復治療應在傷病發生後盡早開始,不應作為治療終結的後續療法,早期康復可降低殘障發生。
2、康復工程:
用工程的方法和手段使傷殘者康復,促使其功能恢復,重建或代償,是康復工程在康復醫學中的主要任務。對由於腦血管意外,以及意外損傷造成的肢體傷殘者,藉助工程手段是主要的,有時甚至是唯一的康復方法。
例如對各種原因造成的截肢的患者,他們肢體功能的恢復和代償將主要依靠工程的方法來實現。因此,康復工程在康復醫學中占的重要地位,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3、教育康復:
內容上分為兩種情況,對肢體功能障礙者,進行普通教育,如九年義務教育及中高等教育;對盲、聾啞、精神障礙者,進行特殊教育,如盲聾啞學校。
4、職業康復:
協助殘疾人妥善選擇能夠充分發揮其潛能的最適職業,並幫助殘疾人切實適應和勝任工作,取得獨立的經濟能力,並貢獻於社會。通過康復的手段,幫助身體障礙者或傷病者就業或再就業,促進他們參與或重新參與社會。
5、社會康復:
維護殘疾人的權利和尊嚴,幫助殘疾人解決各種困難,改善生和福利條件,接納殘疾人參加到全面的社會生活中。包括建立無障礙環境、改善經濟環境、改善法律環境。社會康復是實現醫學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的最終目標和保證。
(4)教育康復服務有哪些擴展閱讀:
康復治療的目的:
提高殘疾人生活素質,恢復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使殘疾人能在家庭和社會過有意義的生活。為達到全面康復,不僅涉及醫學科學技術,而且涉及社會學、心理學、工程學等方面的技術和方法。旨在加速人體傷病後的恢復進程,預防和減輕其後遺功能障礙程度,盡最大可能使病傷殘者參與重返社會。
在只進行個體治療而無法解決出院後所面臨的回歸社會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情況下,就需要採取康復治療。康復治療的對象包括許多種疾病,大體可分為身體性殘障和精神性殘障。
產生身體性殘障的疾病主要包括出現單側麻痹或吞咽障礙的腦血管障礙(腦卒中)、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出現雙側麻痹或四肢麻痹的脊髓外傷、腫瘤等;骨關節障礙中的慢性風濕性關節炎、變形性脊椎病、變形性關節病、骨折、肩周炎、腰痛症等;
外傷或血管障礙導致四肢切斷;神經系統難治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脊髓小腦變性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等、格林-巴利綜合征等各種發多性神經炎;兒童的疾病包括腦癱、脊椎裂、肌營養不良症、唐氏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