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保育員如何開展幼兒園保教工作
以深入的常規督導,以觀摩、研討、交流、總結促教科研,以豐富多彩的家園活動給幼兒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在園委會成員的部署、組織下,在全體保教人員齊心協力、團結奮進的努力工作下,幼兒園保教工作在做穩、做實上大顯成效,保教質量進一步提升。
1、安全工作放首位。
安全是我們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時刻將保護幼兒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雖然有專門領導分管安全工作,但保教工作從未放鬆對安全的管理,從班級設施設備到活動場地到對教師時時刻刻的要求,防火、防燙、防摔、防電、防水等,盡量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
2、加強常規衛生消毒的督導檢查。
通過「一天一檢查,一周一匯,一月一小結」的方式,提高保育員對衛生消毒、洗曬工作的規范操作,加大衛生消毒的檢查督促力度;各班家園聯系欄,向家長宣傳;做好對傳染疾病的預防工作,如培養幼兒勤洗手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加強戶外鍛煉,增強幼兒體質;加強對衛生工作的堅持性、規范性————保證幼兒生活環境潔凈舒適。
3、努力創設適宜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發揮隱性教育功能。
環境是幼兒賴以生活和認知的基本條件。一方面,各班教師努力為幼兒創設豐富而實用的物質環境(如創設各類活動區角,製作富有教育意義的牆飾)。
另一方面,努力為幼兒創造相對寬松、和諧且積極向上的精神環境(如每周周一舉行升國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讓幼兒體會對祖國的崇敬之情)。通過環境對幼兒施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幼兒園的工作性質是保育為先、教育為重。為提高保育服務質量,讓孩子生活舒心,家長放心,我們首先要做到四心,即「關心、愛心、耐心、細心」。
從每日的各個環節入手,把好晨檢、進餐、入廁、戶外、午睡、離園等幾大關口,加強護理照顧,並要關注特殊兒童的成長變化,在生活、學習、心裡上給予幫助、照顧、溝通、疏導,使特殊兒童得到轉變,用實際行動體現教師的四心。
家長工作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努力做好家長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與密切配合,非常重要。本學年,我園仍堅持家長會、觀察記錄、家教園地、家園聯系冊、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多途徑、多渠道增進家園溝通與協作,使家長能更深入的了解幼兒園、了解教師的工作,從而更加支持、配合教師的教育活動,搭建了良好的家園共育模式。
⑵ 淺談如何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一、選擇適宜教育目標,促進幼兒發展。樹立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觀念,遵循「觀察在前、目標在後」、「目標在前、活動在後」的原則,制定學期目標、月目標與活動目標。也就是依據現有的發展水平,確定適宜的教育目標,再圍繞目標,選擇教育活動、確定教育形式的方法,最終實現目標,再圍繞目標,選擇教育活動、確定教育形式的方法,最終實現目標,促進幼兒發展。在實踐中,必須要求教師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擬定學期、月份教育目標,再按月教育目標設置活動區域,制定周計劃、日計劃,同時還要不斷根據教育工作中的反饋對其進行調整,選擇和安排教育活動。如:十月一日是國慶節,社會領域中的目標有「認識國旗、國徽,了解家鄉的特產、名勝」等等,那麼就依據此目標選擇社會化的主要活動內容:歌曲「國旗、國旗多美麗」,美工活動「粘貼、製作國旗」,布置教室主題牆「我們的祖國」等等。
二、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實踐中應改變原來分科備課的模式,嘗試備一日活動內容,雖然在開展試行時遇到一些困難,但教師們應虛心好學,敢於探索,較快地適應新的備課方式。在教學形式上,我們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採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的原則,寓教育於幼兒一日活動之中,注意動靜交替,充分發揮各科教育手段的相互作用,變「注入式」教育為「啟發式」教育,從本園的實際出發,即保留分科教學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優點,又開展綜合主題教學、分組教學、區域活動等多種教學形式,達到各種教育內容縱橫聯系、有機結合,充分體現直觀性、科學性、趣味性。要求教師除了保證幼兒的進餐、戶外體育活動、午睡等時間外,教師可以自主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可以嘗試多種教育活動、組織形式、自主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內容等等,提高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能力。
三、在教學中,鼓勵教師進行大膽的嘗試。
一是為了豐富幼兒的一日活動,我們在晨間鍛煉活動中增加「幼兒早操舞蹈」。每年更新內容一次,教研組教師負責編排,然後進行教師培訓。同時,還成立了教師文藝表演小組,教師們利用休息時間編排演出劇,定期為幼兒表演,這些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活動中,不僅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興趣非常濃。而且,教師的業務素質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是在環境創設上,教師結合本班實際,根據教育主題進行設計,內容豐富,構思新穎,又富有教育作用。如針對幼兒園的幼兒年齡特點,小班教師利用教室牆面設置了「我最乖「專欄,分別設置了」我不哭、有禮貌、愛勞動、愛學習、講衛生」五個方面,並用紅、紫、綠、黃、藍幾種顏色的小表示。幼兒在哪方面表現好或有進步,就在他的相片周圍貼上相應的一朵花,這樣即記錄了幼兒在園的生活學習動態,同時,又鼓勵幼兒上進,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教師關注到了幼兒之間的個別差異,注重促進了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三是利用節日、季節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如「幼兒生活處理能力比賽」「幼兒舞蹈體操表演活動」「幼兒輕器械操活動」等等,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幼兒園的教研活動越來越讓教師們感到探索創新的樂趣。教師們開始認識到幼兒園時時處處都秀教育的契機,從而有了將教育觀念化為教育行為的意識和能力。
四、通過課題研究、觀摩活動,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我們應針對幼兒園的實際,開展素質增長率課程、科技活動、區域活動等課題研究,並結合課題開展大量的教育教學活動觀摩。要求人人參與,共同提高。活動前教師要自己獨立設計活動方案,活動後談自己的活動設計思路並自我評價,然後集體對活動過程進行討論,找差距數優點,進行坦誠的互相評價。同時還要求教師每月作保教筆記、進行教學效果分析、教育信息文摘、幼兒個案分析、聽課評課等。並有記錄。通過這種相互交流,經驗分享,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使教師們對幼兒的理解更深入了,對幼兒觀察的目的性更強了,組織起活動來更自信了。同時,鍛煉培養了一批能開展課題嘗試的教師。
五、教師與家長相互配合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我們應在教師中提倡微笑服務,並將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向家長承諾。各班教師在家園教育中還增設了「家長信箱」「你需要聯系嗎?」等內容,要求教師進行常規性家訪,並作記載。加強了家園雙方的溝通和了解,從而達到了家園的一致性教育。
總之,我們教師還需要在觀念層面和實踐層面上都有進一步提高。以所在幼兒園自身的改革實踐為基礎,逐步建立、完善、鼓勵每個教師積極參與的教研製度,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促進其發展。同心協力,更好地跟上時代變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