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田的《論教育》里,主要思想觀點有哪些
蒙田(1533-1592),法國作家和教育思想軋 古代希臘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蒙田指出:"學習和教育只服從於一個目的",即便學生養成"完美的判斷力"。在蒙田看來,培養判斷力是教學的頭等大事和中心任務,也是全部教學方法的基礎和出發點。對此他曾反復地、詳盡地作了論述。
蒙田提出的教學方法具體有,
1、不要死記硬背。"死記硬背,並不是完善的知識,這只是把別人要求記住的東西保持在記憶里罷了。"學生不僅要記住老師的話,更要領會老師所講內容的精神實質,要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學生要學會把別人的知識通過理解和吸收轉變成自己的知識。對此,蒙田還把學習比喻為人吃東西,他說,"即便我們的肚子裝滿了肉,如果沒有消化,有什麼用處呢?如果它不轉變為我們的東西,如果不給我們營養,增強我們的力量,又有什麼用處呢?"
2、不要輕易服從權威,不要盲從。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一個僅僅跟著別人走的人,不會去探索什麼東西,也尋我不到什麼東西。"學習要像蜜蜂采蜜那樣,博採眾長,為我所用。所以蒙田說,"我希望做教師的便他的學生謹慎地、嚴密地吸取一切東西,決不要相信只憑權威或未經考察的東西。…¨把各種不同的判斷向他提出,如果他有能力,他將區別真理與謬誤 。"
3、不要只學書本知識。"僅僅進行書本學習是貧乏的。"學生要和別人交談來往,出國旅行,觀察各種奇異的事物,總之,要把世界作為"書房",從而擴大視野;如困守一處,就會眼光短淺。
4、要因材施教。教師一開始就應該按照他所教育的孩子的能力施教。如果"採取同樣的講課方法和教育方式來指導很多體質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兒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個人可以 "獲得良好的結果或達到完善的境地而要因材施教,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對此,蒙田曾用教師指導學生走路來比喻指導學生學習,他說:"教師最好先讓孩子在他面前走幾步,以便更好地判斷他的速度,從而推測他能堅持多久,然後方能適應他的能力。如果我們不顧分寸,就常會壞事。"
5、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多引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切忌事事處處包辦代替。蒙田要求教師有時候給學生"開條路",有時候讓學生"自己去開路"。他說。"我不希望導師獨自去發明,只是他一個人講話,而應該容許學生有講話的機會 。"
6、多練習。蒙田指出,人們要想學跳舞,不能只是看舞蹈家跳,而自己不去跳。學習也是一樣,對所學的知識要多運用。蒙田說:"不要孩子多背誦功課,而是要他行動。他應該在行動中復習功課。"
7、 培養兒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蒙田說:"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培養對學問的興趣和愛好,否則我們將只是教育出一些滿載書籍的傻子。"(完)
選自網路個人圖書館
❷ 簡述蒙台梭利的基本教育思想
(1)基本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以她廣博的醫學、生物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和精神病學等知識為基礎,在教育實踐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論。
①發現兒童。蒙台梭利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現兒童「生命的法則」,幫助兒童發展其生命。
②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提出了兒童感覺特別敏感期的理念,她認為處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對於不同的事物有著不同的敏感度。因此,她歸納出以下幾個敏感期:
a.秩序敏感期。幼兒對秩序的敏感從出生第一年就出現並持續到第二年,甚至在他出生後的第一個月里就可以感覺得到。這是幼兒的一種內部的感覺,以區別各種物體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物體本身。
b.細節的敏感期。幼兒在1~2歲時會表現出對細節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細小的細節上,如鞋子放到了鞋架的旁邊,而沒有放在鞋架上等。
c.行走的敏感期。這是在幼兒發展中最容易觀察到的一個敏感期。
d.手的敏感期。幼兒會朝外界伸出小手,這個動作的最初推動力代表幼兒自我要進入外部世界之中。
e.語言敏感期。1歲左右幼兒開始學說話,他們所獲得的語言是他們從周圍環境中聽到的。
③自由的原則。蒙台梭利認為,要建立一種合乎科學的教育,其基本原則是使兒童獲得自由,使兒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現。
(2)教育的基本內容
教育的基本內容包括肌肉練習、日常生活訓練、初步的知識教育以及文化歷史教育。
(3)教育方法
①提供有準備的環境。在蒙台梭利學校中,每一個教師要根據兒童不同階段身心發展的需要,設計出一個能夠幫助兒童發展的「生命的、活動的真實環境」。所以,為幼兒提供一個適當的教育、生活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②教師。在蒙台梭利學校,任教的教師被稱為指導員。她們的教學任務有別於其他的學校。在這里,教師只要做到三點,即:觀察指導、示範、准備。
③教具即活動材料。兒童的活動主要是通過教具進行的,教具是根據兒童身心特點及所需要的環境來設計的。總的來說,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論和方法,就是通過教育引起兒童的興趣和自由活動,在活動中,使兒童形成一個生活集體,從這個集體中培養出真正的兒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❸ 蒙田認為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於兒童教育問題,他在《論兒童教育》一文中明確指出:「說實在的,在這件事上我知道的只是,人文科學中最難與最偉大的學問似乎就是兒童的撫養與教育。」①因此,兒童一旦來到了人世,大家就要給他種種關懷,教育他,撫養他。而對於國家來說,其主要職責就是要對兒童教育做到無微不至的關注。正是基於這一點,蒙田在歷史和現實結合的基礎上對兒童教育問題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思考,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的觀點。當然,應該看到,「如果說蒙田的《隨筆集》的不同章節都體現了他對教育問題的思考,那麼,這種關注不僅來自他對自己早年教育的回憶,而且更來自他對教育的哲學思考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