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幼兒園的常規教育
常規是指幼兒園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規則,具體是指幼兒園對於幼兒什麼時候應進 行什麼活動、活動中應遵守什麼要求、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活動要採取什麼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幼兒園常規教育主要包括:一日生活常規、教育、 教學常規等。幼兒園教師要會科學、合理地制訂各項常規,要耐心細致,持之以恆地教育幼兒遵守各項常規,以使幼兒園常規教育發揮應有的作用。
幼兒生活常規教育
(一)常規訓練的重要性
1.常規可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由於幼兒園里的幼兒來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兒由於各種原因。生活作息沒有規律,而幼兒園則是按照幼兒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做出符合科學的合理安排,幼兒 生活在其中,就能逐漸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時間觀念和有組織、有條理的辦事能力,並逐步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幼兒吃飯不講話、喝水要排隊、上廁所不推擠等 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在一日活動中逐步養成的。
2.常規可以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環境.學習在集體中生活
幼兒園一日活動雖是為滿足幼兒自身需要進行的。但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執行成人的要求和適應集體生活的規則,這樣就能在自身需要和客觀要求、主觀能動性及外部條件的交互作用下,獲得適應幼兒園環境的能力,並且不斷學習怎麼樣在集體中生活。
3.常規可以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維持班級的秩序
自律是指控制自己並遵守一些共同規則的能力,幼兒通過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常規而逐漸培養這種自律能力。同時由於幼兒的這種自律能力,班級秩序得以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游戲活動和教育活動得以正常進行。
4.常規能夠增強幼兒的安全感.有助於幼兒健康成長
人在一個有規律的環境里生活才會感到安全,幼兒也是如此。合理的常規為孩子創造了一種有序的、和諧的生活州搭,使他們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地形成一種符合其身心發展水平的規則意識和規范行為,使遵守規則成為孩子們的自主行為,同時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幼兒生活常規教育
(二)常規養成的策略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建立常規時,教師首先應從長期自居的「領導者」、「指揮者」的寶座上走下來.從根深蒂固的「師道尊嚴」的束縛中走出來,不要板著面孔「發聖旨」,給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環境.教師可以在平等融洽的環境中與孩子們共同討論對他們的要求。
2.引導幼兒建立自信.鼓勵幼兒主動發展
幼兒還未形成清晰的自我概念,往往要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特別是當他們面對新環境和新問題的時候.更容易對自己沒有信心,產生害怕、抵觸情緒。老 師是幼兒心目中最富有權威的人,他們對孩子的正確評價、肯定及支持的態度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是最為重要的,這些積極引導能幫助孩子勇敢面對困難的挑戰。
3.規范行為,為兒童樹立榜樣,促進幼兒養成自覺的行為習慣
幼兒的模仿性強,思維具體形象,教師、家長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都是他們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必須時時刻刻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要 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給幼兒樹立好榜樣;同時也要注意同伴影響的作用,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時機,余跡襪促進幼兒養成自覺的行為習 慣。
4.與家長溝通.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幼兒的一致性
幼兒常規的培養。除了老師的指導外,家長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對於那些各方面 能力較差的孩子,教師平時應以幫助、鼓勵為主,鼓勵他們參與集體活動,對他們的要求可以適當降低,同時還要讓家長做好配合工作,向家長介紹如何發現孩子的 優點,如何給孩子創造自主做事的機會等。這樣,教師與家長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幼兒的一致性,能更好的促進幼兒常規的養成。
5.給幼兒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
幼兒的一天基本上由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和教育活動組成,其中包括飲食、睡眠、盥洗、游戲、學習和交往等內容,通過這些活動,幼兒獲得了「在什麼時候什麼 情況下該如何做,不該如何做」的認知、體驗和經驗,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確的行為方式,並在反復實踐中得到強化,進而逐步養豎激成良好的常規。教師應盡最大的努力 創造條件,給幼兒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促進幼兒常規的養成。
② 幼兒常規教育的內容是什麼
幼兒常規教育是幼兒德育內容之一。對幼兒進行正確執行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具體制度和行為准則的教育。通過入園、晨檢、早操、上課、游戲、勞動、娛樂、散步、盥洗、進餐、午睡、喝水、入廁、穿脫衣服鞋帽和離園等各項活動, 使幼兒學會按時作息。
有規律地生活,愉快、穩定、有秩序地參加活動,形成一系列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衛生習慣,掌握最基本的活動技能,保證幼兒身心健康、行為文明,並能較好地適應集體生活和符合各項活動要求。
(2)常規教育是什麼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新規則;
2、講解說理與掌握技能並重,使幼兒知道執行規則的意義,掌握實行每項規則的方法和程序;
3、對執行常規有特殊困難的兒童,深入細致地進行個別教育;
4、 經常練習、檢查和督促,使幼兒的行為逐漸熟練,成為習慣。
③ 小學生常規教育內容是什麼
小學生常規教育內容如下:
1、到校做到:不過早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中途離校;見到師長主動行禮問好;少先隊員要佩戴好紅領巾,服裝整潔。
2、上下樓要求:慢步輕聲,靠右行,禮讓他人,不沖撞。
3、早讀要求:老師到班有同學或幹部負責,有內容安排,全體同學要自覺按要求早讀,無人隨意走動。
4、早操要求:站隊做到快靜齊,要以整齊的隊伍和統一的步伐行進至操場,動作準確有力,整齊統一。
5、上課要求: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積極思維,舉手發言,尊敬老師。
6、課間休息要求:不追跑打鬧,不大聲叫嚷,開展小型安全的活動。
7、愛護公物要求:愛護學校一草一木,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
8、放學要求:自覺排隊離校,戴小黃帽,在校午飯學生,遵守紀律,不浪費糧食,不隨便出校。
④ 常規教育有哪些
常規教育是指對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規則、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的培養教育過程,是貫穿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的。在常規培養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如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對他人要懂得文明禮貌、知道愛護公物、學會等待與輪流以及關心、同情他人等,要讓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
生活常規一般包括來園、盥洗、飲水、如廁、進餐、午睡、起床、離園等環節的常規。幼兒應該形成的生活常規包括:遵守作息時間,有良好的進餐習慣、睡眠習慣、衛生習慣、有良好的坐、站、走姿勢,以及有良好的物品收放習慣等。如果按照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內容來劃分,幼兒園的常規可以分為生活常規、游戲常規、學習常規三部分。雖然每個幼兒園會根據本園的具體情況對這三部分的常規進行具體的規定,但是大致的內容是相同的。
⑤ 什麼是幼兒園常規教育幼兒園常規教育有何重要性,它包括哪方面的內容養成教育和常規教育是一個概念嗎
養成教育和常規教育不完全一樣。常規教育包括很多、有坐姿、衛生、入廁、吃飯、睡覺、排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