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的教育(系統)有什麼特點啊
是這樣的,人家就是先進!在我們中國初中生的的數學就可以抵上他們的高中數學了!
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日本明顯高於我國。日本的中學生已經能夠獨立去圖書館查文獻、找數據來完成一個正規的項目。他們的命題完全從興趣出發,極為廣泛,從反恐到世界和平,從環保到動物保護,應有盡有,而有些在我們看來是只有到大學畢業才能完成的論文。日本的老師總是激勵孩子們的自我表達能力、懷疑能力和辯論能力。孩子們從不認為世界上的標准答案只能有一個。這種從小培養起來的懷疑能力就是未來的創造力。這也正是日本之所以強大的基礎。我國的基礎教育所打的基礎是重知識「學多悟少」,縱觀日本的基礎教育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教育,「學少悟多」。中國的基礎教育重視扎實性,而日本教育重視多元性;中國的基礎教育注重縱向的深度,而日本的基礎教育則注重廣度;日本的基礎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和自立精神,中國的基礎教育注意培養學生嚴格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相應的,美國有寬松、自由的氛圍,能夠充分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中國基礎教育則沉悶得多了。
中國的學生是多學、多練、多記、多考,培養孩子吸收知識、學習行為和接受能力。日本的學生是多看、多問、多想、多干,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能力、創造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從深層次思考,我認為,培養考生還是培養學生?是中美教育的根本區別,也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質區別。培養考生是把有問題的教得沒問題;培養學生是把沒有問題的教得有問題。
中美在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中國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模式教育;而美國則側重於強調創新精神,強調個人主義,是一種精英式的教育。從本質上講,側重於創新還是側重於打基礎是美國基礎教育和中國基礎教育的根本區別。
在日本的冬天,雖然屋裡溫暖如春,但戶外的冰天雪地里孩子們卻是穿著薄薄的毛衫和單褲在外面跑步、玩耍。日本的家居飲食十分簡單,即使你是財閥家的公子千金,也不會讓你從小有與眾不同的奢華心理。這些以致於我們中國人到日本以後總是餓肚子,但是日本的孩子是很健康的,他們在寒風與清貧中學到了堅韌、頑強、他們身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鍛煉,他們的心智得到了堅毅和剛強的錘煉。孩子在游戲中、共同相處中有摩擦的時候,日本的家長總是先讓自己的孩子反省自己的問題,他們的民族精神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團結。
再來看一看我們中國的父母,在寒冬未到的時候給孩子就穿上厚厚的冬裝,家裡好吃的東西盡量給孩子,孩子想要什麼給孩子什麼,以致於每年換季的時候兒童醫院人滿為患,孩子爭執摩擦的時候,我們的家長總是尋找幼兒園老師或者對方的家長去替孩子出面解決。驕嬌之氣在我們中國孩子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日本小孩子的玩具很少用買的,基本上都是媽媽爸爸做給孩子的,而日本不少單親家庭的孩子,為了和大家一樣,在沒有父母為他們製作玩具的時候,就自己動手製作,在游戲中,沒有人去笑話你玩具材料的好壞,但誰的玩具因為製作的質量原因壞掉的話,是當做一種恥辱的。而這種恥辱對一個孩子的心裡承受能力的磨練和動手能力的操練,對今後的生活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呀。
我這樣說並不是在全盤否定我們的教育方式,只是日本的教育似乎更為孩子的將來和國家的將來負責。素質教育在我們國家已經高喊了很多年了,真正去面對的素質教育的有多少家長,試問在我們今天的西安,今天的中國有哪一個家長會把自己孩子的棉衣脫掉放在雪地中鍛煉?有哪一個家長會讓孩子把吃清淡的飯菜只吃個七成飽,有哪以為家長會在繁忙的工作中為孩子親手製作一件玩具?
總的說,日本的教育來自中國~在加上他們的武士精神 英國是現實社會的教育 美國是實踐的教育 中國比較復雜 就是沒有他們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