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學生怎樣進行「愛的教育」
在學校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愛的教育 一、愛是什麼?有人說愛是一個口袋。往裡裝,產生的是滿足;往外掏,產生的成就感。我想,愛更是一種感受。一個人被需要時,才能感應與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一個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麼的偉大,於是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意。愛,是世間最美好的詞彙,學會愛,我們才有平和的心態、博大的胸懷,懂得體貼與照顧,知道真情所在;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當今孩子中,愛心卻越來越難尋覓了,現在家庭中的單向受益使孩子只知道接受別人的愛,形成眾人為我服務的心理定勢,長期處於被關愛的氛圍中,勢必強化學生的自我中心,使學生的自我中心向社會中心轉移發生困難。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在中小學通過教育,幫助學生從小學會關心他人,提高其體諒、安慰、關心、謙讓、奉獻等社會行為水平。二、 愛與教育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陶行知先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的教育」 。 愛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從孔子的「仁愛」到墨子的「兼愛」 說明了愛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的思想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 教育不是用來栽培仇恨的,它的一個最重要的功能是教給人們懂得愛、學會愛、珍惜愛,愛自己也愛別人。愛對於人生的重要性恐怕沒有多少爭議了,古往今來的許多賢哲都曾有過論述,例如,泰戈爾曾經說過: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雪萊也曾說過:愛的需求或力量一旦死去,人就成為一個活著的墓穴,苟延殘喘的只是一副軀殼。但是,如何在中學生當中培育愛,如何教會他們正確地愛人愛己卻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擔負著建設祖國未來重任的中學生們身上加強愛的教育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因為這不僅關繫到每個受教育者自己的身心健康,也關繫到我們整個社會的和諧。可以說,一個不懂得愛、總是生活在仇恨中的人是不健康的人;同樣,一個缺乏愛的社會也是不和諧的社會。愛理應是和諧社會理念主題中應有之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新事物新觀念不斷出現,生活方式日新月異。現在的學生接受新思想快,可謂是優點,但優越的生活也使他們產生了一些不良現象,特別是在今天,我們常常聽到:「競爭激烈,奮斗的重要」,我卻認為無論何時,培養學生「真、善、美」的情感,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卻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愛別人,關心別人,心中有他人。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愛同學、愛父母、愛集體、愛祖國,只有付出、傳遞「小愛」才能匯聚成榮耀祖國的「大愛」三、 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對於一個教育者來說,如何正確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呢? 首先教育學生愛自己的父母。一個學生,首先應做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如果心裡沒有對親人的眷眷深情,如連含辛茹苦地把他養大的父母都不熱愛,又怎麼可能去愛別人,愛集體,愛祖國呢?在班級,所有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孩子總以自己為中心,似乎把自己當作了太陽,而其他親人、老師則成了星星圍繞他轉,罷輒將「代溝」、「不理解」掛在嘴邊,頂撞父母,甚至離家出走,他們認為與父母的一切矛盾,責任都在於父母,而對父母在生活上精神上為自己的付出則視為常事,認為那是父母應該做的,很少去體諒。對於這種現象,我注意從小事入手,讓學生們去體會父母的愛。在我們班時就有一個學生,當父母管教他時總跟父母吵嘴,甚至以不念書來威脅家長,父母為此很傷心。我找到這位學生,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述父母為他所得的一切。第二天,他主動來找我,並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要孝敬老人。抓住這個機會,我組織了一些活動。例如在家長會上讓孩子也參加,有的學生還給家長以書信形式談出自己的心裡話,家長講了為孩子付出的心血。這使學生們震動很大。他們開始了解和體會父母的苦心,父母的不易,和父母頂嘴的少了,幫父母分憂的多了。從家長的反饋意見來看,學生切身體會到父母的辛苦,變得懂事多了,看到學生們的變化,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教育學生愛自己的老師。一個懂得感恩的學生要愛自己的師長,當學生對老師說「老師好」「老師辛苦了」「謝謝老師」時,這些話語中包含著深刻的道德情感,表現出一顆心與另一顆心接觸時美好的感受。因此我們教育學生見到老師要問好,這是尊敬師長最起碼的表現。然而,許多學生卻不以為然,對老師漠然的問候,遇到老師視而不見甚至頂撞師長。怎麼才能改變這種現象呢?我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書中找到答案,他說:「師生關系中應充滿尊重勞動的氣氛,沒有對勞動和從事勞動的的人的尊重,就會產生懶惰、懈怠,就會輕率地對待物質、精神、道德財富。」因此,要讓學生尊敬老師,就必須讓他們認識老師勞動的艱辛。一天,在上英語課前,我先到班級告訴學生英語老師病了,由於牙痛半個臉都腫了,說話非常吃力,正在醫治中,可為了不耽誤同學們的學習,她不肯請假,此時正好英語老師走進班裡,望著老師腫起的臉,學生非常感動。課後英語老師告訴我,這堂課學生表現非常積極,我們明白學生是用行動表示對老師的尊敬。於是我又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老師一天的勞動,當他們看到化學老師利用中午時間給學生補課,物理、數學老師工作到黃昏,燈下仍有他們批作業的身影,學生們被感動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老師無私的愛,換來了學生尊重與愛戴。節日期間學生送上的是一封封充滿感情的慰問信,帶著美好祝福的卡片,課上能刻苦學習,課下有熱情的問候,當老師生病時,講台上會有把椅子,講桌上會多一杯熱水,真誠的情感使師生關系更和諧了。教育學生愛自己的同學、夥伴,愛自己的集體。作為學生,接觸更多的是集體。和同學如何相處也是他們進入社會的第一步。在這里我告訴學生要「善良、熱情、以誠相等」,要因為我的存在使集體更美好,要善於感受身旁的人,要樂於支持、鼓勵、幫助處於困難的人。不能感情冷漠,因為那就是心靈的失明。「運動會」、「藝術節」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集體榮譽感。最能表現學生間的愛心,場上的運動員努力奪冠,場一的學生搖旗吶喊,拿出自己的錢為運動員買飲料、麵包。當有同學遇到困難時,全班學生會伸出援助之手,班級中常出現愛心奉獻的場面,有的學生在日記中寫到:「我們班是一個團結的集體。困難時我們有真誠的幫助,喜悅時我們有快樂的分享,我為這個集體而驕傲!」當我看到這些話時,我似乎也透過這一張張微笑的面孔看到了一顆顆善良的心。教育學生要愛我們周圍的世界,愛我們的祖國。我雖感嘆世間的變化,更痛心社會有陰暗的一面,但我會盡全力為他們營造一個純凈溫暖的空間,使他們學為別人的幸福而喜悅,為別人的痛苦而分憂,懂得去愛這個世界,去愛這個世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讓他們用一顆純真、善良的心,把這個世界裝點的更美好。一旦他人或者祖國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分擔痛苦,分享愛的快樂,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只要我們人人付出一點點愛,齊心協力,什麼困難我們都可以戰勝!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會越來越強大。愛的教育是一個大的課題,需要我們真誠地用心去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也有不同的衡量標准,但不變的是對孩子的關愛與關注……在我看來,要進行愛的教育,老師自己首先要學會愛。言傳重要,身教更重要,自己有愛,才能授人以愛。老師要切實地以愛心、以愛的行動去對待每一個學生。
2. 教師如何關愛學生
一、關愛學生先要關心學生,關心是情感激勵的首要因素。關心學生就是胸中裝著學生,心中想著學生,服務於學生。關心學生體現在許多方面:當學生在心理上產生苦惱時,教師及時幫助解開疙瘩;當學生在身體上出現不適時,師及時幫助尋醫問葯;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困難時,教師及時幫助清理路障;當學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時,教師及時幫助排憂解難。教
師應爭取做到:學生哪裡需要教師,哪裡就有教師的身影。這就是說,對於學生的得與失、
冷與暖、好與惡、喜與悲,教師不僅要記在心上,說在嘴上,而且要落實在行動上。
二、關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在諸多愛生的美德中,尊重是愛之核心。教師尊重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書也好,育人也罷,都是師與生的雙邊活動,這是一個雙向交流的復雜程序,簡單的一方能動、另一方被動的生產模式。充分尊重學生既可密切聯系師生感情,又是可煥發學生創造熱情,激發奮發向上,銳意進取心
理。但是,現在的學生知識面寬,思想活,對人生、思想、前途、事 業、社會等,都有所思考,在考慮過程中,對什麼是尊重也存有錯誤認識,若是對他們的設計,不管正確與否都全盤接受;對他們作為,不管是否得體,都鼓掌喝彩,必然會導致學生錯誤思想的蔓延。真正的尊重,應當體現因人制宜,體現個性的原則。
三、關愛學生還要理解學生理解學生就是懂得學生心裡想的,相信學生口說的,明白學生手中乾的。小學生由於年紀小、閱歷淺、經驗少等多種因素,不時會出現或這或那、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錯誤言行,這些都在所難免。一個人總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
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教師對學生,尤其是對後進行的錯誤,不能見到風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動輒訓斥,更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正確的態度應是:允許學生犯錯誤,又允許學生改正錯誤。同時要知道,改正錯誤不可急於求成,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需要教師細心、細致、不懈地扶持。
四、關愛學生定要信任學生信任學生可解釋為信而任之即相信敢於託付。首先,在對待全體學生上,要一視同仁、不偏不倚,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以信任之目視之,以信任之耳聞之,以信任之言任導之;其次,在對待後進生上,同樣要以信任為前提,不能橫挑鼻子豎挑眼,不能抱有成見,學生犯錯誤,應當心平氣和地讓他坐下來,想方設法讓他開口說話。然後順勢進行引導,最終使之幡然醒悟。再次,在對待班幹部上,要堅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調動全體班幹部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讓它們在信任的土壤上茁壯而健康地成長。
陶行知先生說過: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只 要教師用心去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那麼學生所有的嫩芽在得到老師言語行為的呵護滋潤後,將會更好地茁壯成長。愛護學生是每位教師應盡的責任。
3. 淺談班主任如何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
怎樣才算是班主任老師愛的教育呢?現結合教學實踐略談幾點想法。
一、學會主動,求得學生認可
高爾基曾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會愛的人才會教育孩子!」 為此,班主任應把滿腔的愛全部傾注在學生身上,對每一個學生都以誠相待,讓師愛的陽光溫暖每一個學生的心田。不僅在學習上主動關心學生,指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經常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主動為學生送上所缺的文具,生活上,對學生也無微不至。學生病了,帶去打針、拿葯,然後通知家長或親自送回家;學生病假返校,主動幫助補課,並時刻注意天氣變化情況,提醒學生添減衣服,給學生家裡打電話詢問學生是否放學後及時回家;甚至學生嘔吐、大小便失禁,都能盡心幫助,和學生一起動手弄乾凈……因為和學生建立了融洽、親和的師生關系,以至學生在課後都愛跟我說心裡話,什麼開心的、煩惱的事都愛向我傾訴,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叫我「老師媽媽」。
另外,隨身攜帶一本備忘錄,記錄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等,並做到爛熟於心,經常在放學時與學生一起走在他們每天都經過的路上,看路邊的風景,了解他們的思想,體會他們的感受。因為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對學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這份痴情和愛心,使自己常常能如數家珍地介紹每個學生的情況,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學會贊美,樹立學生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兒童懂得認識的歡樂和取得成績的歡樂,那麼求知的願望就將永遠伴隨著他的學習。」 不可否認,每個學生都渴望成功,都想得到贊美或認可。學習困難的學生,往往缺乏自信。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學會贊美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大加贊揚,以激發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以達到繼續奮進之目的,產生成就被肯定、被發現的喜悅和快樂。如在課堂上鼓勵他們回答問題,答對了就慷慨地給予贊揚,答錯了也要肯定他們的積極性和勇氣,從而幫助學生建起學習的自信心。
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願望是受老師關心和喜愛,當你面對你的學生時,尤其是那種似乎充滿缺點的學生時,看到他們熱切的又含著些許躲閃眼神,如果能盡量發現他的優點,然後真誠地去贊賞他,那麼這樣的語言就像是美妙的音樂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奏響,激發出他們心靈深處的希望和信心,激勵他們奮發向上。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語言的豐富性、生動性,使語言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使這些富有技巧的語言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如具有淵博知識的話語、妙趣橫生的談吐、循循善誘的言辭,給學生描繪出一個精彩的世界。班裡有一位學習不太好但勞動方面特別積極的學生,我利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他,經常表揚他的優點,樹立了他的自信心後,又著重在學習上進行鼓勵和幫助,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三、學會寬容,善待學生的不足
寬容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是一朵綻放的花蕾,是一劑良好的丹葯,是開啟心靈的鑰匙,更是一種高尚的美德,是坦盪、是豁達、是理解、是尊重,是智慧的象徵、自信的展現。「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一名教師,就要寬容學生的不足,不要過分苛求學生,「要善於把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結合起來」。只有寬容的教師,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獲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凈化學生的心靈,學生才會樂於接受他的教育。
記得有一次,我答應學生如果我們班還能在校運動會上獲得團體第一就會帶他們去樺林公園玩,因為一直忙就把這件事疏忽了,臨近期末考試時,就有學生用剛學過的「誠信」教育開始在我的課上小聲嘀咕:「王老師自己說話都不算數,還教育我們誠信呢?」當時,我真的有點生氣,但冷靜一想,確實是自己做得不夠,不能怪學生,便向學生誠懇地道歉,請求全班學生的原諒。那位冒失的學生也很感動,主動為自己不禮貌的言行向我道歉。一場師生的沖突被我的寬容之心化解了。事後,我深深地感悟到:教者的寬容讓學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而教者身體力行的示範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有位女生一直以來遇到事情後都向一位任課教師傾訴,後來她慢慢擺正了我在她心中的地位,但我也同樣對她很好,讓她感到愛的溫暖;班裡有位男生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在輔導後看著他依然的成績,我有些惱怒,冷靜下來後找他作了一次長談,才了解他是因為一隻耳朵出現了問題,我為自己的疏忽感到自責。為他調了合適的座位,經過這件事,使我更加明白了「任何一件事都有其發生的原因」這句話的含義。
四、學會微笑,給予學生快樂。
微笑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教師的一絲微笑,不僅會讓學生如沐春風,讓學生感動許久,而且還可以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培養學生健康愉快的心理。俗話說:「送人玖瑰,手有餘香。」在提倡教師「微笑時教室」的今天,我們教師更要學會對學生微笑,從心底微笑,在給學生送去微笑時,自己也會有甜蜜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