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育指的是什麼教育
美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通過藝術進行的美育就是藝術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中,美育佔有重要地位。
美育主要包括藝術美、自然美、技術美、旅遊美 。藝術美是指各種藝術作品所顯現的美。自然美,是指各種自然事物呈現的美,它是社會性與自然性的統一。技術美是人類活動的精神結晶,它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旅遊美是遊客在旅遊活動中創生出來的一種美及美感。
美育的主要任務包括: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培養和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三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四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重點是藝術美育、社會美育、自然美育和教育美育。藝術與美育各有側重,藝術以創作與文化的理解為主,美育則以美感的培養為主。
美育的主要原則是:①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結合。把革命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緊密地結合起來。②美育內容和實際生活相結合。美育的內容須富有生活氣息;並滲透到學校全部生活中。③情緒體驗和邏輯思維相結合。使學生在感受美和享受美的過程中,煥發高尚的情感,使學生通過邏輯思維來分析作品,加深他們對生活的認識。④藝術內容與表現方法的統一。既要使學生鑽研藝術內容,加深理解;又要使他們了解藝術的表現方法,掌握表現的技能、技巧。⑤統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要使全體學生都學點繪畫、唱歌和其他藝術,有一般的藝術修養;也要適應學生藝術才能和興趣的不同,因材施教。
B. 美育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美育: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通過藝術進行的美育就是藝術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中,美育佔有重要地位。
美育的作用:社會主義社會的美育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育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它用現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藝術形象中的先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動來感染受教育者。它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想像、思想、意志和性格。
它能豐富學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學生的情緒體驗,有助於培養高尚情操,提高社會主義覺悟,鼓舞學生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奮發向上。
(2)蒙氏教育的美育指什麼擴展閱讀:
我國社會主義學校的美育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養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的發展。
它可以提高學生思想,發展學生道德情操;它可以豐富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它可以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體育運動的質量;它可以鼓舞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並進行創造性的勞動。
美育定義由狹義而廣義的過程中夾雜的另一個維度的變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實質美育。所謂「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養對象的審美素養(如審美觀、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等)為目標的教育活動。
而「實質美育」則以上述目標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實質:人生的美學趣味和教育的審美境界。強調美育對詩意人生的促進功能已成為現代美育的核心。這樣,美育概念就應在從狹義走向廣義的同時,也實現由形式向實質的革命。
眾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沒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幾千年前,孔子就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強調審美教育對於人格培養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聲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喬布斯也曾直言,蘋果與其他計算機公司最大的區別,在於追求科技的同時,始終保持對於藝術和美的追求。
C. 「美育」到底是什麼
美育,又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自身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它如同德育、智育一樣,主要主要涉及人的精神生活,對美育,不同時代的人們有過很多論述,十八世紀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美學家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指出:「從美的事物中找到美,這就是審美教育的任務。」在我國近代教育史上首創美育的蔡元培,則對美育作了這樣的解釋:「人人都有感情,而並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由於感情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為強,轉薄為厚,有待於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作美育。」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更明確:「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強大的源泉。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務是:教給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摯,並在此基礎上確立自己的美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