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孩子尿床了老師應該怎麼正確教育
當老師遇到幼兒園孩子尿床的情況,老師的心情肯定是不美麗的,但是,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老師都需要尊重孩子,及時給孩子更換臟衣服,具體可以從你下面幾個方面(步驟)去教育孩子:
首先,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隱私」。
老師首先要理解孩子的特殊情況,不要在休息室或者是班上指出孩子的欠缺,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方面的傷害。因為孩子尿床不是很光彩的事情,幫助孩子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鼓勵孩子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採取積極應對方法——教育小技巧
當發現孩子尿床了之後,要及時的疏導孩子緊張、害怕的心情。因為孩子尿床後,心理肯定充滿了恐懼,擔心下朋友笑話,擔心老師責罵、批評。所以,老師的疏導就很關鍵。我們可以這么說:老師知道,你從來不尿床的,今天是有原因的。等會老師幫你換一下衣服和被子,不要著涼了哦!還有,你看,其他小朋友都還在睡覺呢,我們輕一點,沒有人會看到的。先打消孩子的恐懼心理,然後接著教導正確的方法。可以說:以後有尿了要及時告訴老師,或者自己下床到衛生間去尿尿,我知道你是很棒很懂事的孩子,老師會像以前一樣喜歡你的。這樣相信孩子就會懂事的繼續睡覺了。
最後,要及時給孩子換洗尿臟的衣服,避免引起感冒
孩子尿床後,不一定敢告訴老師,就需要老師的「火眼金睛」,懂得察言觀色,發現不對勁的情況,及時去咨詢。特別是尿床的孩子,因為尿液有一定的臟物質,容易讓孩子不舒服,特別是冬天,會冰冷。所以,發現後,要本著愛心、耐心,了解孩子尿床的原因,針對性的解決孩子的尿床問題。重點還是需要及時幫孩子更換尿臟的褲子和衣服,讓孩子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成長。
溫馨提示:
教育尿床的孩子時候,老師需要足夠的耐心和足夠的寬容,尊重孩子,保護小朋友的「隱私」,不能在眾人面前數落,這樣才能幫助孩子盡快拜託尿床的影響,起到積極的作用。
『貳』 小孩子隨地小便,應該怎麼和他講
引言:有很多時候家長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孩子覺得好玩就會隨地的小便,這也是孩子一個比較調皮的行為。許多網友在看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都會感覺到非常反感,他們又不知道該怎樣跟自己的孩子講,那麼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對於孩子隨地小便應該怎麼樣跟他講才是最好的。
三、家長怎樣跟孩子講?
家長在平時就應該耐心的指導孩子如何進行小便,教他如何脫褲子和穿回褲子,如果說孩子做得非常正確的話,那麼作為家長就要給孩子一些獎勵,如果做得不好的話就要對孩子的做法進行糾正,但是不能發脾氣,因為對於喜歡發脾氣的家長,那麼孩子長大之後也會有一個很不好的脾氣,當孩子在路上有很急的情況下,那麼家長就應該陪他去找廁所,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認識,就能讓孩子養成愛護公共衛生的習慣。
『叄』 怎樣教孩子尿尿
最佳訓練時間 寶寶18~24個月大的時候,是接受如廁訓練的最佳時機。 爸媽要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不失時機地訓練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對剛出生的嬰兒來說,排便通常是一種下意識的條件反射,只要膀胱充盈了、有便意了,自然就會排出。 在寶寶滿月後,爸媽就可開始定時定點地把孩子大、小便了。具體做法是:先放好便盆,讓寶寶保持一個特定的姿勢,然後用「噓噓」聲誘導寶寶排小便;用「嗯、嗯」聲促使寶寶排大便。這樣,在視覺、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再加上特定的排便姿勢,一段時間後,寶寶就會逐漸形成條件反射了。 等到寶寶7、8個月大時,他已經能夠用表情來表達「想去廁所」的意思了。通常情況下,當寶寶的小臉憋得通紅、哭鬧的時候,也許是他在表達「爸爸,媽媽,我想上廁所便便」的意思。如果這時寶寶已經能夠自己支撐自己坐起來,那麼,恭喜你,「教會寶寶大小便」這場戰役的號角聲就要吹響啦。 從寶寶12個月大的時候開始,他已經能夠基本理解爸爸媽媽的語言,也可以用簡單的字句表達自己的需求了。這個時候,爸媽可以開始告訴寶寶「便盆」是用來干什麼的,排便為何要在指定的地點進行等等。 寶寶18~24個月時,大腦的神經系統已經發育成熟,對充盈的膀胱、直腸也開始有感覺了,在寶寶有便意的時候,他能主動地要求坐便盆了。這個時候,對才過實習期的爸媽來說,真正的考驗才開始呢。 訓練主次關系 訓練一定要以寶寶為主體,訓練的模式應採取以寶寶為主的漸進性訓練方式。也就是要以寶寶為主體,爸媽只是著重做好各種准備工作,在訓練過程中允許寶寶一步一步實踐,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和進步速度以及表現出來的興趣偏好逐步訓練,一步步「誘敵深入」。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不同的脾氣和性格,因此訓練的時間要看孩子的心情,什麼時候他最合作?是吃完飯後?還是睡飽後?千萬不要在寶寶生病或者不舒服的時候訓練,最好也不要在寶寶的生活有「重大改變」的時候訓練(例如搬家、換保姆、剛上托兒所等)。 面對一些性格比較害羞的寶寶,爸媽要給他特別的鼓勵而不是處罰。爸媽需要花更多心思讓孩子適應訓練,比如在寶寶不願意坐便盆的時候,給他講個小故事,讓孩子逐漸能夠在便盆上坐得久一點。總之,爸媽要有耐心,千萬不要給寶寶太多壓力,否則會讓他因為害怕而憋住大小便。 具體操作指導 首先,要讓寶寶認識「便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爸爸媽媽得為寶寶准備好便盆並讓寶寶接受它。爸媽要用親和的語言向寶寶介紹便盆,就像介紹一位新朋友新玩具一樣。讓寶寶用眼睛觀察、用手觸摸和熟悉便盆,鼓勵寶寶每天在便盆上坐一會兒,開始時甚至可以不脫褲子,並可把尿布上的糞便放入便盆內,指給寶寶看,使孩子逐漸理解便盆的概念和用途。 提示與強化的過程也很重要。寶寶表示有便意時,父母應立即帶他到便盆處去排便。對寶寶良好的排便行為,父母應給予及時的鼓勵,以增強他的自信心。同時應對寶寶經常提醒、反復強化。父母還可採取讓寶寶睡前排空、夜間停止使用尿布、睡眠中喚醒寶寶等方法,幫他建立夜間控制排便的習慣。一旦寶寶習慣了,他們自己就會感到,把大小便排到尿布或內褲上是很不舒服的。 男女有別 時代雖然不同了,男女還真不能一樣,以下是男寶寶的媽媽必看。 如何教會男寶寶大小便 一開始,不論是男寶寶或是女寶寶,建議媽媽先讓寶寶坐在自己的便桶上,讓孩子自由、沒有時間限制地尿尿或者便便。由於大腸小腸的發育過程所致,寶寶還不太會將大小便分開,通常是一次完成。只要你家的小男生知道,大小便都是在這個馬桶中完成,他會有一段時間開始喜歡玩「站著尿尿,而且亂尿」或者「看自己哪次尿得遠」等等游戲。 這無可厚非。因為寶寶本來好奇心最旺盛,他也會為自己新具備的能力沾沾自喜,陶醉在游戲之中。不過,需要爸爸媽媽多一點耐心清理「殘局」。等到孩子漸漸習慣了在痰盂裡面大小便,而且已經具備足夠的耐心和注意力的時候,爸爸媽媽便可以開始引導孩子練習如何「射得更准一點」。最好能夠讓男寶寶有男性的模仿對象去指導,偶爾也可以玩些游戲,例如在馬桶中放一個他最討厭的敵人比如「巫婆」「破壞神」等,然後對准它…… 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寶寶,當然就更麻煩了一點,家有小公主的媽媽可不要錯過以下內容。 教女寶寶學會大小便的注意事項 剛才提到過,很多女寶寶看見爸爸或其他小男生是站著尿尿的時候,女寶寶一般的反應是非要自己也如此試試不可。媽媽此時也不需要講大道理,只有讓事實證明,這樣站著尿尿會很不舒服,褲子臟了濕了自己會很不漂亮…… 幾次下來,小公主對站著尿尿的興趣就會消失殆盡。此時,媽媽可以適時地告訴孩子,媽媽都是坐著的,這樣既不會弄臟自己的漂亮的衣褲和鞋子,而且坐著其實更加輕松愉快值得男生羨慕呢。 ★ 別給女寶寶穿太復雜的褲子 訓練女寶寶大小便的一個重要事項是,千萬不要給孩子穿太復雜的衣褲,讓她難脫難解。寶寶通常會憋到再也不能憋的時候才告訴媽媽,本來就比較緊張,很難控制自己,如果再加上褲子怎麼解也解不開等不必要的挫折,那麼,尿褲子肯定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了。 所以,許多媽媽喜歡將小寶寶打扮得漂漂亮亮,但對正在學習脫褲子上廁所的女寶寶來說,孰輕孰重可要分清楚哦。 ★ 便完後衛生紙要從前面往後面擦 訓練女寶寶大小便確實比男寶寶容易。不過,請各位媽媽一定記住,千萬要告訴孩子,上完廁所用衛生紙擦屁屁時,一定要從前面向後擦。因為肛門有許多細菌源,往前擦容易使女寶寶敏感的陰道和尿道受到感染,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哦。 訓練寶寶自己「方便」,養成好的習慣,對寶寶而言,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和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可以讓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寶寶建立自信心和增強自尊心,對寶寶以後的心理發育和成長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