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是全民性、全面性、 義務性 還是特殊性、基礎性、義務性、全面性
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是:
1、全民性
小學教育的全民性,從廣義上說,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人民。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掃除文盲,從整體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從狹義上講,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適齡兒童。
2、義務性
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強迫的、免費的學校教育。這里的「義務」一詞包括三層意思:
第一,國家有設立學校以使人民受教育的義務;
第二,父母或監護人有使適齡的子女或被監護者就學的義務;
第三,全社會有排除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入學受教育產生不良影響和障礙的事物的義務。
3、全面性
小學教育是向兒童實施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小學教育既不是就業定向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
它是面對全體兒童實施普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提高他們的身體心理素質,使他們具備國民應有的一些基本素質,為進一步深造創造條件。
(1)小學教育的基本形態有哪些擴展閱讀:
整個教育的基石就是小學教育,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中有明確的規定,小學階段的培養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需要將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正確的觀念和思想初步建立起來,將樂觀開朗、勤奮向上、認真負責、誠實守信以及關愛集體和他人的良好品質培養起來,並將明辨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初步建立起來。
第二,對於算術、寫、讀等方面的基本的技能和文化知識需要掌握起來,形成對自然和社會的初步的了解和認知,思考、動手以及貫穿觀察能力都能初步形成。
第三,興趣廣泛和健康生活的良好的生活需要形成起來。最後認識勞動與生活的不易,熱愛勞動的思想也形成。為了實現孩子的品質品德、思想政治和學習文化,我國小學教育需要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