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每位學生在校期間參加至少多少學時的勞動教育
國家規定是至少16個學時,但每個地區甚至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規定。
有些學校,要求大一大二學生以生活勞動為主,大三大四學生以生產勞動、服務型勞動和專業實踐為主。並要求每位學生在校期間,參加至少40學時的勞動教育,其中勞動實踐不少於30學時。
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為:參加衛生責任包干區打掃、宿舍衛生打掃、勞動值周等形式的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型勞動,以及二級學院根據專業特點認定的勞動實踐等。其他學時可以從參加寒暑假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創新創業競賽、勞動教育講座中認定。
⑵ 中小學勞動教育和大學勞動教育有什麼不同
中小學是讓你了解勞動的重要,讓你鍛煉意志。大學是讓你明白勞動的必要性,好面對即將到來的社會現實。
讓學生勞動一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對勞動教育的新要求。二是勞動育人功能亟待加強。勞動教育被淡化、弱化,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與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要求有較大差距。全黨全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
對於勞動時間,建議也給出了:
一是利用上課的時間進行。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職業院校除實習、實訓外,專門進行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
大學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二是在課外校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