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意義在哪裡
擴展閱讀
龍背上中文版歌詞是什麼 2025-02-10 07:42:24
兒童訂票什麼網好 2025-02-10 07:36:41
中考數學26個知識點 2025-02-10 07:25:14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意義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6-12 18:33:57

① 各地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舉辦該活動的意義是什麼

可以提高我國人民的法律意識,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可以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感,使大家積極參與到國家建設當中;可以更好的貫徹和落實“國家安全觀”的理念。

② 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

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後,我市昨天立即召開主題教育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論述,

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部署要求,動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以高昂的政治熱情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確保取得扎實成效。

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當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湖州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誕生地,中央和省委對我們寄予了厚望。

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思想自覺高標准開展好這次主題教育,是湖州廣大黨員幹部的共同意志和堅定決心。

要深刻認識開展主題教育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鑄魂工程」。近年來,全市各級黨組織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領推動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



(2)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意義在哪裡擴展閱讀:

每年的主題都很鮮明:2006年「文明守紀,勤儉自強」,2007年「建設優良學風、構建和諧校園」,2008年「深化學風建設,增強學習意識」,2009年「勤奮自律、和諧發展」,2010年「我行動,我文明」,2011年「弘揚淮師精神,爭做文明先鋒」。

每次活動都緊緊圍繞「一個目標」,把握「三個重點」,集中「四大板塊」開展。「一個目標」就是通過教育引導學生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三個重點」就是著力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學風問題、守紀問題和心理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四個板塊」是指排查整治、教育實踐、爭先創優和調查研究等板塊。

③ 開展主題教育意義是什麼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有什麼好處

1、「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

2、開展主題教育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舉措。思想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黨長期以來加強自身建設的寶貴經驗。

3、開展主題教育是加強作風建設的有力保障。黨性錘煉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強化紀律和規矩意識需要持續不斷地下功夫,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開展主題教育不僅是、「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深化和延伸,還是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三嚴三實」的具體方法。

④ 淺析在幼兒園開展地方特色主題教育活動的意義和價值

這篇關於《淺析在幼兒園開展地方特色主題教育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是 無 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母體,是我們的精神家園,舍棄了她就等於舍棄了我們的根,無論到什麼時候我們都需要她的滋養。因此從小進行中國本土文化教育,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主題活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和價值。
一、開展地方特色教育,傳承和宏揚本土文化
當今的中國是中西文化共融、不斷發展的年代,網路信息化的日益普及,大量國外的文化內容的流入,使本土文化日漸邊緣化。特別是地方特色的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珠海地處廣東,廣東的歷史悠久,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它的嶺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獨特的個性和地方特色;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魅力。珠海幼兒園的孩子基本都是土生土長的「粵娃娃」,開展廣東地方特色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以本土的廣東傳統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課程資源內容,通過設計的教育活動,努力提供各種讓幼兒探索欣賞廣東民族文化的機會,讓這些「粵娃娃」從小去感受、去熏陶、去積淀民族文化的精髓,無論現代文明如何洗禮,卻依然保持對民族文化的喜愛,將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光大。
1、領略本土藝術風采,提高藝術修養
廣東的音樂、粵劇、粵曲、歌謠及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嶺南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在外來文化的不斷沖擊下,現在的幼兒對本土藝術日漸疏遠。所以,本土藝術要走進幼兒園,走進我們的課堂。讓幼兒領略本土藝術的風采,不斷提高藝術修養,才能宏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在本土藝術活動中藉助多種手段:如音樂生活化活動、故事表演、多媒體的應用、語言、肢體、符號等表徵手段;廣東的粵曲和粵劇是賦有代表性的廣東地方戲,教師通過戲劇表演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扮演角色、自己嘗試畫粵劇花臉等進一步感受廣東本土藝術文化的魅力。教師要對本土藝術作品做全面了解,並作出深入淺出的分析和展示,提供相應的材料供幼兒操作,問題也要有啟發性和藝術性。把欣賞和感受貫穿在每一嫌野個活動中,引領幼兒在本土藝術的海洋里自由暢想,提高藝術修養。
2、創建地方特色的學習平台,加厚文化底蘊,提升文化素養
開展地方特色的教育,可以增長幼兒的知識,開闊視野,提高文化素養。教師要積極開發有地方特色的主題活動,創建「我愛廣東」的小網站,在幼兒園的網站上,有家此前長、老師找到的有關廣東本土文化的許多資料,將收集到的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料都匯集到一起,通過對資料的整理、重組和製作,建成可以學習的交流共享的平台。如「廣東童謠」的主題,欣賞童謠《月光光》老師登錄創建的小網站,就可以找到童謠的flash
在欣賞中幼兒就能很快地了解所要表現的生活意境,感受童謠方言的優美和獨特韻味。認識「廣東梅縣的圍屋」,幼兒可以從小網站的資源庫里,欣賞到圍屋的各個角度的圖片,從而對它的構造特徵有了清晰的認識。
二、培植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愛家鄉的情感
開展廣東本土教育,可以幫助幼兒從小認識自己家鄉的自然、人文精神和環境,使幼兒真實地感受自己與本土文化之間的密切關聯,激發其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並以情感目標的達成為首要目標,幫助幼兒通過觀察、感受、實踐操作等,來正視本土文化的價值,進而由接觸到了解,能關愛本土,激發愛家鄉的情感及責任感。
1、環境的熏染
進行廣東地方特色主題活動,教師應積極創設幼兒探索、學習廣東本土文化的條件,在幼兒可聽、可見、可感、可想、可動的環境中進行熏陶和浸染。如:音樂區:布置廣東音樂與西洋音樂樂器展;投放各種打擊樂器;粵劇表演的VCD等。美工區:提供木條、竹片、刻刀、瓦楞紙、紙盒、扇貝等等廢舊材料供幼兒設計廣東特色建築和工藝品。廣東民間工藝傳人的作品圖片展。科學區:提供廣東地圖、設立「亞熱帶水果展」台風形成圖片、製作地形的沙石、小模型等。生活區:提供「功夫茶具」語言區:提供孫中山等偉人英雄的圖片、電影光碟等。牆面布置:在牆上粘貼具有廣東代表特色的民間建築、民風民俗圖芹扒喊片;現代廣東的圖片介紹(廣交會、高交會、航空博覽會)等等。讓幼兒時時感受廣東的本土文化,在耳濡目染中,感悟本土文化的精神,體驗本土文化的特性,對廣東本土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美妙,產生認同和自豪感。
2、參觀+體驗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是幼兒獲取信息、累積經驗的的方法,他們對廣東本土文化的了解和創造就從這里起步。老師要創造機會讓幼兒走進地方生活,了解更多的廣東本土生活特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十分重要,教師要花比課堂上更多的時間進行准備,要考慮諸如參觀路線、路途安全、參觀重點問題引導、訪問的問題及幼兒禮貌教育等。這種方式看似簡單,實質上是一種高責任、高效能的活動。如參觀偉人孫中山的故居;氣象台、逛迎春花市;體驗功夫茶:廣東生活愜意,功夫茶的淳香不僅讓廣東人陶醉,還吸引著很多外域朋友。在主題教學中,教師將茶文化作為幼兒了解廣東人生活的一部分,帶幼兒去參觀廣東潮汕功夫茶莊,品嘗功夫茶;特別是廣東的早茶,涼茶更是廣東幼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他們的體驗是在時時進行的;都有「食在廣東」的說法,飲食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傳統歷史的沉澱和現代經濟的發展形成了許多香味可口、獨具特色的風味美食,帶幼兒品嘗廣東美食,體驗家鄉的飲食文化,使幼兒對廣東本土文化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3、自主+表達:
幼兒通過語言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見解、願望,傾訴自己的感情。廣東的文化內容豐富了幼兒的語言環境,增長了幼兒知識,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如:在「魅力廣東」特產展的活動中,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對廣東特產的資料進行調查與搜集,初步了解其來源、產地、特點和功用。以「解說員」的形式,讓幼兒進行介紹,把自己搜集到的訊息傳達給其他幼兒,通過幼兒繪聲繪色的介紹,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從中也萌發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4、榜樣+教育
了解廣東的歷史、本土偉人和民族英雄的事跡,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如:通過孫中山的系列故事培養幼兒堅毅勇敢的品質、不怕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在進行「虎門硝煙」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請幼兒欣賞虎門硝煙的電影、看硝煙展覽,開展向林則徐學習什麼的討論活動,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地方特色主題貼近幼兒生活經驗,課題資源豐富,利於活動的推進
其實生活在廣東,在幼兒園的幼兒多多少少都能感受到廣東本土文化,有許多的內容是幼兒日常生活中遇到和經歷過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利於活動的推進。因此開展有廣東地方特色的主題活動,老師要將一切視點放在孩子身上,傾聽孩子的心聲,揣摩孩子的需要,及時捕捉孩子的興趣點,並在與他們的交談中,發現有價值的內容,並將這些資源進行挖掘、篩選、整理,設計出適合幼兒園孩子年齡特點的廣東地方特色主題活動。
1、廣東人文自然資源豐富:
〈1〉人物:歷史人物、名人。(孫中山、林則徐、容閎等)〈2〉建築:廣東四大名園、西關大屋、梅縣圍屋、現代建築等。〈3〉廣東的藝術文化:粵劇、民族樂器、廣東歌謠、廣東音樂、廣東民間工藝等〈4〉生活:飲食文化(早茶、涼茶、粵菜、特產、水果之鄉等)民俗文化(迎春花市、舞獅、賽龍舟、沙灣飄色等)現代廣東發展(廣交會、高交會、航天博覽會、經濟特區等)。自然資源包括:地理位置、名勝古跡、氣候特點等。
2、選擇開發主題內容:
既然是地方特色主題,就要從幼兒的實際經驗和興趣出發,把幼兒的生活實踐和文化環境結合,選擇廣東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內容。如:大班《粵娃娃》的主題內容:身體健康方面:《竹梯大比拼》、《小「黃飛鴻」之跨越巔峰》、《舞獅PK賽》、《賽龍舟》。社會文化方面:《花城風情》、
《廣交會》、《粵菜》、《廣東點心大派對》、《「魅力廣東」特產展》、廣東歌謠《落雨大》、廣東音樂《喜洋洋》、粵劇名家欣賞紅線女《荔枝頌》、廣東粵語童謠:《月光光》;《虎門硝煙》、《孫中山的故事》、《廣東功夫茶》、《嶺南建築》、《廣東梅縣的圍屋》、《廣東織金彩瓷》。自然科技方面:《珠江與南嶺》、《台風》、《亞熱帶水果大拼盤》、《圓圓龍眼爽又甜》、《時代尖端:大亞灣核電站》等
3、能充分運用各層面的人力資源,為主題開展服務
進行地方特色教學,能運用到各層面的人力支援,如家長、地方人士、社區相關機構等,因為本土教育要做得好已非單一教師的能力所能完成,它必須結合社區、家庭的資源,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效果,為傳承本土文化服務。
1、家長「義工隊」
家長的參與讓幼兒更能感受到地方文化帶給人們身心的愉悅。幼兒會更喜愛這塊充滿地方文化的土地。教師要充分挖掘家長的潛在教育資源,通過多種形式讓家長和幼兒共同了解廣東的本土文化:請有特長的家長當「助教」,參與到教學中;在進行有關廣東地方特色的主題活動時:請家長幫助收集有關廣東的民風、民俗圖片、照片、書籍、音像資料等;通過帶孩子去旅遊,給幼兒介紹廣東有名的名勝古跡。
2、家長沙龍:
通過家長沙龍,互相交流、學習對廣東文化的認識。為傳承廣東本土文化做貢獻。如在進行「廣東點心大派對」的活動時,就是通過家長沙龍的形式,請家長配合帶幼兒去喝早茶,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吃的點心的名稱、味道,交流廣東飲食的特點。
3、社區活動:
在廣東的各個社區,經常有粵曲的愛好者成立的「票友會」「聯誼會」,帶幼兒去欣賞或請他們來表演,與社區結合,為社區群眾進行家鄉文化藝術表演或傳統游藝活動,對幼兒深入理解廣東文化很有幫助。
4、親子活動:
與地方特色主題相關的親子活動,更能為傳承本土文化服務。如大班《粵娃娃》的主題,結合「廣交會」開展「小市場」的活動,家長和幼兒一起准備買賣所需的商品(如圖書、玩具、飾品……),並一起商量後給商品標上合理的價格,在幼兒園進行買賣,將賺到的錢捐給福利院的孩子,體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四、尊重多元文化,促進和諧發展
今日是中西文化共融的年代,多元文化的價值,強調人的多元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現代生活文化。在幼兒園開展地方特色教育,以本土文化為起步,再包容其他文化,重視尊重多元文化的價值,才能培養民族情與世界觀,促進幼兒的和諧發展。進行地方特色教育的同時,也讓幼兒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如:在幼兒園進行廣東本土文化主題「粵娃娃」時,老師就讓幼兒欣賞廣東音樂和西方的交響樂,感受對比,雖然樂器不同,卻都演奏出優美的音樂;就向幼兒既喜歡吃粵菜又喜歡吃西餐;既喜歡安徒生童話又喜歡本土的神話故事一樣,引導幼兒感受多元文化,不斷開闊視野,促進和諧的發展。

⑤ 在中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有何現實意義

一、創設濃厚的教育環境,注意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努力使學校的牆壁也說話。」這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能催人奮進,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我們對教室、教學樓走廊、校園等教學設施進行統一布置,注意對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宣傳,賦予環境不息的教育生命,讓學生感受到愛國主義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隨時隨地都能接受到愛國主義的感染與熏陶。

二、建立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發揮陣地教育的積極作用。愛國主義教育重在建設,我們開設了愛國主義展覽室,把國旗、國徽、國歌、祖國地圖、偉大成就、古今名人等製成版圖。

選派學生做講解員,定期組織學生參觀,使隊員從中受到生動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可以是集中的、固定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流動的。

三、寓愛國主義教育於少先隊活動之中。愛國主義教育是少先隊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和任務,也是少先隊活動應始終貫穿的教育思想。因此,我們充分利用少先隊這一組織優勢開展一系列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如: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人人爭當升旗手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專題講座,組織「學國史、知國情、做愛國好少年」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更為重要的是少先隊「雛鷹行動」的開展,為少先隊愛國主義教育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愛國主義是「雛鷹行動」的靈魂與主線,「雛鷹行動」的各項主題教育活動都可以溶進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開展愛國主義活動的渠道:

1、利用升國旗儀式進行愛國教育。學生在國旗下庄嚴宣誓,用他們的肺腑之言來表明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忠於人民的赤子之心,表達了勤奮努力、立志成材,在生活中忠誠執著,朴實無華,勇於攀登,剛毅厚重的決心。

2、大力宣傳,認真學習愛國主義材料。通過極力宣傳和認真學習愛國主義材料,在學生們的心中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操,同時開展學風建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創造了巨大的空間,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成為每個學生的奮斗目標。

3、弘揚愛國主義之組織生活。為進一步弘揚廣大學生的愛國主情懷,藉此時機開展主題班會,培養同學們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同學們追求理想的決心和毅力,堅定愛國主義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