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教好中班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在家裡是小皇帝。在幼兒園孩子呢也從小班到中班,經過了近兩年幼兒園的生活,他們都基本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老師們都在抱怨中班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班級常規比較亂。由於我帶的是中班,也有同感,於是我在工作中反思積極尋找原因。認為中班幼兒常規的培養因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言行
幼兒好模仿、好學習,這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俗話說:"言傳身教",作為教師,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影響至深。他們不僅把周圍的一切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還會像鏡子一樣在行動上有板有眼的表現出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時時、事事、處處規范自己的言行,檢點自己的舉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要自己喜歡的孩子放任自流,孩子會看在眼裡。
2、在規則的制訂中強調要講求方式方法
常規要求應根據幼兒的情況分階段提出。教師和幼兒可以坐在一起討論制定規則,請幼兒發表他們自己的意見,提出恰當的規則,這樣,他們就會樂意接受並遵守。如:針對晨間鍛煉中有的幼兒懶散,動作不積極主動、拖拉,我們請幼兒發表意見,一起制訂晨練規則:動作到位、有力,達到鍛煉的目的。幼兒還一致贊同每天請兩名做操認真、表現好的幼兒做「領操寶寶」。這樣一來,孩子們一個個做操可認真、可精神了,目的就是為了爭當領操寶寶。
3、設有利於常規培養的環境
教室的環境,應該便於孩子自我管理。物品擺放的位置要便於幼兒取放。可以在櫃子上貼上和籮筐對應的標記,這樣孩子不用老師提醒就能物歸原處了。
4、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有教育意義的環境中讓幼兒自覺地、潛移默化地改變不良習性,以培養孩子喜歡學習、學會做人為基點,而認知應將其放在第二位,在教育方式上要立足於讓孩子體會教師讓他們這樣做的快樂,對孩子產生的行為要留給他闡述的機會、留給他解釋的機會,然後用學習內容去吸引他,使我們的教育完全是立足於去發展每個孩子,從而在孩子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建立起一定的秩序。
那對那些特調皮的孩子,該怎麼管呢
首先我們要正確看待孩子調皮的原因,是故意在搗亂還是身理心理的不能自控。調皮的孩子更渴望表揚。有部分孩子調皮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能關注他。調皮的孩子也有他們的長處和上進心,在他們做得好的時候經常表揚他也是對他的一種鼓勵,所以對於調皮的孩子不要總用老眼光,要不吝嗇表揚。總用寬容的心,平和的心去對待孩子,你就能發現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許多可貴之處。
怎樣對待那些內向 膽小的孩子,
對孩子要親切、鼓勵、關心。玩一些靈敏和有速度的游戲,用限制時間來引導,不斷克服動作遲緩的特點。鼓勵並誘導他接受新事物,多讓孩子出主意,以便逐漸改變守舊的特點。如果參加新活動、生活有變化則都需要提前通知,讓他有一個適應過程。鼓勵和引導他們多講話,多敘述事情。創造讓孩子表演的條件,以便逐漸改變孩子不愛講話的特點。引導他們與外界交往,帶領他關心幫助別人和集體。有了錯誤要耐心地講道理,說服和教育他。鼓勵並參與體育運動和活動性強的訓練。
『貳』 上中班的孩子,應該怎麼教育
中班的孩子1、孩子注意力集中了。孩子能集中精力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比以前延長,中班一節活動時間就為25~30分鍾,家長可鼓勵和教育孩子在園里認真、專心參加學習活動,主動和積極舉手發言,養成良好持久的注意力。
2、孩子能動能靜。孩子反應快,動作靈活多了,活潑好動的表現尤為突出。他們總是不停的變換姿勢和活動方式。如動動手、伸伸腿或做小動作、自由的奔跑等,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動,顯得比小班幼兒自由放鬆,甚行塵數至無拘無束。如果個別孩子比較好動、坐不住,家長可在家裡安排一些孩子感興趣的25~30分鍾安靜活動(如:看書、繪畫、迷宮、連線和樂高拼搭等智力游戲玩具),培養孩子的耐心學習的習慣。 3、孩子嘴巴甜。這一階段的孩子連貫性語言開始發展,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家長們在家裡可以要求孩子說話完整,能說一整句,就不說半句,能說半句,就不說兩個字,千萬別忘了表情。 4、孩子聰明中的麻煩。中班孩子處在游戲的高峰兄禪時期,他們不僅愛玩游戲而且會玩游戲。會自己確定主題,安排角色,獨立游戲。在游戲中逐漸形成夥伴檔首關系。而且,有了相對穩定的游戲夥伴,「鐵哥們,好姐妹」。可是,由於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種交往的方式是正確的,就容易發生爭執和攻擊性行為。碰到這種現象,家長就應正確對待,耐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式,多鼓勵。不要採取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和責備。在孩子們交往中出現的鬥嘴,大人盡量不插嘴,讓孩子們在爭吵中用自己的聰明和判斷,從而不斷的摸索和同伴間的交往方法。
希望能幫助到你。。。。。
『叄』 中班孩子怎麼教育
幼兒園中班家園共育內容簡短範例如下所示。
中班的寶寶完全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對於對於周圍的小朋友和家長的某種行為模仿能力強,對大人表現不滿時有了較強的反抗意識,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好奇心,對外界一切事物都有很強探索的慾望,所以在教育問題上家教要講究策略,才能激發寶寶探究問題、了解問題的慾望,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激發孩子探究問題、了解問題的慾望。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孩子欣賞自然美。
2、製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3、要熱心接待孩子的小朋友,使孩子們感到家長的態度是友好、和藹可親的。
4、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挫折感,有時忽略一下孩子的要求。
5、健康的情感,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方法一
這個年齡是幼兒同伴意識開始萌芽的階段。可以多鼓勵孩子找小朋友玩,使寶寶在同伴集體中能夠有主張、並且相互協調、順利地玩。通常受歡迎的類型為有親和力的小孩,而任性的小孩較易被排斥,所以不隨便發脾氣的小孩,是大家樂於接納的朋友。
教育方法二
培養孩子成就感,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掃地、擦桌子、分發碗筷等,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和動手操作能力,鼓勵孩子進行游戲、續編故事、添畫、看圖講故事等方法發揮孩子的想像力,使孩子生活得更加快樂。培養孩子的成就感,這樣可以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教育方法三
讓孩子自由玩耍,五歲的孩子求知慾強,對自然、社會的知識經驗逐漸豐富。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對大人的依賴性減少,不喜歡受到過多的干涉和幫助。
可以給孩子准備拼插玩具、計算玩具、識字玩具、拼圖玩具和童話故事書、自然常識書、兒歌書等,平時可以給他准備一些繪圖工具用具、音樂用具等,讓孩子找他的好朋友一起玩,這樣更能讓孩子找到其中的樂趣。
『肆』 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教育方法
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從5個方面進行一定概括:
1、 注意力方面,以無意注意為主,喜歡新鮮事物。有意注意在逐步發展,呈現出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化的趨勢;
2、 觀察力方面, 中班幼兒的觀察是隨自身的興趣產生或結束的,對事物的理解有限,觀察過程還十分依賴成人,觀察的結論也脫離不了成人的幫助;
3、 想像力方面,中班幼兒的想像,常常是在游戲、製作、觀察活動中有所發現而產生的突發奇想;
4、 記憶力方面,中班幼兒記憶特點是無意中進行的記憶較多,也能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記憶。能學會忘也是比較大的一個特點;
5、 思維力方面,中班幼兒的思維主要依賴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對它們的聯想,更多的是在動手玩樂中進行思維。
家長或老師在進行教育時,應當注意多對孩子進行引導,多採用正面教育,教育以講故事、玩游戲等寓教於樂的形式為主,同時選用有動感色彩明艷、能吸引幼兒目光的教具以及生動有趣的語言和表情。
『伍』 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教育建議怎麼寫
4——5歲兒童在集體中行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小班集體活動15分鍾,中班為25分鍾左右。
他們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在幼兒園里,可以學當值日生,為班級的自然角澆水,幫助老師擺放桌椅等。在家裡,能夠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並能幫助家人收拾碗筷、折疊衣服等。表明此時幼兒已出現了最初的責任感。
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教育方法
1.中班的孩子年紀比較小,但是性格特點已經比較明顯,有的孩子比較外向,有的孩子比較內斂,但是他們都很需要安全感,老師和家長應該多多關心他們,願意陪伴他們。
2。中班的孩子學習能力已經增強了不少,對未知的世界非常好奇,越來越喜歡提問了。家長和老師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應該找到他們感興趣的方面,好好引導學習。
3.中班的孩子運動能力已經很強了,能夠穩穩地跑步、翻滾,這個時候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開始系統的學習運動方面的專長,比如學習跳舞、拍球等等。
4.中班的孩子已經有意識的去結交好朋友了,在交朋友方面慢慢形成自己的喜好,喜歡跟有著相同興趣愛好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家長和老師應該教育孩子對周圍人友愛熱情,遇到矛盾用溝通去解決。
5.中班的孩子經過幼兒園一年的教育,行為習慣上已經慢慢規范化。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吃飯、穿衣、洗臉等等,還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6.中班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增強,已經能夠理解簡單的圖形分類題目,老師和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多發揮想像力,平時可以畫一些有創意的圖畫,多看有益的繪本書籍。
『陸』 家長如何對中班幼兒進行教育
一、關注到孩子的成長需要,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 孩子是不斷發展的個體,有他自身發展的需要,作為家長,我們要關注到孩子的這種成長發展的需要。如孩子在家中堅持一些事情要自己做,自己來完成,只要不對孩子造成傷害,沒有危險性,不妨就讓孩子來完成。也許,他獲得的是失敗的教訓,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人生的經歷,在下一次做此類事情時,他就會吸取經驗教訓。再例如,孩子和大人一起散步時,孩子會非常喜歡沿著馬路牙子走,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也是發展孩子平衡能力的一種活動,如果不是車水馬龍的大路,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去走走,但是,要告誡孩子注意安全。孩子在成長,我們作為成人來說,就要為孩子的成長提供物質和精神的保障,而不是限制和剝奪孩子發展與成長的機會。另外,在幼兒園里,我們老師也要為孩子創造條件與機會,以促進孩子的發展。 二、家長要給與孩子充分的愛,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學會愛如果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您愛您的孩子嗎?百分之百的家長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愛!我肯定愛我的孩子!但是,您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嗎?您的愛有條件嗎?有條件的愛不是真愛,您愛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自己的臉面!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時,我們都看著自己的孩子好,孩子也和我們親近,而到了小學中學以後,孩子就和我們疏遠了呢?那是因為親情被淹沒在冷冰冰的學業里,學業和考試把親情分離。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愛的無私,愛的理智,孩子只有在被愛中學會愛,有一句話這樣說「在激勵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欣賞別人,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學會仇視世界!」那麼,對於在座的各位家長來說,愛是什麼呢?愛是欣賞,愛是給予,愛是陪伴,愛是親子游戲,愛是大人對孩子的一份期盼!孩子生活在這樣的一種愛的氛圍里,他怎麼會成為馬加爵式的人?他怎麼會成為硫酸潑熊事件的元兇呢?一顆擁有愛心的人是受全世界歡迎的人,也是您心中愛的天使呀! 三、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與人分享4-5歲的孩子較之小班階段,合作意識開始萌芽,有了與人合作的傾向,小班的孩子在游戲時,都是各玩各的,我們給孩子投放材料時往往要達到一人一份,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個年齡段,孩子處於一種獨自游戲的階段,不會與人商量,不會與人合作。而到了中班,孩子就會把各自的玩具放在一起進行構建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在這個階段,是合作意識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在家裡,也要為孩子創造合作游戲的條件。如母子共同做一件事情,鼓勵孩子和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游戲,分享禮物,分享合作的快樂。 四、大膽放手,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經過一年的鍛煉,孩子對幼兒園生活已經不再陌生。同時,孩子學會了自己吃飯,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那麼,通過孩子的轉變,家長也可以看出,有些事情孩子不是不會做,而是我們不讓他會。我想孩子學會自我服務,是他以後走遍天下的第一步。在這里,我們應該一致要求,共同配合,如早晨起床時,讓孩子自己學穿衣服、穿鞋子,學著系鞋帶,疊好自己的小被子,學者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每天自己出門時要帶的東西,晚上睡覺前自己洗臉刷牙,把衣服放在固定的位置等等,這些能力的培養可能比孩子會背多少唐詩,會寫多少數字更有用,學會這些,即使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學,也會自食其力的。如果一個只會翻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人,即使考上北大清華,由於他不會自我服務,終會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造成精神挫傷,或許會導致精神障礙,嚴重的竟然輕生離世,這將不是我們要的結果。 五、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中班階段的孩子有意注意加強,專注學習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那麼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從小培養,我們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獨立的空間,孩子在自己的空間可以讀書、畫畫兒、做游戲,另外,大人要做孩子學習的榜樣,大人要愛看書、看報,認真地讀書學習,如果您在打麻將或者看電視,讓孩子在一邊學習,您想,孩子能看得下書嗎?我想讓孩子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您和孩子共同閱讀、共同學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讓孩子的學習形式多樣化不僅要向書本學習,還要向大自然學習,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去書城、去博物館、去野外,讓孩子見多識廣,豐富幼兒的經驗,養成會觀察,勤思考、愛提問的好習慣,為孩子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