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大的元培實驗班是怎麼回事
元培計劃實驗班
新的辦學理念
元培計劃是北京大學2001年啟動的以老校長蔡元培的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學改革計劃,並開辦實驗班。該計劃著眼於未來社會發展對人才質量和人才規格的需求,堅持人為本、德為先、業於精的教育理念,實驗班按照新的辦學模式和培養方案,造就基礎好、能力強、素質高的一流本科畢業生,為他們在完成整個高等教育後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元培計劃努力貫徹「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辦學方針,充分利用北京大學學科齊全的優勢和良好的教學資源,實踐本科階段低年級通識教育和高年級寬口徑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理念,突出基礎、能力、素質三要素的全面培養,為研究生教育輸送高素質、創新型後備生源;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適應能力強的畢業生。
新的辦學模式
學分制:
元培計劃實驗班實行學分制。其基礎是在元培計劃各個專業教學計劃框架內由導師指導學生進行自由選課。學生完成公共基礎課、通選課及所選專業的教學計劃設置的科目,修滿規定的學分即可畢業,並獲得所學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
元培計劃實驗班的學生低年級通識教育內容主要為:全校公共課(英語、政治、體育、計算機);通選課(數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與心理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學與藝術共五個領域);基礎課(理科:高等數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文科:高等數學、人文和社會科學)。高年級寬口徑專業教育內容為學生在有關院系進行專業學習,修學各院系專門為元培計劃規定的專業基礎課和
任意選修課。
導師制:
元培計劃實驗班實行導師制。學生在學習期間可以得到有來自文、理科各院系資深教授組成的學生學習指導委員會的全程指導。每位導師對各自的指導對象進行選課、選專業、學習內容及方法等指導。導師由相關院系推薦,北京大學校長聘任。
彈性學制:
元培計劃實驗班實行彈性學制。學生可在導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3-5年的學習計劃,少則3年多則5年即可畢業。
自由選擇專業:
在學校教學資源許可的情況下,元培計劃實驗班學生原則上可自由選擇專業。學生進校時只按文、理分類,不分專業。低年級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在他們對北大的學科狀況、專業設置、培養目標以及其他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後,一般在第三學期末,可根據自己的志趣提出所希望選擇的專業。但每個學生修讀專業的最後確定決定於相關專業教育資源及學生本人的綜合條件。
元培計劃實驗班單獨招生、單獨全程管理。
據了解,元培計劃實驗班和北大其他院系在教學設計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顯著的是在專業設計上。從嚴格意義上講,參加元培計劃實驗班的所有學生一開始都是沒有專業的。學生進了實驗班後,就和原來的院系脫鉤,其教學安排和學籍管理都將由「元培計劃管理委員會」負責。在入學後的一年半時間里,學生們接受的主要是通識教育。比如說,原來數學系、物理系的學生並不需要學習普通大學化學課程,但在元培計劃實驗班裡,理科方向的所有學生都必須選修。只有到了二年級下學期,等學生們對大學學習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之後,他們再根據個人的興趣和社會的需求確定自己的專業。也就是說,實驗班學生將來的專業選擇,原則上不受入學時的專業限制。但北大同時規定,這種「轉系」必須是在學校教學資源允許的情況下進行。
另一項改革體現在學習制度上。元培計劃實驗班實行的是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以自由選課為基礎的學分制。也就是說,在導師的指導下,在新的教學計劃允許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課程。對於那些必修的課程,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學習時間,可以早學、也可以晚學。另外,和其他普通院系相比,元培計劃實驗班的總授課學時將適當壓縮,同時加強教師對學生閱讀參考書、課堂討論、論文寫作等教學環節的指導。元培計劃設計者認為,本科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整體能力,重心不在於知識的傳授,而在於獲取知識的方法及思維方法的培養和訓練
2. 什麼是元培計劃呀具體能學些什麼是不是像想像的一樣,樣樣都會樣樣都不精通啊
元培計劃是「元培計劃實驗班」的簡稱,現已更名為「元培學院」。元培計劃是北京大學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為了探索21世紀中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本科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培養適應21世紀時代發展需要、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素質創造性人才而實施的一項以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本科教育改革計劃。2001年9月學校成立元培計劃管理委員會,一方面推進全校范圍的本科教學改革;另一方面,舉辦元培計劃實驗班,進行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一、元培計劃的基本理念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不斷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上世紀80年代後期,學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 "的十六字教學改革方針。在北大跨入第二個百年的歷史時刻,國家制訂了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發出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號召。這為北京大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對學校教育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1999年,在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正式啟動之際,為了更加明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學校成立了本科教育教學發展戰略研究小組,開始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在認真總結國內外、尤其是北大長期教育改革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論證,學校提出了北大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的新目標和新模式。一是作為以世界一流大學為建設目標、負有為民族和國家的強盛培養領軍人物責任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其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是為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能夠在各個行業起到引領作用的頂尖專業人才。但這個任務從總體上來說,單靠本科教育是完不成的,只能在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內的完整的大學教育中完成。那麼本科教育的任務是什麼呢?就是進行高等教育的基礎教育,培養基礎知識寬厚、創新意識強烈、具有良好自學和動手能力的適應性強的高素質人才,這樣的人才既可以成為研究生教育階段的生源(從這個意義上說本科教育主要就是給研究生教育打基礎),也可以成為社會需要的適應面廣的復合型人才。二是為實現上述目標,確立本科教育的基礎地位,有必要在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在高年級實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同時進行學習制度的全面改革,實行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的自由選課學分制。 經過兩年的討論和醞釀,上述教育思想逐步確定下來,成為新世紀北大本科教育的基本理念。"元培計劃"就是為了實踐這一教育理念於2001年秋正式開始實施的。 二、全校范圍的教學改革實踐 實施元培計劃以來,學校按照元培計劃的基本理念,通過點面結合、逐步推進的方式推動全校范圍內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材的改革,調整教學計劃;推動公共課程自由選課制;著手研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關系與銜接;研究實行學分制後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學生思想政治和生活管理工作。(1)從2003年開始,全校大部分院系都實行按院系或者學科大類招生。考生按院系填報志願,按院系錄取。學生被錄取後,進入相應院系,先學習通選課及這個學科的共同基礎課,經過一年、兩年或者三年的基礎課學習後,進行分流,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學習的專業。(2)2002-2003年全面修訂本科教學計劃,將畢業總學分數由150學分壓縮到140學分以內,將必修課學分數壓縮到總學分的60%以內,取消限制性選修課,增加學生自由選課和選擇專業的空間;增加16個通識教育通選課學分的要求,實踐通識教育的理念。(3)建設320門本科生素質教育通選課,為低年級普遍實行通識教育准備師資和課程。(4)全校公共課打破過去按專業班級統一排課的固定模式,在大力改革教學內容的同時,實行新的學習制度:在保證必修課性質不變的前提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選擇學習的時間和課堂;有關院系在教學計劃指導下,根據學生選課的情況開課。公共政治理論課、思想品德課、體育課、文科計算機課、大學英語課先後開始,逐步推行,目前全校公共必修課大部分都實現了自由選擇上課時間和課堂。(5)對本科生全面實行導師制。 三、舉辦元培計劃實驗班 元培計劃實驗班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模式進行培養,即在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和大學基礎教育,在高年級實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在學習制度上實行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的自由選課學分制。概括起來,它在學習和生活上的主要制度安排是:(1)低年級實施通識教育。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只按文理兩類招生。入學後,主要學習通識教育選修課和學科大類平台課,實施通識教育。(2)自主選擇課程和專業。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自由選擇通識教育課和平台課,在對自身特點、北大的學科狀況、專業設置、培養目標以及其他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後,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專業領域。一般在第二學期末,他們要提出專業意向申請,第三學期末確定最終的專業方向,之後在有關院系選課,修學各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專業必修課和任意選修課。(3)學分制。學生根據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修滿規定的學分即可畢業。在導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進度,在3-6年內完成學業。(4)導師制。學校從各院系聘請34位資深教授作為導師,對學生進行選課、選專業、學習內容及方法、研究方向等指導。(5)管理和生活制度上的設計和安排。學生在高年級進入專業後仍保持原有行政班級,統一由元培計劃管理委員會管理,不同專業的學生混合居住,為不同學科學生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創造條件。 元培計劃實驗班從2001年開始招生。實驗班已經推出,迅速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學生和家長通過切身感受對元培計劃越來越歡迎。2002年以後元培計劃實驗班直接從高考學生中招生。幾年來,屆學生的平均錄取成績一年比一年高越來越高。2003級140名新生中,有8位文、理科省級高考總分第一名, 6位國家級學科競賽一等獎得主,其中一位獲得國際奧賽金牌。2004年,有10位文、理科省級高考總分第一名考入元培計劃實驗班,成為北京大學當今年錄取省級高考總分第一名最多的院系級教學單位;有20名全國學科競賽一等獎獲得者,其中有3名化學國際競賽金牌得主選擇了元培計劃實驗班。2005年實驗班招生156人,其中有17位(文科9位、理科8位)省級高考總分第一名。
麻煩採納,謝謝!
3. 通識教育課是一門什麼課
作者簡介:作者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研究生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畢業後在美國克利夫蘭市從事土木工程咨詢工作,回國後投身祖國的教育事業。
留學美國,我收獲了什麼?長久以來,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中回盪。每每思及,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悟。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時隔今日我才認真地思索這個問題,總結我多年的收獲。本文是我系列連載的第一篇。
(一)專才教育VS 通識教育:中美大學間的博弈
我在國內上的本科,出國後去讀了研究生,期間作為TA(助理教員)也接觸了不少的本科生。因為中美高校都接觸過,我可以感受到中美兩個教育理念的差別。中國注重的是專才教育,而美國注重的通識教育。
中國的專業分的很細,口對口,每個專業根據以後的就業崗位量身打造,宗旨就是能讓學生更好的就業。比如說我在中國學的是水利水電工程,跟它相近的專業有水文和水資源、土木工程、海洋工程、農業水利工程、能源和動力工程和給排水工程等。這些專業內容相近,卻各有側重點。我們出來了之後就可以直接去水電設計單位、水電施工單位工作。但是反之,水利水電工程的學生如果想嘗試其它相近專業的工作,比如土木工程,就不一定很順利。因為人家土木工程的畢業生更占優勢。
![](http://www.jhhhr.net/images/loading.jpg)
中國高等教育和美國高等教育,一個注重教育的專業性和深度,一個注重教育的通識性和廣度。這樣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社會對教育的期待和判斷,沒有對和錯之分。中國的用人單位,期待你學校出來之後能第一時間適應這種學校和社會的轉換,迅速解放生產力,投入工作之中。因此,他們期待你掌握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比如像我們專業,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繪圖能力,對本行業規范條例的熟悉程度,專業具體理論知識,以及計算能力等。我曾經在國內的設計單位實習過,無需上崗培訓,設計院在上班第一天就交給我繪圖工作,要求我盡快完成生產任務。而我,憑借國內高校教育的扎實根基,的確可以很快上手。
反觀美國用人單位,他們不像中國的公司一樣,期待你一出來就可以勝任這些工作。他們更注重的是你今後發展的潛力。而這點是需要從你過往的經歷以及成績上面判斷。他們更看重的是學習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領導力、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等。大多數企業都有一套完整的新員工培訓,幫助你更好的在崗位上服務。他們認為:知識和技能可以學習,但以上的能力才決定你今後在崗位上面可以走多遠。
文章已獲得作者授權,來源:http://liuxue.xdf.cn/blog/liuying/blog/.shtml
更多硬貨,歡迎訪問http://liuxue.xdf.cn/blog/liuying/
4. 北大的元培實驗班和光華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元培實驗班是一種通識教育,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修北大任何院系的任何課程,然後再確定發展方向,而光華是培養管理人才的,他們的共同點應該是都是文理兼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