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稅務小知識
1. 納稅人必須知道的稅務常識有哪些
一、不管有沒有生意,都需要進行申報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報稅不是申報納稅,每月操作不可忘 報稅是報送稅控裝置或非稅控電子器具開具發票的數據,未按期報送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企業規模雖然小也能申請「一般人」,申請成功不能取消 規模小的企業並不等同於稅收上的「小規模納稅人」。
按照有關規定,即使銷售額未達到規定標准,只要具備會計核算健全和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兩個條件,經過申請,也可以獲得一般納稅人資格,也可以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除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外,納稅人一經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後,不得轉為小規模納稅人。」
四、發票需仔細保管,丟失發票要罰款 向稅務機關領用發票免收工本費,可丟失發票卻是要罰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已經開具的發票存根聯和發票登記簿,應當保存5年。
保存期滿,報經稅務機關查驗後銷毀。否則情節嚴重的,被處以最高3萬元罰款。
如果不慎將發票丟失,應於發現當日書面報告稅務機關並登報聲明作廢,以爭取從輕處罰。 五、購買虛假生意的發票屬違法,達到一定標准要坐牢 發票開具要建立在發生真實業務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發生真實的業務,千萬不要購買進項發票用於抵扣。
「金三系統」功能強大,發票電子底帳全方位採集、查驗、對比,一張發票都跑不了,當初抵了多少就得補交多少稅,還有滯納金和罰款,嚴重的要被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得不償失。
2. 稅收基本常識
限於篇幅,給你列幾層框架,看看對你能否有用:
一、稅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基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核心內容就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二、稅收的本質。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范性(固定性)。
三、稅收的產生。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餘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稅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時代魯宣公實行「初稅畝」從而確立土地私有制時才出現的。
四、稅收的作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桿之一,具有調節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五、稅收制度構成的七個要素
1、納稅主體,又稱納稅人,是指稅法規定負有納稅義務關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3. 那為高人給我點關於稅務的小常識
地稅的稅種大概有以下十幾種: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國、地共有稅種)、個人所得稅(國、地共有稅種)、車船使用稅、資源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一般情況下按稅種管理)、車船使用牌照稅、文化事業建設費(一般情況下按稅種管理)。
一、文化事業建設費 納稅義務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照營業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繳納娛樂、廣告業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 征稅對象及稅率: 從事娛樂業、廣告業所取得的營業收入。 稅率:3% 計稅期間: 5日、10日、15日或1個月;不能固定期限的可按次。
稅款申報繳納期限: 與繳費人繳納營業稅的期限相同或者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應繳費額的大小核定。 二、資源稅 納稅義務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開采資源稅條例規定的礦產品或者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 征稅對象及稅率: 一.原油;二.天然氣;三.煤炭;四.其他非金屬礦原礦;五.黑色金屬礦原礦;六.有色金屬礦原礦;.鹽:固體鹽 液體鹽 稅率:8-30元/噸 2-15元/千立方米 0.5元/噸 0.5-20元/噸或者立方米(註:我省石灰石2元/噸,大理石、花崗石3元/立方米) 2-30元/噸(註:我省鐵礦石7元/噸) 0.4-30元/噸(註:我省①銅礦石0.9元/噸,②鉛鋅石1.8元/噸,③鎢礦石0.3元/噸,④錫礦石0.4元/噸,⑤鉬礦石0.4元/噸,⑥黃金礦石1.3元/噸.) 10-60元/噸 2-10元/噸,⑦南方海鹽12元/噸 計稅期間: 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不能按固定期限的,可按次。
稅款申報期限: 次月10日內。 三、印花稅 納稅義務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印花稅條例所列舉的單位和個人 征稅對象及稅率: 1.購銷合同;購銷金額萬分之三貼花; 2.加工承攬合同;按加工或承攬收入萬分之五貼花;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按收取費用萬之五貼花;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金額萬分之三貼花; 5.財產租賃合同;按租賃金額千分之一貼花(稅額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貼花); 6.貨物運輸合同;按運輸費用萬分之五貼花; 7.倉儲保管合同;按倉儲保管費用千分之一貼花; 8.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額萬分之零點五貼花; 9.財產保險合同;按保險費收入千分之一貼花; 10.技術合同;按所載金額萬分之三貼花; 11.產權轉移書據;按所載金額萬分之五貼花; 12.營業帳簿;記載資金的帳簿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兩項合計金額萬分之五貼花; 其他帳簿5元/件 13.權利、許可證照;5元/件 計稅期間: 按次計稅 稅款申報繳納期限: 通常在書立或領受時自行貼花。
即:在合同的簽訂時,書據的立據時、帳簿的啟用時和證照的領受時自行貼花。 註:1.國外簽訂的合同,應在國內使用時貼花; 2.經批准按月匯總繳印花稅的,應於次月10日前申報納稅。
四、車船使用稅: 納稅義務人: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擁有並且使用車船的內資單位和個人。 征稅對象及稅率: 一.機動車船: 1.乘人汽車 2.載貨汽車(按凈噸位) 3.摩托車 4.船(按凈噸位) 二.非機動車船 1.車 2.船(按載重噸位) 稅率:100-200元/輛、年 40元/噸、年 20-80元/輛、年 1.2-5元/噸 6-10元/輛、年 0.6-1.4元/噸 計稅期間: 按年計稅。
稅款申報繳納期限: 我局定為3月底前申報 五、土地增值稅 納稅義務人: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 征稅對象及稅率: 1. 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2. 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連同國有土地使用權一並轉 讓。 稅率:按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比例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30%、40%、50%、60%。
計稅期間: 通常為按次計稅。經審核同意也可按期計稅。
稅款申報繳納期限: 簽訂轉讓合同之日7 六、土地使用稅 納稅義務人: 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包括土地擁有人、代管人、實際使用人。
征稅對象及稅率: 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屬於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土地。稅率:阜陽市0.4-3元/m2。
計稅期間: 按年計算,分期繳納。 稅款申報繳納期限: 可分上、下半年兩次或以年一次申報繳納。
我局定為4月、10月底前申報 七、房產稅 納稅義務人: 產權所有人、經營管理單位、承典人、房產代管人、使用人。 征稅對象及稅率: 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的房產。
稅率:按房屋原值的70%:1.2% 按房屋租金收入:12% 計稅期間: 按年徵收. 稅款申報繳納期限: 按季在2、5、8、11月份繳納; 也可分上、下半年兩次;我局定為按房產原值征的4月、10月底前申報,按房屋租金收入記征的於次月十日前申報。 八、企業所得稅 納稅義務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除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外)或者組織。
征稅對象及稅率: 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具體包括: 1. 生產、經營所得; 2. 財產轉讓所得; 3. 利息所得; 4. 租賃所得; 5.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6. 股息所得; 7. 其他所得。
稅率:基本稅率33%;兩檔優惠稅率為27%和18%,年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含3萬)的稅率為18%,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含10萬)的稅率為27。 計稅期間: 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
註:1.年度中間開業。
4. 國家稅收基礎知識
第二章 稅收制度概述 一、單項選擇題 1、稅收制度的基礎性要素是( )。
A納稅人 B征稅對象 C征稅人 D稅率 2、稅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 A征稅人 B課稅對象 C稅率 D納稅人 3、劃分不同稅種的主要標志是( )。
A征稅人 B課稅對象 C稅率 D納稅人 4、( )適用於從量計征的稅種。 A比例稅率 B累進稅率 C預提稅率 D定額稅率 5、為了嚴肅稅收紀律,1994年的稅制改革特別強調將減免稅許可權集中於( )。
A國務院 B財政部 C國家稅務總局 D省級人民 *** 6、假設計稅依據為100元,稅率為10%,按規定要加征3成,則應征稅款為( )。 A10元 B13元 C30元 D40元 7、在流轉稅中與增值稅交叉徵收的稅種是( )。
A消費稅 B營業稅 C關稅 D所得稅 8、以( )為分類標志,可以將稅收劃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 A價格同稅收的關系 B稅收管理許可權和支配許可權 C稅負能否轉嫁 D計稅依據 9、下列哪種稅收屬於地方稅種( )。
A關稅 B消費稅 C營業稅 D增值稅 10、目前我國實行的增值稅屬於( )。 A生產型增值稅 B收入型增值稅 C消費型增值稅 D流通型增值稅 11、西方發達國家的個人所得稅收入在稅收總收入中的比重一般都在( )以上。
A20% B30% C50% D60% 二、多項選擇題 1、稅收的基本要素是( )。 A征稅人 B納稅人 C課稅對象 D稅率 2、我國現行的稅率有( )。
A比例稅率 B定額稅率 C超額累進稅率 D超率累進稅率 3、下列哪些規定可以起到減輕稅負的作用( )。 A起征點 B免徵額 C加成徵收 D稅收附加 4、下列屬於流轉稅的稅種有( )。
A增值稅 B消費稅 C營業稅 D企業所得稅 5、下列屬於中央稅的稅種有( )。 A消費稅 B關稅 C增值稅 D營業稅 6、以計稅價格同稅收的關系為分類標志,可以將稅收分為( )。
A直接稅 B間接稅 C價內稅 D價外稅 7、1994年完善增值稅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有( )。 A逐步實現增值稅類型的轉變 B適當擴大增值稅徵收范圍 C適當縮小增值稅徵收范圍 D適當擴大營業稅徵收范圍 8、下列哪些屬於資源類稅( )。
A資源稅 B城鎮土地使用稅 C耕地佔用稅 D印花稅 9、下列哪些屬於行為類稅( )。 A印花稅 B契稅 C城市維護建設稅 D房產稅 三、判斷改錯題 1、納稅人是指實際或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2、負稅人是稅制中規定的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3、稅率是稅收制度中的基礎性要素。
4、計稅依據就是稅制中規定的征稅的目的物。 5、減稅就是對應征稅款全部減除。
6、起征點是根據稅制規定在課稅對象中預先確定的免於征稅的數額。 7、加成徵收是指按稅制的規定對計稅依據徵收一定成數的稅額。
8、一般來說流轉稅採用「按年計征,分期預繳」形式,而所得稅採用「按期納稅」形式。 9、按計稅依據為標志對稅制進行分類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分類方式。
10、消費稅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將一些與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消費品納入征稅范圍。 還有發不出去啊。
5. 國家稅務稅收基本常識
一、稅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基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核心內容就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二、稅收的本質。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范性(固定性)。
三、稅收的產生。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餘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稅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時代魯宣公實行「初稅畝」從而確立土地私有制時才出現的。
四、稅收的作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桿之一,具有調節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五、稅收制度構成的七個要素
1、納稅主體,又稱納稅人,是指稅法規定負有納稅義務關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2、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客體,是指稅法規定對什麼征稅。
3、稅率,這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反映了征稅的程度。稅率有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全額累進與超額累進)和定額稅率三種基本形式。
4、納稅環節,是指商品在整個流轉過程中按照稅法規定應當繳納稅款的階段。
5、納稅期限,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主體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具體時間。一般的按次與按期徵收兩種。
6、納稅地點,是指繳納稅款的地方。一般是為納稅人的住所地,也有規定在營業發生地。
7、稅收優惠,是指稅法對某些特定的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給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納稅義務的規定。從目的上講有照顧性與鼓勵性兩種。
六、現在的稅收分類及稅種。按現在大的分類,主要是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行為稅和其他:
1、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車輛購置稅等;
2、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
3、資源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等;
4、財產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等;
5、行為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6、其他稅:農林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等。
6. 會計必知的稅務常識包括哪些
會計必知的稅務常識如下: (一)存款少可遲繳稅 企業申報以後就應該及時繳稅,但如果由於存款少可以申請遲繳。
存款少到什麼情況可以遲繳稅?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足以支付當期工資,或者支付工資以後不足以支付應交稅金。 注意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包括企業不能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國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項專用存款。
當期工資是企業根據工資制度計算出的應付工資。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企業應及時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的手續。
(二)沒有生意也申報 企業納稅申報是一項義務,不論企業是否有稅要交。企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稅款要繳納,例如企業處於籌建期間;企業處於免稅期間;企業處於清算期間;清算還沒有結束;企業由於經營不理想,沒有納稅收入或者收益。
這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沒有稅款要繳納,但都要按時納稅申報,沒有應納稅稅款的申報就是所謂的零申報。零申報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
一項簡單的手續,如果不辦理,稅務機關可以每次處以罰款2000元 (三)視同銷售莫亂套 視同銷售就是實際不是銷售也要按銷售納稅,沒有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 應該視同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
應該視同銷售不繳稅是違規,不應該視同銷售也當成銷售就會繳冤枉稅。 有一家酒店,老總平時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內部簽招待費,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幾單,一年累計起來有十多萬。
會計師事務所來審計,要求將這十多萬視同銷售,繳納營業稅。 在營業稅法規里,沒有在自家酒店吃飯消費要視同銷售繳營業稅的規定。
企業依從會計師事務所的謬論,又會多繳冤枉稅了。 視同銷售千萬別亂用。
稅法規定,企業的業務招待費有允許扣除比率的規定。 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凈額的5‰;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3‰。
倘若業務招待費的額度過大,不能列入稅前允許合理費用允許抵扣,那麼cpa office的審計要求列入銷售也是合理的,其實主要還是看消費了多少 (四)看損耗是否正常 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各種損耗,投進的原料一部分損耗了,一部分形成產品。在增值稅里,正常損耗的進項可以抵扣,非正常損失的進項不能抵扣,要轉出。
因此,正常劃分正常損耗和非正常損耗對企業納稅非常重要。 一家化工廠,因為天氣炎熱,原料揮發了一部分,盤點造成損失。
稅務管理員認為是自然災害造成,屬於非正常損失。這也是一宗冤案。
天氣炎熱還沒有達到自然災害的程度,怎麼能說是非正常損失?對稅務規定不熟悉的人又會付出代價。 (五)各行各業有特例 稅務法規有一般的規定,也有針對特殊情況,各個行業的特殊規定。
如果對自身行業的特殊規定不了解,企業也會蒙受損失。 一家報社,賣報紙繳增值稅,收廣告費繳營業稅。
因此印刷報紙獲取的進項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可以抵扣,一部分不能抵扣。 怎麼分?稅務局答復:按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第23條規定:按收入百分比劃分。
可憐的報社,賣報紙收入少,廣告費收入高,因此,進項基本不能抵扣。其實稅務有規定:類似的情況按報紙的文章內容與廣告各自佔用的版面分攤,應該是大部分都能抵扣,少量不能抵扣。
不懂就會吃虧啊! 關注《東成空間會計資料百文精選》為上網時間少的會計朋友而備。我們團隊在60多個會計群中收集編著了 《會計財務群雜志問答集》電子書相信對在職的會計同仁有所幫助 (六)適用稅率看進項 增值稅第二條規定:圖書銷售使用13%稅率。
只要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銷售圖書的稅率就是13%。但有一家公司,也銷售圖書,也是一般納稅人,稅務人員要求該公司按17%納稅。
稅務機關有什麼依據?稅務人員解釋:該公司印刷圖書的進項發票是17%,如果該公司適用13%的稅率,那不成了繳13%抵扣 17%?那稅務上怎麼平衡? 使用稅率只與產品有關,與進項無關。 對於稅務人員的解釋一定要三思而行,否則就會聽得糊塗,納稅也糊塗。
(七)預收帳款也要繳稅? 聽了太多預收款被稅務機關要求征稅的故事。 增值稅條例實施細則第33條規定;預收款在發出貨物才產生納稅義務。
財稅【2003】16號也再次強調;除了銷售不動產,其他服務性業務的預收款不需要先繳納營業稅,在確認收入時再繳納營業稅 有些企業預收款繳稅是因為對方要求開具發票。 其實,收到預收款,向對方開具預收款憑證就可以了。
預收款憑證不屬於發票,所以稅務機關不監制預收款憑證。 (八)這也是生產企業 外資生產企業「兩免三減半」的規定大家很熟悉:只有生產企業才能享受,服務企業不能享受。
到底什麼是生產企業?可能心裡很模糊 根據外資企業所得稅法,建築、貨物運輸、產業資訊、精密儀器設備維修、城市污水處理等行業都屬於生產性企業。 眾所周知,從事建築、貨物運輸繳納營業稅,但在所得稅法規中又屬於生產性企業,看起來有點矛盾,其實一點也不矛盾,稅不同規定不同。
(九)不發補貼發雙薪 中國企業福利制度的特點是有人情味,逢年過節都會有發一點所謂的過節費,根據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規定,過節費需要並入當月工資繳納個人。
7. 稅收有哪些常識
1。
納稅人 消費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生產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納稅人出口的應稅消費品免徵消費稅,但是國家限制出口的產品除外。
2。稅目、稅率(稅額標准) 消 費 稅 稅 目 稅 率 表 稅目稅率(稅額標准)備注 一、煙 1。
甲類卷煙 2。乙類卷煙 3。
丙類卷煙 4。雪茄煙 5。
煙絲 50% 40% 25% 25% 30% 二、酒和酒精 1。糧食白酒 2、薯類白酒 3。
黃酒 4。啤酒 5。
其他酒 6。酒精 25% 15% 240元/噸 220元/噸 10% 5% 三、化妝品30% 四、護膚護發品8%其中香皂暫減按5%的稅率徵收 五、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 1。
金、銀首飾 2。 其他首飾和珠寶玉石 5% 10% 六、鞭炮、焰火15% 七、汽油 1。
無鉛汽油 2。 有鉛汽油 0。
2元/升 0。28元/升 八、柴油0。
1元/升 九、汽車輪胎10% 十、摩托車10% 十一、小汽車3%、5%、8%按照車型和氣缸容量確定稅率 3。 計稅方法 消費稅採用從價定率計稅和從量定額計稅兩種方法計算應納稅額,一般以應稅消費品的生產者為納稅人,在銷售的時候納稅。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1)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額*適用稅率 (2)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數量*適用稅額標准 進口的實行從價定率征稅的應稅消費品,按照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和規定的適用稅率計算納稅。
8. 要去國稅工作,想學習稅務知識,請知道一下
既然是到國稅上班,我建議你先了解由國稅徵收的幾個稅種,如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因為今年是增值稅政策轉型,新的東西很多,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叢書《稅法》比較簡單、抽象,建議你有條件先瀏覽一下國家稅務總局的「法規管理系統」(/taxlaws/index/default),這里有各個稅種以及稅收徵收管理法等相關業務知識,但願能對你有所幫助。
在國稅工作,不用考注冊會計師;但如果你自己有這個實力去試一試,絕對沒有壞處,對你今後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補充:稅收管理通常涉及到綜合業務(稅收政策)、稅源管理(稅收管理員),這兩個職位政策性比較強,建議多學基本法規(各個稅種所涉及的稅法,如增值稅、消費稅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