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個服務的內容
四個服務的內容: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的根本宗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我們黨一貫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這就要求我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憂,謀人民之所求,一切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因此,是否具有為人民服務的立場、情感和作風,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的一個根本原則,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根本方法。
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搞馬克思主義研究、教育和宣傳的人,只有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並且身體力行,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立場、情感、作風上贏得廣大幹部群眾和高校師生的認可,贏得他們對我們黨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戰略部署發自內心的擁護。
(1)教育的四為服務包涵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是思想政治工作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近些年來思想領域風起雲涌,各種思想相互交流、相互激盪、相互競爭,出現一些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社會主義、反對黨的領導的錯誤觀點。
這些錯誤觀點歸根結底和歷史虛無主義緊密相關。無數歷史事實證明,盡管我們黨也有過缺點、有過失誤、有過挫折、有過教訓,但我們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中,建立了無與倫比的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各族人民的無比熱愛和巨大信任。
沒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反腐的利劍「打虎拍蠅」,說到做到,成效顯赫,極大地贏得了人民的信任。無可置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這是無可爭議的。
只要以史為據,辯證分析,分清主次,鑒別真偽,歷史虛無主義的謬誤不堪一駁。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高校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高校。更好地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徹底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是當前高校思政工作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
人民網-深刻把握「四個服務」的科學內涵
❷ 我國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是為什麼服務
我國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教育體系
學校教育:指對學生智商(IQ)的提高為目的教育行為。
家庭教育:指對學生情商(EQ)的提高為目的教育行為。
社會教育:指對學生德商(MQ)的提高為目的教育行為。
自我教育:個人以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為目的的教育行為。
四個層面相互交融、重疊和互補,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
❸ 教研是任務是「四個服務」
教研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基〔2019〕14號)說得很清楚,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新時代教研的主要任務是四個:
——服務學校教育教學。著重在引領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加強課程、教材、教學、作業、考試評價等關鍵領域、重點環節研究。
——服務教師專業成長。著重在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書育人能力上下功夫,指導廣大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研究、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反思能力。
——服務學生全面發展。著重在研究學生學習和成長規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指導學校將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要求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各方面全過程。
——服務教育管理決策。著重在加強基礎教育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提高教育決策科學化水平上下功夫,積極參與區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政策的研究、制定等工作。
教研部門的工作職責是,各級教研機構在同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在基礎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指導下,充分發揮其在推進區域課程教學改革、教學診斷與改進、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培育推廣優秀教學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強化教學視導和調研,為學校發展提供建議,為教學改革提供支撐,為教育決策提供參考。市、縣兩級教研機構要堅持重心下移,深入學校、課堂、教師、學生之中,緊密聯系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加強校本教研,及時發現、培育、總結和推廣教育教學成果;學校要健全校本教研製度,開展經常性教研活動,研究學生學習、改進教學方法、優化作業設計、解決教學問題、指導家庭教育。
明晰工作職責。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在部內有關司局指導下,組織開展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發揮專業引領作用,組織實施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建設基礎教育教研基地,指導各地教研工作。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明確教研機構的工作職責,充分發揮教研機構在推進區域課程教學改革、教學診斷與改進、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培育推廣優秀教學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省級教研機構要加強對教研工作的統籌指導,市、縣級教研機構要重心下移,深入學校、課堂、教師、學生之中,緊密聯系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加強校本教研,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形成在課程目標引領下的備、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格局。
5.強化校本教研。校本教研要立足學校實際,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著力增強教學設計的整體性、系統化,不斷提高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水平。學校要健全校本教研製度,開展經常性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組、年級組在研究學生學習、改進教學方法、優化作業設計、解決教學問題、指導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三、深化教研工作改革
6.突出全面育人研究。聚焦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圍繞如何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面重點問題,強化學科整體育人功能,深入開展內容、策略、方法、機制研究,指導學校將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要求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7.加強關鍵環節研究。加強對課程、教學、作業和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研究。強化國家課程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准確把握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做好課程實施工作;加強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豐富學校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加強綜合性和實踐性教學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不斷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和教育教學方式。加強作業設計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完善作業調控機制,創新作業方式,提升作業設計水平。加強考試評價改革研究,提高考試命題質量,推動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
8.創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不同教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採用區域教研、網路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以及教學展示、現場指導、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創造力。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各地要對教研員每學期到學校講授示範課、公開課,組織研究課,開展聽評課和說課活動等提出明確要求;建立教研員鄉村學校、薄弱學校聯系點制度,組織教研員到農村、貧困、民族、邊遠地區學校和薄弱學校持續開展教學指導,幫助鄉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四、加強教研隊伍建設
❹ 教育四個服務之間的關系
「為人民服務」和「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內容,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長期堅持的基本原則;「為黨治國理政服務」和「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是新提法,意在突出高等教育的中國特色,並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價值取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它引領著高等教育「四個服務」的發展方向。管理基礎、長遠和未來是一項基礎性、科學性和前瞻性的工作。高等教育「四個服務」的提出,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對高等教育發展方向的指導,不斷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水平。